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學大師南懷瑾:「靜」說長壽

國學大師南懷瑾:「靜」說長壽

被世人稱為國學大師、易學大師的南懷瑾,其學問涵蓋儒、釋、道、醫卜天文、詩詞歌賦等。南大師的長壽與他的獨特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南大師養生很重視一個「靜」字,他說:「世界上的人們拚命消耗能源和資源,拚命追求享受,等於在加快消耗生命,所以,保持健康長壽,必須要學會『靜』。」

養神百法靜為先。靜,即清靜、心靜。諸葛亮《誡子書》中「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所言的,也是這個意思。唐代名醫孫思邈就選擇山清水秀的環境,造屋植樹、種花修地,獨自在那裡養老而獲得長壽,百歲老人圍棋泰斗吳清源生性好靜,不喜世俗交往,除愛棋之外還愛山,也愛馬、更愛信仰,幾乎達到「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忘我境界;我國傑出的作家、詩人和著名的社會活動家郭沫若壽高88歲,他生前介紹自己的養生之道,特別推薦「靜坐法」;98歲的國醫大師鄧鐵濤每天早餐前會靜坐,養心靜心,鄧老強調,養生不勉強自己,讓自己靜靜坐著,能盤就盤,不能盤就不盤,舒服就行,能靜心就好,這是養生的根本……無數名人事例足以證明古人所言:「靜益壽,噪損壽。」

祖國醫學認為,精、氣、神乃人身之三寶。是祛病延年的內在因素,精與氣又是神的物質基礎。對於養生,中醫有「葯養不如食養,食養不如精養,精養不如神養」的說法,誰都知道,所謂養神,主要是指注意精神衛生。要做到安靜和諧,神清氣和,胸懷開闊,從容溫和,切不可怨天尤人,急躁易怒。正如南懷瑾所言,「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研究發現,安靜的生活環境,有益於身心健康,可以使人壽命增加。反之,過強的雜訊會打亂人的大腦皮層興奮抑制的平衡,影響人體生理功能,會使人厭倦不安,可能影響壽命。

中醫養生學也認為,精神內守、靜止安神的心理療法有助於養生延年,防治疾病。也有西醫保健學家認為,靜坐對腦力勞動者防治神經官能症、頭痛、高血壓、冠心病及排除心理障礙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平心靜氣,是保護心腦的最好方法,尤其是老人沒事不要老生氣,更不要動怒。放平心態,做事從容不迫,也別總是勞心勞神,就不易生病。古代一位養生家在書中寫道「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減少。」也就是俗話說的「心靜自然涼。」人體處於平靜心態時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下降,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均下降,人體代謝下降,產熱減少,熱感就會明顯減輕。老年人保持平靜的心態有利於健康度苦夏,「好心態,長壽一法寶。」

佛道靜心修性的功法告訴人們:人只要入靜禪定或入靜存思,意守於一,可排除其他雜念或可到極妙的境界。心靜是一種豁達自信的品質,是一種恬然的悟性。我國許多知名作家為啥壽星多,共同一點尚靜。作家們大多都能保持一份平靜,力圖做到寵辱不驚,避免大悲大喜、喜怒無常等激情的刺激,心態平和,退下來的老年人要學習南懷瑾選擇打「坐」,靜坐安神,只要安靜坐下來,垂目意守,安心樂命,不勞役心神,舒心而不郁,心寧而不躁,心靜而不煩,心安而不驚恐,心柔而不急,心和而不怒,「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在晚年生活中靜心下來,百歲不奢求,八九十歲的目標總可以期許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 的精彩文章:

長壽的人一般都有這4個特徵,你若都有,恭喜你離長壽越來越近!
《風雲》能令人延長壽命的五大寶物,帝釋天擁有其中三種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