《論語》: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佟鑫海和您一起學《論語》
之一百一十八
《論語》
【原文】子曰: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譯文】孔子說:我觀察人,不只聽他說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突出了行動的重要性。
觀察一個人可以這樣:
聰慧的人流露出明朗坦然的神色;
仁厚的人具有值得尊重的神色;
勇敢的人有不可威懾的神色;
忠誠的人具有耐人尋味的神色;
高潔的人具有難以玷污的神色;
有節操的人具有值得信任的神色。
反之可以觀察另一面。
「孝子」趙宣的故事
東漢時期崇尚節義,於是也就有了假唱「孝行」的盜名者。樂安民趙宣葬親之後,就住在雙親的墓道里,為父母服孝20多年,鄉親們稱讚趙宣的孝心,州郡也因此而多次以禮相請。
趙宣在官民之中均有很好的口碑。陳蕃任樂安令後,慕名拜訪了「孝子趙宣」,他發現孝子趙宣在服孝期間,生有五子。按照當時的禮數,既是行服,就必須斷絕慾念,否則就違背了孝行。
趙宣既想以「住雙親墓道」的特別孝行揚名,騙取榮譽與信任,又暗地裡做下了有違禮數的事情,是個不折不扣的欺世盜名的偽君子。陳蕃大怒而發其罪。
「說的比唱的好聽」,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能騙人一時,卻不能騙人一世。生活教育了芸芸眾生,不論什麼人唱多麼紅多麼誘人的高調,都必須聽其言而觀其行。假的就是假的,偽裝應當剝去。
言行一致很重要,不過做與行也有真假與表裡之別。樂安民趙宣在雙親的墓道里住了20多年,表面上給人的印象「行」得很好,可是偏偏新到任的樂安令陳蕃親臨現場探看,查出趙宣人雖住在墓道里,心卻慾念不絕,生有五子,表裡不一,欺世盜名。這件事告訴人們,不但要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察其「行」的表裡是否一致。或許這也就是觀察鑒定一個人的最大難點。
表裡如一才是真君子
有的人在大庭廣眾的場合大講清正廉潔,背地裡卻干著行賄受賄的勾當。人們在對這類人做出人格判斷時,第一不要光看他們都說了些什麼,而要看他們實際做了些什麼。第二不光是看他們表面上做了什麼,還要洞察他們背地裡還做了什麼。如果人們稍加細心,就很容易發現有相當一些人的言行之間矛盾重重,疑點重重。
所以認識人比認識任何事物都更難。因為人是動態的,人的陰陽比任何動物植物的陰陽更複雜多變。「言行不一」,「表裡不一」,儘管各自表現的程度不同,卻是人間最普遍存在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在認識一個人時,必須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研究他的各種行為和他的本性。不能僅憑一時一事判斷一個人的品行與人格以及之後的發展。
觀察人家是如此,那我們自己也要反省,我們是否說出來的話,自己行為配合不上。我們研究論語,就是要時時刻刻,拿聖人的言語做對照,反省自己,謹言慎行。日常的生活,跟人家來往,這些行為都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言與行是不是相符,我們的人生軌跡,就不會偏離正道。夢想也比較容易實現。為什麼這麼說呢?
人無信不立。我們通常說這個人講信譽,憑什麼呢,就是憑他說的話,做過的承諾,他兌現了。兌現的過程,就是言與行相一致的過程,言行一致是信的最好表達。通過聽其言觀其行,就可以判斷這個人的誠信了。孔子講的看似小事,其實折射著更深層次的意義。這樣想,平時規範好我們的言語行為,是何等重要啊!
※《論語》:不要為了虛榮和炫耀而讀書
※《論語》:眼見不一定為實
TAG:佟話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