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詩解數學問題

詩解數學問題

三個用詩解答的數學問題。

1

傳說上古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裡跳出來,背上負著河圖;有神龜從洛水裡跳出來,背上負有洛書。伏羲氏根據河圖、洛書演化成八卦。洛書便是最早的幻方,用現代數學語言解釋,就是用1~9九個數字,填在九個格子里,使每一橫行、每一豎列以及兩條對角線上3個數字的和都等於15。

我國宋代數學家楊輝用一首詩總結了幻方的編排方法:

九子斜排,

上下對易,

左右相更,

四維挺出。

第一步:九子斜排,把1~9按下圖排列出來。

第二步:上下對易,把上下兩個數9和1對換。

第三步:左右相更,把左右兩個數3和7對換。

第四步:四維挺出,把4,2,8,6四個數突出來。

這樣就構造出一個三階幻方。

2

《孫子定理》上載有「物不知數」問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我國明朝大數學家程大位用四句詩概括了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樹梅花廿一枝,

七子團圓正半月,

除百零五便得知。

這首詩就是解答此類問題的金鑰匙,它被世界各國稱為中國剩餘定理或孫子定理,是我國古代數學的一項輝煌成果。

下面我們就來破解一下這首詩的奧秘。

三人同行七十稀:把除以3所得的餘數用70乘。

五樹梅花廿一枝:把除以5所得的餘數用21乘。

七子團圓正半月:把除以7所得的餘數用15乘。

除百零五便得知:把上述三個積加起來,減去105的倍數,所得的差即為所求。

列式為:2×70+3×21+2×15=233,233-105×2=23。

3

17世紀的法國數學家加斯帕在《數目的遊戲問題》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15個教徒和15 個非教徒在深海上遇險,必須將一半的人投入海中,其餘的人才能幸免於難,於是想了一個辦法:30個人圍成一圓圈,從第一個人開始依次報數,每數到第九個人就將他扔入大海,如此循環進行直到僅餘15個人為止。問怎樣排法,才能使每次投入大海的都是非教徒?

這是「約瑟夫問題」的另一個版本,這個問題並不難,有趣的是,有一位名叫凱吉的人,作了以下的詩句來解答這個問題:

From numbers aid and art,

never will fame depart.

將這道詩的母音 a、e、i、o、u 用數字標示 a=1、e=2、i=3、o=4、u=5,把詩里的母音列出,寫下對應的數值:

o u e a i a a e e i a e e a

4 5 2 1 3 1 1 2 2 3 1 2 2 1

然後將教徒以表示,非教徒以表示,如圖,從符號※開始,照上列數字順時針交互排列教徒及非教徒,首先是教徒4人,然後是非教徒5人,接著教徒2,接下來都照上列數字交互排列,然後從第1人開始,每9人就去除1位的話,最後被去除的都是非教徒。

你還知道哪些詩解數學問題?歡迎留言!

參考資料:

[1] 中國兒童數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 這才是最好的數學書,上冊,笹部貞市郎,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好玩的數學

微信號:mathfun

好玩的數學以數學學習為主題,以傳播數學文化為己任,以激發學習者學習數學的興趣為目標,分享有用的數學知識、有趣的數學故事、傳奇的數學人物等,為你展現一個有趣、好玩、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玩的數學 的精彩文章:

推動地球不費吹灰力,橫掃勁敵方知科學威——槓桿原理的發現
小魚數學暑期課程開始報名啦!

TAG:好玩的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