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48年後他才發現,自己一直頂著別人的名字,過著本不屬於自己的人生

48年後他才發現,自己一直頂著別人的名字,過著本不屬於自己的人生

失蹤的孩子重回父母身邊,本來應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

可是今天這位有相同經歷的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他不但發現當年父母認錯了人,

讓他頂著別人的身份生活了很多年,

而且好不容易找到親生父母后,

還發現了更出乎意料的事...

1964年4月26日,Dora Fronczak女士在芝加哥的一家醫院中,生下了她和丈夫Chester Fronczak的兒子,

他們為這名男嬰起名為Paul Joseph Fronczak。

當時小Paul並沒有跟其他嬰兒一起待在嬰兒護理室,而是留在了媽媽身邊由Dora親自照顧。

可就在第二天早上,

一名護士裝扮的女人走進病房,說要帶新生兒Paul去接受醫生檢查,

就這樣把孩子抱走了。

而且這個女人連同孩子一起,再也沒有回來。

醫院的工作人員先察覺到了問題,馬上就開始了搜索,可是哪裡都不見孩子的蹤影。

當天下午醫院報了警,並給在工廠當機械師的嬰兒的父親打電話,告訴他這個不幸的消息。

父親聞訊馬上趕到醫院,親口將這一消息告訴了剛剛當上媽媽的妻子,

「就在你待的這家醫院,這個你認為很安全的地方,咱們的寶寶被偷走了。」

僅僅出生一天的新生兒,

光天化日之下在醫院被綁架,

這樣惡劣的案件立刻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

芝加哥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搜捕行動開始了。

200名FBI和警察,175000名郵政系統工作人員,

他們一晚就搜索了600戶人家,

但最終一無所獲。

母親Dora在醫院住了一周後出院回家,繼續等待關於孩子的消息。

這一案件也登上了報紙頭條,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但是在如此猛烈的宣傳之下,

收穫的反饋線索卻寥寥無幾。

幾經周折孩子仍下落不明,

案件的調查也被擱置了

轉眼兩年過去了,

1966年3月的一天,這對夫婦收到聯邦調查局的一封信,

信中說在新澤西州的一座繁華的購物中心裡,找到了一名被遺棄的男嬰,

孩子現在被寄養家庭照顧,是姓Eckerts的一戶人家,而且正在考慮收養他。

但是FBI此時有了不同的想法,

這個孩子,會不會就是兩年前被綁架的Paul呢?

可惜這一切很難被證實,

因為Paul在出生一天後就被綁架了,沒有他的血型記錄,醫院也沒來得及採集指紋和腳印,

他們唯一的依據,

只有嬰兒出生當天拍攝的一張照片。

警方曾為此比對過一萬多名男嬰,絕大多數都被排除了,

最終只剩這名商場棄嬰,因為耳朵的形狀和照片中的嬰兒形似,

被認為很有可能就是當年被綁架的Paul。

夫婦倆得知消息高興壞了,「當時聯邦調查局就是大家心中的精英和權威,既然他們說是,那就一定是。」

三個月後夫婦二人從芝加哥開車趕到新澤西州兒童服務辦公室,

準備去接他們的兒子,小傢伙現在被稱為Scott。

FBI的特工跟夫婦倆說,讓他們和孩子試著相處一會兒,

要知道當年母親Dora才和兒子相處了一天,再次見面已經過去了兩年,

她也不能確認眼前的男孩是不是自己的兒子,

加上當時那個年代還沒有DNA技術,就連警方其實也不能夠百分之百打包票。

不過最後Dora表示這就是她的兒子,

夫婦二人帶著兒子回到了芝加哥,

將兒子的名字改回從前的Paul。

一家人終於團聚,一晃八年過去了,

在Paul十歲那年,他在家裡的地下室尋找聖誕禮物時,

偶然發現三個神秘的鐵盒,裡面滿是信件、慰問卡片和剪報,

當看到報紙上「200警察搜索被盜嬰兒」、「母親請求綁架者歸還嬰兒」的標題以及父母的照片時,

他突然意識到,其中說的被綁架的嬰兒,

不就是Paul自己嗎?

他趕快跑去問媽媽Dora事情的經過,Dora雖然很生氣,還怪他偷看,不過還是承認了,

「沒錯,你是被綁架過,不過我們還是把你找回來了,我們很愛你,你知道這些就夠了。」

Paul聽媽媽這麼說,也沒再多問。

不過之後這些年,在他慢慢長大的過程中,

雖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疼愛,

但他還是隱隱覺得自己和這個家的其他人有些不同。

父母和Paul的弟弟Dave都是天主教徒,安靜又保守,弟弟Dave從長相、表情到身材都和父親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再看看Paul,和父親長得不像不說,雖然在一所有著嚴格著裝要求的天主教學校上學,

但他卻是個十足的叛逆青年,

喜歡搖滾樂和摩托車,還留著一頭披肩長發。

有一次為了長發的事,他和媽媽大吵一架,媽媽氣得說出了「我希望他們永遠都沒找到你」這樣的話。

(從左到右:Paul,爸爸Chester Fronczak,弟弟Dave)

這句話恰恰印證了Paul心中所想,

不過當時Paul也就是一有時間就去翻翻那些信件和剪報,也並沒採取其他行動。

高中畢業後,他離開家鄉,在亞利桑那州的一支搖滾樂隊擔任貝斯手。

五年後樂隊解散,他返回家鄉,在軍隊服役一年,接著做過推銷員、模特、演員,最後再拉斯維加

斯定居下來。

「我一輩子至少搬過50次家,做過200種不同職業,不過無論我去哪裡、做什麼,我都會隨身帶著那些剪報。」

Paul心中依然有一個結,只是他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去尋找答案。

事情的又一次轉機出現在2008年,Paul和第二任妻子米歇爾結婚,米歇爾很快懷孕了,他們都在期待這個女兒的降生。

不過當產科醫生詢問他們夫婦二人的家族病史時,Paul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他也不確定他給出的答案是不是正確的。

這又勾起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疑慮,

2012年的一天,Paul終於下定決心付諸行動了,他購買了非處方的DNA測試盒。

當父母從芝加哥前來看他時,Paul在他們離開前一小時,終於鼓起勇氣說出在心中藏了多年的想法,

「你們有沒有想過,我究竟是不是你們的親生兒子?」

出人意料的是,父母坦誠「有過」。

「那你們想知道真相嗎?」

幾分鐘後,他們每個人都用DNA試紙擦了擦口腔內壁提取DNA樣本,把試紙重新放回測試盒裡,

然後Paul就送父母去機場了。

可沒過多久夫婦倆就反悔了,他們打電話來讓Paul不要去檢驗了,他就是他們的兒子。

Paul把樣本放在抽屜里存了幾周時間,

也糾結了幾周,

還是把樣本寄出去了。

接著就是他接到檢測機構打來的電話,

在回答了幾個安全確認問題後,他們告訴Paul,

他不是這對夫婦生物學上的兒子,

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Paul的親生父母!

頂著Paul的名字生活了這麼多年,

他忽然發現自己原來是另外一個人!

「我感覺自己的生活亂套了。當時我面無血色,腿軟得站不起來,渾身冒汗。

我所知道的關於自己的一切——我的生日、醫療史、波蘭血統、天主教背景、甚至星座,一秒鐘之後就都和我無關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那他的親生父母究竟是誰呢?

當年被綁架的那個男嬰,也就是真正的「Paul」,現在又身在何處呢?

Paul先找了當地的調查記者George Knapp求助,這讓他再次成為全國媒體的關注對象。

這也讓他的父母非常生氣,他們一直對媒體避而不見,甚至一年多都沒和Paul說話。

當然,Paul這麼做也並非想讓父母傷心,

「我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想找到我父母丟了的真正的兒子,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請求媒體的聲援了。」

隨後聯邦調查局也重新啟動了對當年綁架案的調查。

這一次,在Paul尋找親生父母的事情上,

好運開始眷顧他了。

一個名為DNA Detectives的志願者團隊免費接手了調查,在遺傳圖譜學家Cece Moore的領導下,他們不但運用DNA檢測技術,發現Paul帶有德裔猶太人的血統,他的祖父母輩中肯定有一位猶太人,

還結合傳統的調查方式——搜索報紙和公共記錄,通過社交媒體進行排查,打了無數電話收集情況,將他家人的位置鎖定在田納西州。

幾個月過去了,調查終於有所突破。

一位和Paul有潛在親屬可能性的受訪者說,他們家裡曾有一對雙胞胎失蹤了。

這讓Cece Moore教授覺得終於找對了方向。

在開始調查的兩年後,也就是2015年6月3日,她和Paul通了電話,

「你覺得Jack這個名字怎麼樣?」

Paul說:「這名字不錯,是個好名字呀。」

「這就是你本來的名字。」

Paul的真實身份找到了!

他出生時的名字叫作Jack Rosenthal,

生日也提前了6個月,他實際生於1963年10月27日,

他還有兩個親姐姐和一個親弟弟,

甚至還有一位雙胞胎妹妹Jill,

而且和他一樣,也離奇失蹤了!

找到家人讓Paul非常興奮,

而且他發現了他們之間的很多共同點,

比如堂兄Lenny Rocco也是一位音樂家,在上世紀50年代做過doo-wop歌手,

「這證明了即使沒在親生父母家長大,也會和家人有著某種相同的特質。」

和家人接觸多了,

Paul漸漸從他們口中發現了親生父母不光彩、甚至陰暗的一面。

他的生母Marie嚴重酗酒,生父Gilbert參加過朝鮮戰爭,是個暴躁易怒的男人,他們現在已經過世了。

最讓人奇怪的是,

親戚們說Paul和雙胞胎妹妹Jill,在小時候曾被關在籠子里,還一直哭,明顯是被虐待了,

最後兩人都莫名其妙地失蹤了!

有親戚問起雙胞胎時,他父母說把孩子託付給其他親戚照顧了,實際上誰都沒再見過兩個孩子!

比較符合事實的猜測是,

Paul和Jill的父母遺棄了他們,而且試圖掩飾罪行!

這樣的事實,

讓Paul覺得他又多了一項使命,那就是尋找妹妹Jill。

不過他不能確定妹妹Jill還活著,她也許當年就已經不在人世了呢?

他甚至回到父母原來的家,在花園裡進行挖掘,試圖找到妹妹的遺骨,

然而直到現在他仍一無所獲。

與此同時,他也沒忘記養父母被綁架的兒子,

他請了一位私家偵探幫他調查,至今調查仍在繼續。

因為他知道養母Dora一直活在自責和愧疚中,當年是她親手把孩子交給了假扮的護士。

而對於Paul來說,他十分慶幸養父母將他帶回家,給予他關愛,使他不必生活在親生父母那樣的家庭中。

在得出DNA結果的兩年後,Paul和養父母和好了,並第一次坐下來認真地談起這件事。

養母給了Paul一本相冊和一封信,是當年他被找到後,短暫照顧過他一年的Eckerts一家寄來的,

這讓Paul感覺有些恍惚,

這是他人生中最初的一些照片,

即使是他親生父母家族中的親人們,都沒有他小時候的照片。

去年8月份,Paul的養父去世了,Paul每隔幾天就會給養母打個電話聊幾句。

他的女兒Emma現在也已經9歲了,

小姑娘有時會開玩笑地叫爸爸「Jack」,

不過Paul還是決定不改名字,

「我要保留Paul這個名字,

直到真正的Paul被找到的那天。

我會把他的出生證明交給他,

然後再去做回我自己。」

Ref:

https://www.bbc.com/news/stories-44242626

https://www.thesun.co.uk/news/6581343/paul-joseph-fronczak-missing-identity/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5872273/Man-thought-kidnapped-hospital-learns-given-wrong-family.html

--------------------------------------

木村尼桑和吱呦:Paul挺好的,還想找自己親妹妹跟真的paul,也挺幸運碰到了收養他的親人。希望能找到呀。

黑擇明菲林:拍成電影吧,想看

0x56756C63616E6F:50年代才發現dna結構,90年代才有第一例將dna作為法醫學證據的實例

Corrrrrra:肯定不是一家人啊他長得比弟弟還有爸爸好看

24寸液晶_face:人販子真的應該立即去世!!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國直郵,包郵包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荷槍實彈安保!終於有記者潛入了這個傳言能操縱世界發展的神秘大佬年會!
上過培訓班,雅思口語還是5分?專家給你3個建議,幫你省下幾萬元報班費……

TAG:英國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