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未婚生育強行抱走到總理未婚生娃,紐西蘭走過多遠

從未婚生育強行抱走到總理未婚生娃,紐西蘭走過多遠

當全世界看到了紐西蘭總理在任期間未婚生育時,他們可能忽視了一段當代紐西蘭人也「選擇忘記」的黑歷史。

這兩天,全球媒體都在轉發這張照片,照片上,紐西蘭現任總理Jacinda Ardern懷抱著剛剛出生的小嬰兒,和男友Clarke Gayford一同入鏡。

這張圖傳達的強烈的信息:紐西蘭人可能比其他國家的人思想更加解放;紐西蘭的女總理可以在任期間結婚生育,不影響國家運行;紐西蘭人允許包括總理在內的所有人不結婚就生育。

不錯,這就是當代的紐西蘭,思想是挺開放。

但是,如果你認為紐西蘭一直是在女權方面如此顯著的國家,那你可能已被微信大號洗腦了。

事實上,紐西蘭人有一段比較「避諱」的歷史,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奧斯卡獲獎影片Philomena(『菲洛梅娜』,又譯『遲來的守護者』),這是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講述了一位母親尋找自己被強行抱走的孩子而踏上的未知的尋子歷程。

在片中,朱迪·丹琪飾演的目前生下孩子時是一個未結婚的少女,她以「墮落」的罪名被關押進羅斯克里的修道院,而襁褓中的嬰孩被修女強行抱走,送到了美國供人收養。後來,她用了半個多世紀去尋找這個親身骨肉。

這部電影的原型故事發生在英國,不過,接下來要說的是,從故事背景上講,當時的紐西蘭、澳大利亞和英國是完全一樣的。

類似的事情在紐西蘭也發生了很多,現在給那個黑暗時期起的名字,叫做「baby scoop」時代,scoop是搶走的意思。

通常認為,這個「嬰兒搶奪」時代是二戰後的1945年開始,到了五六十年代最盛,1973年後被禁止。

在紐西蘭,直到今天,這些被搶奪了嬰兒的曾經的未婚目前,還有的希望為自己討回公道。

現年75歲的Maggie Wilkinson是其中的一員,她年輕的時候曾經是個未婚媽媽。她說,上世紀中頁的紐西蘭,還普遍使用「青蛙測孕」的方法來判斷婦女是否懷孕。

「青蛙測孕」是1930年代被科學家發明的,當時科學家無意中發現,人類的孕激素可以刺激非洲爪蛙進行排卵,於是,青蛙測孕成為懷孕棒發明之前,最流行的方式。

這一方法又名「霍格本驗孕法」。在懷孕測試時,醫生將待檢女性的尿液注射到非洲爪蛙的皮下,如果雌娃在5到12個小時內排卵,說明婦女有喜。這種略帶喜感的方法極其可靠。一名研究人員稱,在注射了150隻青蛙之後,從未出現假陽性(未懷孕而排卵),僅有三例漏檢。

Maggie Wilkinson回憶說,在那個時代,也有避孕的方法。但是如果你手上沒有結婚戒指,是不會有醫生給你做避孕的——儘管當時其實已經接近了「性解放」時代。

19歲那年,Maggie遇到了她的花花公子並有了身孕,男友不願意和她奉子成婚,Maggie的處境一下變得艱難。

「我成了家裡的"dirty girl『,我的肚子顯出來以後,每次家裡有客人來時,父母都把我藏起了,並說我到惠靈頓去了。」

不管怎麼樣這件事情都是女性受到指責,而不是男性。Maggie說,那是1964年,在即將生產的時候,她被送到了位於奧克蘭Otahuhu的St Mary』s Home,一家修道院醫院(現為Category 2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

St Mary』s Home專門處理奧克蘭地區像Maggie這樣的「家庭不想要」的非婚生孩子,「墮落」(fallen)的女性需要去工作,而不在家帶非婚的孩子,國家需要「凈化」(national purity)。請注意,並不是只有男方不願意站出來的,才會被送到St Mary』s Home,有些男友希望和女友結婚,但家庭仍然會感到「羞恥」而拒絕了男方,女方也會送到這裡。

「我們是社會拒絕的對象。」

被送到St Mary』s Home的待產女孩們全部住在宿舍里,和外界隔絕,在生產之前仍然需要勞動,勞動內容包括清潔、洗衣、灌裝果醬、蜜餞。「裡面實行軍事化管理,舍監(matron)是一個穿軟底鞋的女人,大家都很害怕她。如果我的抹布沒有擺得方方正正,她就會在我背後大叫。」

除了未婚待產的婦女,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孤兒。「我們不允許和這些孩子接觸。而來拜訪這裡的從外面來的婦女,眼光都避免和我們接觸。」

用不了多久她就明白了過來,這些「外面來的已婚婦女」,是為自己領養孩子做準備的。而她們這些關在裡面的未婚媽媽,是要為這些來此拜訪的婦女生孩子的。

「我真心的相信這裡是一個陷阱,我們是天真的一代人,對生活一無所知,也無人可以信任。」監舍在背後告訴她的父母,她無法承擔做母親的責任,而她的父母也不支持她。

1964年6月12日,醫生給Maggie Wilkinson注射了麻醉藥後進行引產,生產後她睡著了,等她醒來的時候,孩子已經被抱走了。

監舍後來只允許她看了一次小孩,並且在後面不耐煩地等著。「我不允許碰她,我看著她,她多美,我希望腦子裡永遠記著她……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抱起她逃走,她的睫毛是如此完美……」

她求監舍能不能把小孩帶走,但是卻被帶到律師那裡在領養文件上簽名。

"We didn"t know what we were signing. I put my hand on the Bible and promised never to find my child."

「我們不知道我們簽了什麼,我把手放到聖經上,許諾永遠不找我的孩子……」

領養的日子距離出生僅7天。

從那裡出來以後Maggie陷入了消沉,開始喝酒,然後她離開了紐西蘭去澳大利亞生活,她總是和人家說,她有一個孩子叫Ester在紐西蘭。「我編造了她的故事,我意識到如何我這樣下去,我可能會瘋的。」

Maggie Wilkinson後來回到紐西蘭並結婚,她多次向當社會福利官員討要相關的領養文件,但沒有成功。於是,她加入了一個Jigsaw組織,一個專門尋找領養孩子的民間組織。

1980年,Maggie接到了一個電話,「我的女兒自己找到我了!」當這個17歲的女孩走向她時,她覺得,她所看到的任何生命都沒有如此美麗。

現在,Maggie和自己的親身女兒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她的名字當然不叫Esther,她希望保持現在的身份隱私,Maggie從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很多影子。

經過這一切,Maggie Wilkinson現在成為一名呼籲者,她組織其他和她經歷類似的婦女,要求紐西蘭政府像澳大利亞政府學習,向她們這批婦女道歉,要求賠償,要求啟動國家調查。

「我們為她們戰鬥,我也到街頭遊行很多次。」Maggie Wilkinson說,在她的記憶里,有更加不幸的女孩,她們因為不服從被關在單獨的禁閉室里,也有幸運的女孩,她看到有一個未婚媽媽答應長期勞動,得以把自己的孩子留了下來。

據統計,從戰後到70年代,在澳大利亞被這樣領養的孩子一共25萬,在紐西蘭也有數千人。

2013年,澳大利亞前總理Julia Gillard代表國家向這批母親道歉。2018年初,在紐西蘭,這批當年的未婚媽媽又把訴求遞交給了現任總理——剛剛生下自己孩子的Jacinda Ardern。

昨天,在未婚的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生下自己的孩子後,紐西蘭前總理海倫·克拉克通過社交媒體發表了一些熱情洋溢的文字。

海倫·克拉克說,Jacinda Ardern喜得千金傳遞出強有力的信息。

「在1981年的時候,誰能想到37歲的女總理,沒結婚,有一個小孩,人們會說『你瘋了嗎』?」

1981年,正是海倫·克拉克拿下Mt Albert選區的時候。當時,她被周圍的人告知,她還沒有和後來的丈夫Peter Davis結婚,這對她的競選會是一個問題。

「現在我覺得,紐西蘭能走過這一切真好!我們的確跟著時代在前進……我們跟著時代,一些成為了可能,一些變化應該被慶祝。」

海倫·克拉克認為,這次生產之所以重要,因為「傳遞出了現代家庭的信息」。

「這是一個非常現代的家庭的故事。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會打動紐西蘭人,也會打動全世界。」

* 紐西蘭的統計工作沒有澳洲那麼完備,到現在具體的強制領養人數一直沒能統計出來,而澳大利亞統計為25萬,加拿大為超過30萬。

* 當年也有未婚母親保住了自己孩子,其中有的得到了醫護人員的幫助,在幾十年後她們還站出來對當時救助她們的人表示感謝。

* 受影響的紐西蘭婦女從90年代開始遊說維權,一直持續到今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紐西蘭天維網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便宜的航空公司,可能要進入紐西蘭市場了!

TAG:紐西蘭天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