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慢性硬膜下血腫,為什麼是老年人的常見病

慢性硬膜下血腫,為什麼是老年人的常見病

硬膜下血腫的時間劃分

硬膜下血腫可分為急性(外傷後3d內)、亞急性(3~21d)、慢性(21d後),與無外傷史的病例根據癥狀總時間進行劃分。

慢性硬膜下血腫,為什麼是老年人的常見病

慢性硬膜下血腫是神經外科常見的疾病,有較高的發病率。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逐漸加劇,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發病率也隨之增加。年齡65歲以下的患者發病率近3.4/10萬,而65歲以上者為8/10萬~58/10萬。

此外,長期使用抗凝葯的患者,例如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其慢性硬膜下血腫發生率高於未服用抗凝葯的患者。

近幾年,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性別比例也逐年發生變化,老年女性患者數量逐漸增多。

出血是從哪兒來的?

近年來的各項研究表明,慢性硬膜下血腫是一種炎症血管生成性疾病,通常由急性硬膜下血腫發展而來,其起因是輕微或中度創傷引起的血管撕裂或動脈破裂出血。

隨後的炎症以及血腫外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及反覆再出血是慢性硬膜下血腫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因素。脆弱的新生血管和不成熟血管的破裂導致血腫反覆出血,增加膜的外滲,使慢性硬膜下血腫逐漸增大。

怎麼治療這種疾病?

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機制應追溯到慢性硬膜下血腫的形成。阿托伐他汀已經被證明不僅是局部炎症抑製劑,而且是血管生成成熟劑。基於類似的機制,通過阿托伐他汀治療硬膜下血腫的大鼠模型,發現低劑量阿托伐他汀可以增加血管生成素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這可能增強血管成熟。因此,阿托伐他汀除了降脂和降膽固醇外,還具有炎症控制和血管生成成熟作用,被推薦用於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治療。

研究發現,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1~6個月,可加速血腫吸收,降低鑽孔引流的風險。此外,阿托伐他汀不僅用於保守治療,而且還用作手術治療後的輔助治療。

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腫手術後複發的風險或延長複發的時間。根據目前公布的研究數據,阿托伐他汀已顯示其臨床優勢,可能會加速血腫吸收,降低複發率,減少鑽孔引流的需要。然而,目前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仍處於探索階段,因此,在臨床背景下使用阿托伐他汀應謹慎對待。

為什麼要選擇手術治療?

慢性硬膜下血腫的傳統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包括鑽孔沖洗引流術、硬通道引流術、開顱手術和內鏡手術等。儘管手術可較快緩解患者癥狀,但仍有5%~30%較高的複發率,且存在血腫清除不徹底、術後顱內積氣和硬膜下積液等併發症。

此外,研究發現,一半的慢性硬膜下血腫傾向於惡化加重,並需要在保守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鑽孔引流治療。

手術可能面臨哪些問題?

單獨的臨床癥狀很難診斷慢性硬膜下血腫,一般需要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才能確診。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鑽孔引流為主的慢性硬膜下血腫手術以其方便、安全和快捷的特點已經成為全世界神經外科醫生的首選,但該病的術後病死率與致殘率仍可分別達到0~32%與3%~12%,術後複發率為0.36%~33.3%,而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體弱多病(基礎疾病較多),圍手術期常常出現氣顱、顱內感染、癲癇、腦脊液漏、肺部感染等各種併發症,術後易並發感染、肺水腫、腦水腫及各器官功能不全,其病死率可高達32%。

對於血腫量大、中線結構偏移明顯的患者,診斷明確後仍應儘早手術治療。鑽顱沖洗術是目前公認的首選術式,操作簡單、創傷小,甚至可在局麻下操作。但手術無法全程在直視下進行,置入硅膠管的過程在本質上是盲目的,在骨孔以外的區域完全憑手術者的手感,並且血腫腔分隔的存在可能阻擋軟性硅膠管對分隔後方血腫的清除與沖洗,並可能改變硅膠管行進方向而殘留較大血腫,導致手術後血腫複發率較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 的精彩文章:

阿嬌回香港變大忙人,探班溫碧霞合影曬姐妹情,年齡相差十四歲阿嬌身材更更像老年人
老年人坐著坐著就睡著了,這可能有4種疾病來襲,哪一種都「惹」不起

TAG: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