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代宗師老子,聞名古今中外,他的道理今天仍然精闢!

一代宗師老子,聞名古今中外,他的道理今天仍然精闢!

老子的身份並沒有得到確切的證實。但他被認為是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道德經》一書,應該是一文,在至今發現的最早的版本,只有1700多字,它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兩人雖然沒有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

哲學思想老子對有無得論述至今精闢。面對世人的紛爭,他提出了「無為」會轉化為「有為」的大道。這種思想的高明之處在於,雖然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正如我們正因為沒有擁有某樣東西,反而想得到,而得到了,就會走向失去!

高論生死老子說道:「人生於世,有情有智。以情通智,則人昏庸而事顛倒;以智統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情得以制,事得以理,於是腹中飢而欲食,體滋倦而欲睡。」情感與理智至今任然困惑著我們,因而親看需要控制,事情需要講道理,這就是我們說的合情合理,就想餓了想吃飯,累了想睡覺一樣,通俗易懂,但我們往往被情所困!

個人名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我特別喜歡,也有各種名家一一講述,在此不一一列舉,個人理解的意思是天地沒有仁慈之心,以萬物為祭祀的草狗,聖人沒有仁慈之心,以百姓為祭祀的草狗,正如老子論述美醜一樣,沒有美之心,那有丑的概念,而仁慈也一樣,沒有仁就沒有惡!

另外一則名句,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老子的有生於無正體系在這裡,曲與全,窪與盈,少於多,在我們幾年看來,仍然是經典中的經典,所謂的國學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最熟悉的這句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曾經成為多少人人生的燈塔,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小時候如一顆樹苗,漸漸長大,最後成為摻天大樹,然而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拔苗促長,當我們看到別人的成就時,是否變得浮躁,而忘記了自己人生路上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了呢?

文化思想如見全民娛樂,娛樂至死的年代,這位宗師似乎被我們遺忘了,英國科學家李約瑟一生研究中國,他曾說,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李約瑟越研究中國,越認識到了老子、道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如今老子熱在國外依然盛行,他的翻譯作品版稅曾拍賣8萬美元,而我們的圖書館,他的書籍似乎卻布滿了塵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儒論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鴻儒論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