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暢談·六祖壇經-無我利他

暢談·六祖壇經-無我利他

暢談·六祖壇經(62

-無我利他

整理者:心燈讀誦者:心音

六祖的偈是頓悟,神秀的偈為漸修,即透過身口意來改變自己的觀念、行為和語言。無論任何宗教,或沒有宗教信仰都一樣,這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功夫,每個人皆應如此。但是,好人不一定快樂,快樂的人不一定覺悟。你不要認為你做人好就好,你還要再學變得快樂一點,雖然這不代表你對宇宙人生透徹、了解。

俗語曰:「活到老學到老。」你不但要在這一生學習,而且在生命的洪流中,時時刻刻、生生世世,都應該不斷成長。要成長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幫助別人,這就是佛教所講的慈悲、基督教的博愛以及儒家的仁慈。很多人只想自我成長,他們埋頭苦幹,自我充實、進修,學習很多專業。學習的目的,是要應用出來,以幫助別人,而非大富大貴。如果你大富大貴,但你身邊的人都不好,事實上你也不快樂。一個村落里你最有錢,其他人都是貧民戶,你也不會好過,你隨時會被搶。你們都希望把自己家孩子教好,但是,如果你那個小區的孩子都不好,你家的小孩也好不起來。所以,在教自家小孩子時,別忘了教別人。

在幫助自己和別人的過程中,體現的就是一種智慧,這也是一種覺悟。每個人的覺性不一樣,有的人做錯還不知道。做錯了,你應該不用別人講就自我察覺,這樣你才不會跟別人吵鬧、爭辯,不會甚至惱羞成怒。但這樣的覺悟能力還不夠,因為你還當改過。一個人若能知錯,而後能改,就不簡單。

在神秀的偈中,「菩提」指身體,「明鏡」指心。身與心合起來即「我」,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人不會幫助別人。當你遇到歹徒,他會問你:「要錢還是要命?」你都回答:「要命。」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原始人一直到如今所謂的文明人,內在的第一個動機就是自我保護,無論是誰,無論遇到什麼狀況。自我保護有很多方式,很糟糕的方式就是攻擊別人,無論是夫妻的爭吵,還是官司的訴訟,還是兩個人搏鬥。這是我們內心的世界,每個人幾乎都掉入這種陷阱。沒有真正學習的人是自私的,你不要怪他,而應該體諒他,因為他沒有學習真理。生生世世,他在八識田中的種子種得很深,心理學裡稱之為集體意識。你不明白「我」是什麼,不了解「我」,即《壇經》所講的「不識本心」。你了解自己就等於了解了真理,接著你就能了解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你跟這個世界是一樣的。

一個真正能幫助別人的人,就代表他沒有「我」。這不是口頭禪。人們常講「犧牲自己,照亮別人。」這是一個開悟的人才做得到的境界,一般人無法達到,因為他的內在有所保留。沒有「我」,不是否認「我」的存在,而是了解「我」的真相。你只要明白「我」,當下煩惱就消失,接著跟你對立的人也消失了,因為「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你明白「我」的真相,你不但解決了煩惱,還能徹底、毫無保留地展現,做到慈悲、仁慈、博愛。一般人幫人只是幫一點點,不然就是心不甘情不願或有點動機,都是有雜質、非純然的,不是無條件的。很多東西強迫不來。比如人們常說「歡喜做、甘願受。」要一個人放下,他不明白道理,就做不到;你叫他釋懷、寬恕別人,他也做不到。你對真理透徹、明白了,你自然就是那樣的人,否則,你怎麼強迫都很假。修養和修行不一樣,修養是有點忍耐,口中說不跟人計較,內心不是真的無礙。其實這還是計較,把它放在內心,只是為了讓自己修養好一點。還有的人之所以不計較,是因為怕別人。修行則是真的無礙。

聞後思惟:你知道如何真正對自己和對別人好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儒達觀 的精彩文章:

暢談·六祖壇經-一切平等
暢談·六祖壇經-法無定法

TAG:禪儒達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