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間成影 紀實盛宴

時間成影 紀實盛宴

1888年1月,在美國華盛頓的宇宙俱樂部,一個以「增進和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學會—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成立了。同年10月,新成立的學會創辦了會刊,這便是如今享譽全球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為慶祝國家地理學會成立暨《國家地理》雜誌創刊130周年,「國家地理經典影像盛宴」再次來到中國,落地中華世紀壇,展示學會歷史上最精彩的影像,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展覽在近130年的歲月沉澱中精心挑選近百幅經典作品,分「影像歷史」「深入險境」「生命之歌」「人文探索」「攝影精粹」板塊,特設了國家地理拍攝的動物大遷徙影片播放區,觀眾們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觸摸」3200歲高齡的「總統樹」紅杉的傳奇故事,感知世界之奇妙。

影像歷史

《國家地理》是一本「插圖月刊」,照片是它的語言,不可或缺。進入20世紀之前,國家地理學會的第二任理事會主席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以及第一任雜誌全職總編輯吉爾伯特·格羅夫納就定下這個原則。就是因為這條原則,《國家地理》雜誌樹立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風格。

1890年,雜誌刊出第一張戶外照片;1905年,雜誌刊登了11張西藏拉薩的照片,幾個月後,甚至一次性刊登出138張關於非洲原住民的照片;1910年,雜誌開始刊登手工上色的有色照片……《國家地理》從藝術和技術上不斷推動著紀實攝影的發展。

展覽特選的照片,放大了那一段段令人激動的時刻。1889年,俄羅斯赫勒爾德島,北冰洋楚科奇海的海面看似平靜,卻波動著不停歇的浪。攝影師、美國海軍助理軍需官J.Q.洛弗爾站立在一艘船的顛簸甲板上按動快門。一百多年前的相機還個頭兒不小,將珍貴的膠片用於拍攝景色也非常事。《國家地理》1890年7月刊登出了這張照片,這是這本雜誌刊登的第一張戶外照片。國家地理學會的創始成員期許著,盼望著這本雜誌能帶動地理調查,成為發表調查結果的適當平台。

攝影師喬治·希拉斯首開拍攝野生動物夜間照片的先河。那張值得紀念的照片中,因驚嚇躍起的白尾鹿張力十足。拍攝時使用了雙重觸發裝置:第一條拉線觸發空包彈,第二條觸發閃光燈,才成功拍下這幅珍貴的照片。

100多年前,日本的櫻花季一到,攝影師伊萊扎·席德摩就會拾掇好相機,將鏡頭對準搖曳生姿、讓人滿心歡喜的花朵。1910年11月刊上首度刊出由一位日本藝術家手工上色的照片,這也讓當期的印刷費用比平常多出四倍。

《國家地理》還開創了水中攝影的先河,那張具有開創性的照片也來到了展廳。1926年,海洋生物學家威廉·郎利和《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查爾斯·馬丁帶著包黃銅的防水相機,用木筏拖著約450克爆炸性閃光粉,踏入位於墨西哥灣的德賴托圖格斯群島進行拍攝。雖然朗利一度在引爆閃光粉時受到嚴重灼傷,不過他們還是拍到了第一張海底彩色照片。

為了從世界各地帶回符合雜誌風格的故事與圖片,國家地理學會將自己的撰稿人和攝影師送到了世界各地。例如國家地理記者梅納德·歐文·威廉姆斯最喜歡的一張照片,拍攝於1931年的阿富汗。令他驚奇的是,在曝光所需要的整整三秒鐘時間內,赫拉特這處集市內入鏡的人,沒有一個人眨眼睛。值得一提的是,建立駐外編輯人員的想法來自威廉姆斯,他是學會有史以來第一位全職記者,自1919年起就任職於國家地理學會。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制度,通過分散在各地的攝影師,經年累月,才會有無數張經典照片,無數個「首次」,出現在《國家地理》雜誌上。

生命之歌

《國家地理》雜誌刊登野生動物照片已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被相機捕捉到的動物有著各種各樣的姿勢。這些照片解開了動物行為之謎,為生命注釋,為逐漸消失的生物留影,使更多的人可以深入了解共享地球的所有生命。

攝影師弗蘭斯·蘭廷1995年拍攝的南極洲帝企鵝

在一張由攝影師布萊恩·史凱瑞在2005年拍攝的照片中,一條長尾鯊被困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的刺網中,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當年由於管理不善,加上過度捕撈,已使全球魚群數量下降到危險低點。而伴隨這些慘淡數據的,經常是這位攝影師驚人的水下攝影作品。布萊恩·史凱瑞是《國家地理》雜誌最亮眼的一位新興水底攝影師,自1998年起成為雜誌簽約攝影師。

像他一樣熱愛拍攝動物的攝影師,這本雜誌擁有很多。他們用相機記錄下動物不被常人所見的狀態和人與動物間的美好畫面等等。

1977年,攝影師戴斯·巴特利特和珍·巴特利特合作拍攝了一張照片:漂泊信天翁回到南大西洋的南喬治亞島上求偶,一旦配對成功,它們將一輩子不離不棄,可能長達50年之久。這種海鳥的翼展是現有鳥類中最大的,一般在2.5米到3.5米間。它們經常待在海上,只有在繁衍和育雛時才會在陸地出現。這張照片恰好彙集了漂泊信天翁的這些特點。

1995年,弗蘭斯·蘭廷在南極洲拍攝到帝企鵝。帝企鵝不是靠眼力認出「自己人」,親鳥和雛鳥倚靠叫聲團圓。對雛鳥來說,能聽得出自己雙親的叫聲可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對弗蘭斯·蘭廷來說,了解這種行為,就是拍到經典畫面的關鍵了。

水下攝影早已不再罕見,攝影技術和運氣變得更重要,或許對水下生物的愛才是拍出精彩照片的關鍵。從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著名水底攝影師戴維·都必烈鏡頭下的珊瑚礁、魚類以及其他海洋生物的影像,以令人屏息的方式將科學與藝術融為一體。據說他的目標是為世界的海洋創造一種「影像聲音」,幫助人們理解水面下這片隱形世界驚人的美麗和它正默默遭受的破壞。展覽中這張拍攝於南非地區的水母完整展示了形體之美,讓觀看照片的人也能收穫攝影師遇見的驚艷時刻。

一隻五個月大的圈養山魈用手掩著嘴巴,好像在說「非禮勿言」。攝影師喬爾·薩托憑藉拍攝的野生動物照片而著稱,他以相機為工具,致力於保護自然地區以及仰賴這些地區支持的棲息地。為國家地理學會拍照超過20年的薩托懷抱一項使命:他要記錄所有受到威脅的物種和景觀,希望讓世人看到一個值得被拯救的世界。

正如薩托所想所做,因這份雜誌,眾多攝影師奔走不停,他們拍攝下動物們難得一見的模樣,極儘力量讓它們得到應有的保護。

害怕腳下泡沫的紅毛猩猩寶寶,緊緊攀抱在一歲小嬰兒身上。這個一臉無奈表情的嬰兒名叫賓提,是靈長類動物學家碧露蒂·高地卡斯的兒子。照片就攝於她從事研究的婆羅洲丹戎普丁保護區。

嬰兒與紅毛猩猩,攝影師羅德·布林達莫爾於1980年攝於婆羅洲丹戎普丁保護區

一對座頭鯨母子暢遊在夏威夷水域中。攝影師弗利普·尼克林全身心地投入到鯨魚研究中,最後自己也成為科學家,並在2001年與他人共同創辦了「鯨魚信託」。對科學研究的投入,讓他曾和作家道格·查德威克及肯尼斯·布勞爾合作製作出了以逆戟鯨、藍鯨與座頭鯨為主題的《國家地理》雜誌專題報道。

展覽中另外一張照片,鏡頭對準了波札那奧卡萬戈三角洲杜巴平原的一棵棕櫚旁的非洲獅子身上,這頭非洲獅子正張開大嘴暢意地打哈欠。為了阻止全球大型貓科動物的數量急劇下滑,國家地理學會駐會探險家德瑞克和這張照片的拍攝者貝芙莉·修貝爾夫婦發起了「大貓行動」,通過這個計劃提升大眾對此議題的認識並籌募研究資金。

人文探索

國家地理學會誕生於探索的年代,深入陌生國度,報導各地民族的生活方式,正是國家地理的作者與攝影師的一大使命。他們的探索成果除了反映世界對不同文化的認知,也見證了一個不斷變遷的世界。

國家地理攝影師帶著相機與一份細膩的文化感探索這片土地,他們捕捉了地球角角落落里令人驚艷的各種景緻,視角廣大,這些風景、集市、熟悉的景緻以及未知的視野,全都被賦予了嶄新鮮活的生命。

攝影師W.羅伯特·摩爾早在20世紀30年代前後,將手中的相機鏡頭對準暹羅。照片中,舞者們在一座寺廟外重現帕巒王的生平故事。在那個大多數人只能窩在家中幻想旅行的年代,《國家地理》雜誌把精彩的世界帶進讀者家中。

攝影師理查德·斯圖爾特用一張照片帶參觀者回到20世紀40年代左右的墨西哥。身著繽紛衣裳的女孩,讓拉文塔這座面目猙獰、額頭刻滿美洲豹牙裝飾的奧爾梅克巨石頭像看起來柔和了許多。

阿莫斯·伯格是著名的河流探險家,曾多次乘著木筏探索各大河流。1942年,他來到白令海中偏遠的努尼瓦克島上,遇見幾個愛斯基摩男孩,他們向他炫耀著手中的飛機。在當地,航空服務是島民生活的命脈。

來自德國的攝影師沃克馬·溫策爾於1937年加入《國家地理》雜誌團隊,在印度脫離英國獨立前夕在印度展開的漫長旅程,始終是他一生的最愛。在展出的這張拍攝於印度的照片中,在斯利那加俯瞰克什米爾谷的一間陽台上,包著頭巾的絲綢織工共享一支水煙。這些男人看上去動作嫻熟,神態恬淡。

阿富汗少女,美國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於1984年攝於阿富汗

在阿富汗戰爭前夕,美國著名攝影家史蒂夫·麥凱瑞在難民營偶遇一位少女,當時這位少女的綠色眼眸和紅色斗篷一下吸引住了攝影師的目光。他將少女帶到一個綠色背景處,用反光板將光線集中到少女的瞳孔,僅僅耗時五分鐘,便拍下了這張舉世聞名的照片—《阿富汗少女》。而這張照片當時並未馬上被採用,後來被《國家地理》雜誌主編從一堆廢片中篩選出來,在1985年登上美國《國家地理》封面。

照片中少女的眼神中充滿恐懼和疑慮,因為在拍攝前幾天,少女的家被炸,父母身亡,少女隨著祖母投奔了難民營。時隔17年,史蒂夫·麥凱瑞再次找到了這位當年的少女,此時的她已蒼老,眼神也不再清澈,但依然充滿了恐懼。

單純地記錄漸漸無法完整詮釋國家地理學會開拓世界的野心。早在20世紀初期,學會就贊助海勒姆·賓厄姆前往壯觀的印加失落之城—馬丘比丘進行發掘,開啟了學會對考古工作的恆久熱忱。而在美洲地區的考古方面,學會因為派出許多當前已蔚為經典的探險隊而穩居領導地位。

總覽展覽圖片,引人感嘆。從美國西部峽谷到非洲草原,從沉船殘骸散落的海床到空中飛翔的奇異鳥類,國家地理學會全力支持了各種田野調查與探索計劃。

走近科學

科學家為更好地了解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而不懈努力。從展覽中一張張寫實且具有新聞特性的照片來看,國家地理學會也正一如既往努力實踐著記錄「這個世界和其中的一切」的使命。

早在1963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梅薩附近進行的飛機座椅彈射逃生系統測試中,假人和座椅被火箭推力射出,衝上122米高的空中。科技早已發展到令人慨嘆的地步,當年這張未來感十足的照片,如今僅剩下懷舊意味。舊時雜誌中以科技為主題的照片上總洋溢著希望,但這種特質註定要向更寫實、更偏向新聞報道的風格傾斜。

愛德華·阿特金森博士是一位註冊護士及寄生蟲學家,在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上尉遠征南極的隊伍中擔任隨行醫生,並在營地的實驗室里工作。攝影師郝伯特·龐廷拍攝的正是這位博士在滿桌實驗器具前忙碌的畫面。1910年到1912年的那次探險中,斯科特與其他四位探險隊員雖然成功抵達南極點,但在返程中卻因為飢餓、疲憊和極寒,不幸全部喪命。這張照片也就變得極為珍貴。

愛德華·阿特金森博士,英國攝影師郝伯特·龐廷於1911年攝於南極洲

報道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在20世紀早期進行的四面體風箏實驗、在1983年時探討讓人驚奇的電腦晶元、在2010年解釋什麼是納米技術……《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和編輯跟得上科技發展的腳步,甚至可以說走在時代的前沿。

「儘管看吧,要不是因為我,你們無法看到這一切。」1929年《國家地理》雜誌記者梅納德·威廉斯的這句話,成為百年來雜誌影像給觀者的心靈語言。

將近130年的歲月沉澱,超過1500萬張經典照片,美國《國家地理》持續探索著地球上每個不為人知的角落,記錄最動人的瞬間,呈現異域文明的美好。這次展覽賦予人們管中窺豹的機會。

攝影/ 馬柯

郵局發行代碼:82-939 聯繫電話:+86 10 6715 2380 轉 0

《北京》周刊是北京唯一官方的外宣刊物,

每周出版中、英文版各一期。

秉承「以新聞的立場挖掘和詮釋北京文化,

以文化的視角聚焦和解讀北京新聞」的理念,

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劃選題,

並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融通中外的中國表述,

傳遞北京聲音,講述北京故事,塑造北京形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北京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