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信若聽了此人的話,也就不會被劉邦殺掉,很可能會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

韓信若聽了此人的話,也就不會被劉邦殺掉,很可能會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

本文由歷史怪咖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在韓信的墓前,有這樣的一副對聯:「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寫明了在韓信的一生中,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對他一生的影響,這個知己是蕭何,兩個女人分別是呂后和洗衣服的大娘。

可是在韓信的一生中,還有一個人對的影響也非常的大,他曾勸韓信自立為王,但是韓信沒聽,如果韓信聽從他的建議,秦末的格局恐怕會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沒有了韓信後來被呂后殺死的事情了,這個人就是蒯通。

蒯通原叫蒯徹,因為避漢武帝劉徹的名諱而改為蒯通,他因辯才無雙,善於陳說利害而聞名於世。他因仰慕韓信的軍事才能所以投靠了他,成為了韓信手下重要的謀士,公元前203年,韓信奉漢王劉邦之命攻打趙、魏、燕、齊四國,他很快就平定了前三國,當韓信的大軍還沒有到達齊國時,就聽聞漢王劉邦派酈食其勸降了齊國,這時候韓信就想停止進軍。蒯通卻告訴韓信:「漢王並沒有下令讓你停止進軍,你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才攻下了趙國三十幾座城池,而酈食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就說服了齊國投降,你打仗這麼久,到頭來沒有一個士人的功勞大,這讓天下人如何看待你」。韓信聽了蒯通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繼續攻打齊國,齊王聽聞韓信的大軍前來,認為酈食其騙了自己,就用開水煮了他之後逃走,韓信平定齊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亂齊之策」、

韓信接連平定四國,自立齊國代理國王,聲威大震,劉邦聽說後派人正式封他為齊王,以便於安撫和穩定韓信,項羽也派人表達聯合的意願。蒯通這時候向韓信建議昭告天下,自立為王,此時劉邦和項羽正打的不可開交,如果自立為王,就會成為繼項羽、劉邦之後的第三大勢力,項羽和劉邦也會看你的眼色行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定可建立萬事功勛。韓信雖然在軍事上無比強大,但是在政治書卻一竅不通,他對蒯通說漢王劉邦待他不薄,他怎麼能見利忘義、背恩忘德呢?蒯通還想再說什麼,看見韓信不耐煩的樣子,只好不說了。

後來蒯通又向韓信說了類似的話語,但都被韓信拒絕了,韓信認為自己功勞大,劉邦不會對他怎麼樣,可是他卻忘了「功高蓋主」這四個字。果不其然,劉邦當上皇帝後,就開始除掉異姓王,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不久就被騙入宮中被呂后殺死,臨死前,韓信大喊:「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爾等所詐,豈非天哉?」

韓信臨死時才後悔不聽從蒯通的計策,最終被一個女人殺死,這也許就是天意,如果韓信聽從蒯通的建議,那恐怕天下會是另外一副格局。

參考資料:《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怪咖 的精彩文章:

古代敬事房是做什麼的?妃子們聽見害怕到腿抖,太監卻擠破頭想進去!
盤點古代官場接待的奇葩事!明朝排場最大,清朝官員竟因此自刎身亡?

TAG:歷史怪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