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王陽明:陷入焦慮怪圈的你 快扔掉毫無意義的幻想吧

王陽明:陷入焦慮怪圈的你 快扔掉毫無意義的幻想吧

2018年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過去了一半。看著年初的時候列下的長長的計劃,已經實現了的或者正在執行的,似乎還停留在開頭的那麼幾項。

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頓時湧上心頭。一面鞭策自己要抓緊時間,一面卻繼續停留在原地,該散漫的繼續散漫,該猶豫彷徨的繼續猶豫彷徨,似乎掉進了這樣的怪圈裡:越是想要爭分奪秒地朝著既定的方向去努力,卻越停留在原地,不知所措。

時間的流逝,我們並非總是渾然不覺,也會有恐慌不安的時候,尤其是在面臨關乎人生方向這類的重大決定的時候,這種狀態極為常見:在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之間反覆衡量,最終選擇了其中的某一個方案。

可又開始糾結,要是把自己的時間都用在了方案X上面,失去了A,失去了B,該怎麼辦?即使是努力去做了,方案X還是失敗了,該怎麼辦?

周圍的人在面對同樣的狀況時為什麼就能輕易地做出選擇?明知時間有限,卻無法採取行動、有所作為,而是無力地看著時間流失,這種被「困住」,被「淹沒」的感覺,就是焦慮。

應對這種關於時間的焦慮,王陽明曾以種樹作比喻。

在王陽明看來,選定了人生方向之後,就像種樹一樣。剛開始只有根和芽,還沒有樹榦;等它長出樹榦時,又還沒有長出樹枝。

樹先長枝,後長葉。先長葉,然後才有花和果實。起初種下樹根時,只管尋找深厚的土壤,栽培澆灌。不可去想它的枝幹、葉子、花和果實什麼時候才長出來。空想無益,只管在栽培灌溉的時候用足工夫,難道還會怕樹長不出枝幹、葉子、花和果實嗎?

一顆種子要長成參天大樹,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它需要陽光雨露的滋養,需要紮根在深厚的土壤里,更需要經歷一個又一個的四季輪迴、寒暑交替。

個人的成長也如此。與其把自己有限的時間花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上,還不如走好當下的每一步,不去過多的瞻前顧後、患得患失,這樣才能走得篤定而非跌跌撞撞。

要處理關於時間的焦慮,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在當前的現實之中。但它並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容易。因為面對當前的現實時刻,會引出關於決定與責任心的問題,也就是陽明所說的「立志用功」的問題。

對於過去,人們所能做的不多,而對於遙遠的未來,人們幾乎什麼都不能做。唯有當下可以被感知,可以被利用。

種下一顆種子,幻想著它以後枝繁葉茂、繁花似錦、碩果累累的樣子總是令人愉快的,而當下鬆土、灌溉、培育,日復一日地勞作,還要擔心這顆種子能不能開花結果,又是怎樣的殫精竭慮。

但是懸想何益呢?徒增焦慮罷了。放下對未來無益的空想,一心一意地去耕耘,自然有收穫的時日

確保未來發展如你所願的最為有效的方法,是勇敢地面對現在。因為未來誕生於現在,你的未來是由你的現在造就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菜根譚》:讀書多也未必是好事!
王陽明:最好的教養 不刻意 不放任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