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頹廢拍出美感,讓孤獨變得浪漫
GIF
保羅·索倫蒂諾執導的新片《他們》(Loro)即將上映,該片聚焦前義大利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的生平,從先導預告片來看,雖然是傳記片,但依舊飄散著索倫蒂諾獨有的風格。今天就讓我們隨著這位義大利導演,一起聊聊生活,聊聊衰老,聊聊孤獨。
生於1970年的保羅?索倫蒂諾是義大利中生代導演中的翹楚,從戛納金棕櫚獎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諸多電影界至高榮譽都被他收入囊中。
而最令影迷沉醉的是他獨有的作者式標籤,華麗精緻的攝影,意識流的劇情,頹靡的人物,宏大的哲學主題,恰如其分的配樂,而其中《絕美之城》和《年輕氣盛》這兩部電影,可以算是索倫蒂諾風格的集大成之作。
《絕美之城》
《絕美之城》以一位中年記者漫步城市追憶青春舊事為切入點,將鏡頭對準了羅馬的建築與河流、歷史與現在,描摹了一幅萬種風情的羅馬浮世繪。
索倫蒂諾用這部時長137分鐘的影片塑造了一個放蕩不羈的文人角色——傑普?甘巴德拉。他浪漫、犬儒、自省、厭世,夜以繼日地在羅馬城市各個宮殿、花園、派對中遊走、旁觀、虛度時光。
影片由二十多個段落組合而成,既有急功近利的現代藝術收藏家,也有打動人心的攝影師;有身處上流社會的教條膚淺的紅衣主教,也有遠離宗教權力中心的簡單質樸的聖者修女。這種交織的二元化視角是《絕美之城》最為頹廢而迷人的基調。
整體上看似無甚聯繫,都是傑普肆意自為的生活偶遇,但其實內里存在一條隱隱的主線,即傑普尋找美的過程,這是推動影片敘事發展的最重要動力。
美與傑普的關係,美與生活的關係,美與真實的關係,是本片最內核的主題。片中每一個鏡頭的構成,每一組蒙太奇的建構,都是在影像化地闡釋美的內涵。
索倫蒂諾是一個非常擅長視覺構造的導演,在《絕美之城》里,他一直在試圖闡釋著美的潛力,美的可能性。開場伊始索倫蒂諾就用一連串角度變幻各異的移動攝影鏡頭組合而成的蒙太奇,讓觀眾以一種類似伊文思《雨》開場的詩意感覺進入了羅馬城。
相比於《絕美之城》,索倫帝諾在《年輕氣盛》里更加關注個體,對人性的描繪也更加個人化。
本片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瑞士的高山度假療養酒店裡,在這裡聚集著形形色色的人,索倫帝諾將他們放置於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里,讓人與人不斷產生交集,再通過一個個交集產生的片段,從每個人的生命中提取關於記憶、關於愛、關於衰老的感悟。
男主角是頭髮花白,性情古怪的作曲家指揮家弗雷德和正為其最後一部電影劇本心力交瘁的導演米克。兩位多年的好友,每日信步閑庭在風景如畫的阿爾卑斯山下,聊青春聊子女聊那些年一起追過的女孩,也聊聊越來越少的尿量。
看似詼諧幽默的調侃生活,實則在無助無望中遣送歲月:每況愈下的身體狀況,對想完成的事情感到力不從心,記憶的衰退模糊了人生中本該最刻骨銘心的時刻,往昔的名流身份和經典作品,一切都在不可逆轉的消逝,所有得到的都是表象,並將在衰老中慢慢凋零。
「你年輕時候就這樣,一切看起來都非常近。那就是未來。當你老了看到的一切就是這樣。一切都那麼遙遠。那就是過去。」片中老導演米克藉助一個望遠鏡把人生告訴了年輕的劇組成員們。
無論是從文本角度還是影像角度,整個電影都顯露出索倫帝諾標誌性的優雅,頹廢的優雅,電影中大部分的鏡頭都緩慢得曖昧,有一種有序的睏倦感,能夠讓人看到時間的流逝,如同生活本身真實的狀態。
小說《他們都對》
優秀電影離不開優秀的文本,索倫帝諾的文本風格與其電影風格一脈相承,《他們都對》就是他的一部小說作品。索倫蒂諾在小說中以洗鍊的語言和高超的敘事手法,創造了一個超現實主義世界,喜劇情節與悲劇故事在書中不斷交叉滲透,在小說塑造的世界中,混亂、無趣和漠視是理解這個世界的必要原則,主人公是一位歌手、花花公子,也是個癮君子,經歷生活浮沉,他不斷自我拷問,尋求人生、成功、道德的意義。
如今的義大利電影百般凋零,每年出品的佳作寥寥無幾,但保羅·索倫蒂諾用一己之力似乎讓人們回到了1960年代義大利電影的黃金年代。
回復《絕美之城》或《年輕氣盛》,獲取影片資源。
TAG:博格漫電影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