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鄒城農民進山挖洞,卻發現明朝第一王陵,專家:這件寶物價值連城

鄒城農民進山挖洞,卻發現明朝第一王陵,專家:這件寶物價值連城

一提到皇帝的陵墓,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氣勢雄偉、機關重重,生前享受了榮華富貴,死後自然也要風風光光。其實不僅是皇帝本人如此,皇后、妃嬪乃至於親王都不例外,其陵墓也都頗有氣勢,甚至一些陵墓中的寶物絲毫不遜色於帝陵。今天子淵就為大家介紹「明朝第一王陵」。

山東鄒城九龍山

這座陵墓位於如今的山東鄒城九龍山,墓主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朱檀之母郭寧妃很受朱元璋寵愛,還曾一度掌管六宮事務,因此朱檀幼時也深受父皇喜愛,出生還不滿兩個月就被封為魯王,封地位於山東兗州。年紀稍長後,朱檀十分聰明且喜愛讀書,待人謙和、禮賢下士,表現出不凡的氣度,朱元璋和群臣們對其都大加讚賞。

然而令眾人意外的是,如此優秀的皇子卻迷上了道術玄學,尤其沉迷於長生不老的仙術。朱檀為此命人走南訪北,遍尋所謂的世外高人,甚至於他本人也經常煉製丹藥自服和分賜親信。由於長期吞服丹藥,朱檀的身體也開始出現了不良反應,起初還只是渾身乏力,到後來竟然發展為雙目失明。太醫經過診斷也無從下手,只能眼睜睜看著他病情日益惡化,最後不到一月就撒手人寰,時年19歲。

明太祖朱元璋劇照

得知此事後,痛失愛子的朱元璋心中悲憤交加——本來是個大有前途的皇子卻因迷戀方術而英年早逝,於是朱元璋給朱檀選定了一個批評意味極強的謚號以警醒其餘皇子,這個謚號就是「荒」,是取《謚法》中「好樂怠政曰荒、昏亂紀度曰荒、從樂不反曰荒」的含義。不過朱檀畢竟是他疼愛有加的兒子,所以仍然對其予以風光大葬,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墓址還是由劉伯溫親自選定的。

這就是明朝的第一座親王陵墓——魯荒王墓。該墓背靠鄒城九龍山,佔地面積達7萬平方米,僅墓道就有50多米長。據史書記載,陵墓所用的磚塊都是從山中整塊開鑿打磨而成,土石總體積近20萬立方,而墓穴封土則全是從應天府(今南京)運輸過來的,寄託著朱元璋對兒子的挂念,其感情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明魯荒王墓

有意思的是,雖然魯荒王朱檀是明代第一位逝世的親王,但魯王世系卻是大明王朝傳承最長的一支。大明國祚共276年,魯王世系則存在了291年(始於洪武三年,終於南明永曆十六年)。在南明時期,末代魯王朱以海還曾領導過一支抗清勢力,民族氣節令人敬仰。不過隨著明朝覆滅,這座陵墓也就逐漸被人遺忘。直到上世紀69年,鄒城農民響應國家號召在九龍山一帶挖掘防空洞,才偶然發現了這座距今600餘年的陵墓。聞訊而來的考古工作者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唐代雷威所制「天風海濤」琴

陵墓打開後,眾人發現魯荒王朱檀的遺骨保存完好,甚至還留有髮髻。不過由於時代原因,朱檀的遺骸出土當天就被當眾焚毀,只留下一件身上所穿的蟒袍和束髮所用的金簪。經過仔細清點,共出土一千一百餘件陪葬品,種類之多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書畫瓷器、彩繪人俑、冠冕服飾一應俱全,尤其是有一把珍稀古琴。該琴通體黑漆,嵌金雕玉,琴面布滿蛇跗斷紋。需要指出的是,古琴斷紋是由於面漆年久開裂而現,百年以上才有幾率出現蛇跗斷紋。自宋朝以來,都公認帶有蛇跗斷紋的古琴最為稀貴。琴底刻有篆書「天風海濤」,琴腹內寫有「聖宋隆興甲申重修,大唐雷威親斫」的字樣。

明魯荒王墓九旒冕

不過更令歷史學家興奮的是,墓中出土了一頂名為九旒(liú)冕的罕見文物,這是朱檀在出席朝賀、受冊、謁廟等重大場合時才能佩戴的禮帽。該冕前後各懸九旒,依次穿綴著珊瑚、瑪瑙、玉石等珍寶製成的九珠,奢華中還透露著皇家的威嚴。建國以來現存的旒冕一共只有兩頂,其中一頂是民國時期袁世凱為稱帝請工匠連夜趕製的,另一頂則是朱檀墓中出土的。就本身價值而言,前者自然不可與後者同日而語,這也難怪轉角愛們如此興奮。

參考文獻:

《明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史上最悲哀皇后,風華卓絕卻被家暴致死,還從墳中扒出碾成灰
中國來頭最大的姓氏,明朝時曾風光無比,如今台灣卻僅剩3個人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