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印象 匡廬詩思
初進廬山,置身湖光山色、相互比美的佳地,真不知該從何處游起?倚亭四望,茫茫雲海,我想起了宋代陳舜俞的《廬山記》,這本記述廬山的地理環境、名勝古迹以及古人題詩、題詞的書籍,全書分為五卷,卷卷皆為瀑秀、峽秀、潭秀、林秀、石秀、寺秀而慨嘆,可謂是諸秀彙集,各施其妍。
隨著導遊一路走,一路拍著匡廬美妙風光。這個匡俗求仙的地方,被譽為「神仙之廬」,果然名不虛傳,引發我的一番詩思。奇勝殆不可勝紀,蘇東坡《題西林壁》描摹的畫卷老在我的腦海里跳躍,撩撥得心痒痒的,像是泌入心靈的一杯美酒,能不醉了心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七絕寫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是東坡游遍廬山之後帶有對廬山全貌的總結性的題詠。
地因山在而氣象萬千。「廬山七嶺,共會於東,合而成峰。」可知東坡的「橫看成嶺側成峰」,應該是在他游遍廬山,收盡全部峰嶺後,在胸中構成的整體形象,才發出「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感慨。遠處看其偃蹇蒼茫,低處看其蔥蘢清幽;愈貼近、愈登高,所見的山中景物又隨身所至而各各不同,雋永而美麗,意味而深長。倘若沒有大山般厚重的情意,沒有大山般廣闊的胸襟,讓激情和智慧的波光閃動,去用心解讀大山的詭秘,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如此感慨的。
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數秀峰。眺望香爐峰如紫煙絛繞,鶴鳴峰形似鳴鶴飛翔,雙劍峰勢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態同娟娟秀女,文殊蜂似尖錐屹立,龜背峰脊如行龜遇雲。位於含鄙嶺中央的含鄱口,左望五老峰與揚子江,右瞰太乙峰與鄱陽湖,對面瞭望最高峰漢陽峰,北瞰第二高峰大月山時,我就想要識廬山的「真面目」,只有在這遠眺和鳥瞰之間。因此東坡才會嘆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實,一個人能和藍天、綠水、遠山、近嶺、高峰、深谷那麼接近,他的心胸一定會遼闊高遠,他的視野會越來越開闊,他的思維也會越來越敏捷。惟有透著一種靈氣,感覺到一般人感知不到的東西,悟到一般人悟不透的東西,就能夠比一般人悟得深、悟得寬。
此時的廬山,在我的眼裡已不再是籠統的膚淺的面目,而是一種達到了具體的抽象。至此反覆吟味,我對東坡這首蘊含哲理性的山水詩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全詩道出了一個平凡的哲理,諸如全體與部分、宏觀與微觀、分析和綜合這些耐人尋思的概念。東坡慨嘆身在山中反不識山的真面目之時,其實是識了廬山真面目之後的頗有見道之言。詩人經過了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諸多認識因而對廬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後,才悟到身在山中的某一局部時反而不識其真面目的事理。
匡廬詩思,讓我體驗了從感性到理性的遊覽快樂。單純的感性讓人動情,一顆期盼的心,一雙純凈的眼睛,去觀賞廬山一峰一巒、一樹一石、一草一花,盡興快樂得讓人有點羨慕。而理性的快樂,需要智慧來體會,你會感覺到快樂內容的實在,你能夠體會快樂之中的快樂,就像你撥開了快樂的幾層面紗,越來越看到真正的快樂。然而又有誰能真正讀懂東坡的內心,讀懂他洞察人世最深的奧秘。我站在匡廬的山巔之上,望著那奧秘埋藏在廬山似乎不可穿透的神秘詭譎的雲霧深處,不由得感慨噓噓,「美是難的,千古浩嘆」。
△作者簡介:鄭志忠,福建仙遊人,記者,現為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寫作學會會員,1988年開始寫作,先後發表作品300多萬字,編輯出版評介集、書信集、筆談集、隨筆集、雜文集、通訊集共九本。
TAG:蘭溪夜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