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親能選擇
如果父親有多張不同的面孔可以選擇,你會選擇怎樣面孔的父親呢?
A先生和爸爸的關係一直非常不好。他家在北方,當時為了離開家,遠離爸爸的「魔抓」考了南方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南方。工作後, A先生終於如願以償,離開了家,離開了爸爸。他獨自在外,非常辛苦,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5年都沒回過家,春節寧願一個人睡覺也不願意回去面對爸爸。偶爾給家打電話也基本和母親通話,父親只能通過母親了解兒子的情況。直到母親生病才第一次回家去。爸爸在他心裡是永遠的痛,是魔鬼、是暴君。說起父親他有些咬牙切齒,充滿抱怨與痛恨,巴不得一輩子不見父親。
小時候看到別人家的爸爸對孩子柔聲細語,內心總是羨慕嫉妒恨,真希望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有時暗自抱怨命不好,為什麼自己的爸爸只有嚴厲和打罵。在A先生的記憶中,爸爸就像一隻憤怒的公雞,紅著脖子瞪眼發脾氣。爸爸對自己沒什麼好話,不是要求就是指責,甚至打罵。
其實A先生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基本都是班上的前三名,在家裡5兄妹中是成績最好的。讓A先生想不通的是,父親對兄妹挺寬容,而偏偏對自己特別凶,從來沒有肯定過自己。他認為爸爸不喜歡他、討厭他。他恨爸爸、怕爸爸,連聽到爸爸的聲音都想逃。
當時他暗暗發誓,如果自己有了孩子,一定好好對待,對他們慈愛。然而有了兒子以後,A先生髮現自己對兒子也很嚴厲,特別是兒子上學後,總控制不住關注他的成績,只要考試分數不理想,就控制不住打罵孩子。每次打完都很自責,然而越來越嚴重,所以不得不來到諮詢室。
經過一段時間的諮詢,A先生對爸爸的印象有所鬆動。他去問媽媽,問兄弟姐妹,親戚等,大家都告訴他,其實爸爸最愛的就是他,每次給別人提起他,父親都很滿足很自豪,從小到大都是這樣。直到現在,父親還時常在他人面前誇讚A先生。這讓A先生感覺非常意外,爸爸從來沒有肯定過自己,怎麼會在他人面前誇讚自己呢?
後來A先生才了解到,五兄妹里自己成績最好,爸爸對他格外器重,寄予厚望。所以對他特別嚴格,每當看到他的成績波動時,爸爸都心急如焚。其實,兄妹也都責問A先生為何5年都不回來看爸爸,枉費爸爸最愛他了。而他每次都推說工作太忙。隨著諮詢的推進,A先生慢慢回憶起一些事情和細節。記得自己考上大學時父親非常的欣喜,小時候生病父親非常的緊張、甚至責怪媽媽沒照顧好。在高三的時候,有一個周末下著小雨,A先生剛從學校回家父親就披著雨衣出門去了,過了20多分鐘,父親才從雨里回來,手裡提著一籃桃子,給他吃。A先生從小就最愛吃桃,原來父親知道他愛吃桃,所以專門冒雨去為自己摘,那一刻他有點感動。隨著諮詢深入,與父親相處更多溫馨、溫暖的細節回憶起來。
後來爸爸生病住院了,A先生請假回去照顧中。他讓兄妹們休息,他自己獨自照顧了父親10天。父親已經80多歲了,當看到當年堅硬的爸爸如此的瘦弱,躺在病床上,微弱的呼吸,連說話都有些吃力,他的內心有一股莫名的悲傷。在那10天里,他和爸爸交流了很多,了解到很多往事,第一次真正聽到了爸爸心裡話。那10天里他真正確信爸爸是愛自己,在這個虛弱的老人身上,真切感受到了爸爸的愛。當A先生從老家回來的時候,他的內心裝滿溫暖與感動。
過了幾個月,A先生的父親去世了,他非常的傷心。父親在他的心目中已經成為堅韌、嚴厲而慈愛的爸爸。A先生感覺很幸運,在父親有生之年,他有機會走近父親,找到了缺失的父愛。
父親並非是一張簡單的臉譜。人是複雜的,父親也有多張面孔。比如嚴厲的、和藹的、暴躁的、平和的、武斷的、善解人意的,等等。正是這些面孔融合在一起構成了完整的父親。
人的內心有催眠性記憶(或遺忘)的功能,其中帶著強烈的情緒、情感色彩。當內心對某人形成一個判斷時,就自動選擇記憶符合這一判斷的事情和細節;同時忘記或忽視不符的事情和片段,以此固化這個形象。這是內心對他人的審判,好像在心裡說:「你讓我不爽,我就把你釘上有罪的十字架;你讓我爽,我就讓你進入心裡的神位」。
對待父親也是如此,在與父親的相處過程中,內心受傷的感覺較多較深時,容易把父親「釘上有罪的十字架」,在記憶當中,父親就永遠 「有罪」。
A先生的父親愛子心切,但其教育方式帶給給兒子很大壓力和心理創傷。雖然父親盡心儘力,但A先生卻只看到和記住了父親的「罪性」。
每一位父親都是豐富的、複雜的、多變的,很難簡單用好爸爸、壞爸爸來定義他們。我們有必要動搖和打破對父親的單一感受、評判,看見和記憶起更多的事情和細節,看到更完整、更立體、更多層次的父親。
我們愛父親,無需美化父親,也不用盲目誇大父親的偉大。當我們能真正感受到父親帶給我們的豐富感受,看到父親多張面孔,就可以擁有「多個父親」,在與父親的關係中獲得更大的自由空間。
劉鵬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福州電視台《法眼》欄目特聘心理專家、某行政系統EAP心理訓練師、福建兒童心理發展專委員會副秘書長;國際ICGC認證艾瑞克森催眠導師、家庭系統排列高級導師、沙盤遊戲治療高級導師、意象對話師、身心整合療愈師。全軍第一批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工作13年來,先後系統學習了精神分析、NLP、催眠等多種療法,並積極實踐應用,具有紮實的理論功底;累計個案諮詢時間4000+小時,帶領團體諮詢、心理沙龍、工作坊等近300+次超過1500小時,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特別對系統排列、身心整合等後現代療法有持續的研習、應用,具有獨到的方式和深刻的洞見。
TAG:劉鵬心理顧問若水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