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不起,我不是很懂你們抑鬱症

對不起,我不是很懂你們抑鬱症

現在,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懂你們所謂的精神疾病了。尤其是不懂你們所謂的「抑鬱症」。我不想掛人,因為沒有必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要他沒有觸犯法律,我便無權苛責。但是當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以至於有一天已經影響了大部分人,甚至影響到我的時候,我想我不能再一言不發了。

首發於陳舒璇知乎專欄走出深淵

現在,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懂你們所謂的精神疾病了。尤其是不懂你們所謂的「抑鬱症」。

我不想掛人,因為沒有必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要他沒有觸犯法律,我便無權苛責。但是當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以至於有一天已經影響了大部分人,甚至影響到我的時候,我想我不能再一言不發了。

今天我寫下這篇文章,不是為了針對某一個人,也不是為了泄憤,更不是為了博什麼眼球,而是要履行一份我內心所認同責任——當一件事情被歪曲,被利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不能理解的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告訴大家什麼才是事情本來的面目。

我時常想,也許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正常人了。在這種緊迫的社會環境與生存壓力下,每個人活著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社會資源有限,但是需要資源的人很多,於是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在不斷的競爭。

小到一碗米,大到一套房,這些東西都不是憑空所得的。都是我們的父輩,以及我們自己通過努力得來的。為了得到這些東西,我們付出了太多。時間,體力,青春,汗水等等一切,都是我們為此而付出的代價。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我們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比如絕望,恐懼,焦慮,獃滯,抑鬱等等。同樣,我們也會因此出現各種各樣的軀體表現,比如無力,嗜睡,胸悶,頭疼等等。

作為一個心智健全有喜有悲的人,我們出現上述現象,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因為只有機器人,才能沒有任何的負面情緒。但是如果我們將這些負面現象置之不理任 其發展,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了。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負面現象很有可能會變成我們常說的精神疾病——但是!請注意,在病態化以前,這隻能算是一種不 好的情感體驗罷了。

就如同你跑步後會氣喘吁吁,沒有吃飯會肚子很餓,一個月不洗澡會渾身油膩一般,這些現象一點也不算是好事,需要你去改變。但是,這些現象也根本不能算的上是某種疾病。

誠然,如果不能調整好跑步時的呼吸,你可能會出現氣管的問題,長時間肚子餓,你可能會出現胃病,一個月不洗澡渾身油膩你可能會得皮膚病,但是出現了這種事 情後,難道我們第一反應,不應該是趁著問題病態化前儘快處理嗎?但現實卻是,太多的人非但不處理問題,反而將這種問題誇大,並以疾病的名義到處博取同情。

前文中,我闡述了一個核心觀點,就是太多的人面對「問題」選擇了不去處理,而是將「問題」誇大為「疾病」去博取同情。

現在,我們將問題的探討回歸到抑鬱症本身。

文章開頭,我告訴大家我覺得自己並不是很懂有些人嘴裡的「抑鬱症」。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太多的人,出現情緒上的問題,既不去自己解決(比如找到情緒不好的 原因,或者去運動),也不願意求助專業人士(比如諮詢師),而是做了幾個測試,就自封為「抑鬱症患者」——從此逢人便說自己有「抑鬱症」,多麼痛苦多麼渴 望關心。如同魯迅筆下的祥林嫂,逢人便哭訴,第一遍獲取同情,第二遍被人無視,第三遍被人厭惡。

我知道,看到這裡,你可能要罵我無情無義了——你會質疑我,憑什麼這樣去評價一個抑鬱症患者,你會想他們畢竟是病人,是需要我們去關愛與包容的。而不是如此刻薄的去挖苦嘲諷。

但是朋友,請注意,我這裡的「抑鬱症」三個字,是打雙引號的——如果是真的抑鬱症患者,在與我傾訴自己痛苦的時候,我會安安靜靜傾聽,即便不能安慰他,我 也會默默陪伴著。但是,如果你所謂的抑鬱症,不是醫院所下達的診斷,而是自己的判斷,那麼不好意思,請不要對外人說自己有抑鬱症,因為你所下達的判斷,多 半是有誤差的。

網上現在有很多在線免費的心理測試,其中不乏專業的心理測試量表。這是一件好事,同時卻也是一件壞事。我之所以說這是一件好事,是因為這些免費的專業量 表,為我們的心理健康評測,提供了一個參照——也就是說,當你感覺自己出現了某種心理上的問題卻又不能確定是否需要就醫的時候,這種免費的量表,將成為一 個輔助參考的標識。

但是很多人,卻分不清參考與診斷之間的區別。事實上,所有的專業量表,都存在著相當大的誤差,在沒有結合醫生的實際診斷前,單獨的量表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現 在網上流傳的量表,有大約一百到兩百個左右,但真正用於臨床參考的,不到五十個量表——這就說明,你所使用的測驗量表,很大幾率,並不是在臨床所承認的量 表。而真正在臨床參考中使用的量表,很少會以免費的形式出現在你面前。是的,如果你使用這些量表,是需要付費的。

其次,即便你第一次有了靠譜的量表,第一次認真完成了量表的測驗,兩件美好的事情加起來,也不一定會是美好的結局——因為量表說到底,針對的受眾還是比較 寬泛的。但是個體之間依然是存在著差異性的,這就與你的先天氣質,身體狀況有關了。舉個極端點的例子,你要一個雙下肢截肢的人選擇近期有無跑步,人家肯定 會選沒有跑步,但你不能說這個人「沒有運動的慾望」。也就是說,同一個問題,對於不同的人,在測試結果的評估當中,所佔權重,也是不同的。至於權重所佔的 比例,就需要由醫生進行進一步的判斷了。這是程序所不能實現的功能。

量表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所做出的評估指向性,是非常寬泛的。一個量表做下來,可能會告訴你你有抑鬱傾向,焦慮傾向,強迫傾向等等,但是不會告訴你你有抑 鬱症,強迫症,焦慮症——因為傾向與疾病細分,還是有著明顯區別的。就如同抑鬱傾向,可以同時存在於抑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精神分裂,反社會人格,BPD等等一大堆精神疾病當中一樣,有抑鬱傾向,還真不能說明你就是抑鬱症。所以,量表只能指出你有哪方便的病態傾向,而不能準確的說出你究竟是哪一種疾病。

並且,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做到完全意義上的客觀——尤其是在做量表的時候,我們會帶入大量的主觀判斷。這就會造成對事實解讀的偏差,有可能會誇大,有可 能會忽略,有可能會可以隱瞞也有可能會憑空捏造。正因為如此,才讓量表的結果進一步的出現偏差,甚至有的量表在計算的時候,會存在「詐病」因子的權重。所 以如果不是面對面的和你交流,醫生光看量表,是無法確定你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的。

量表尚且如此,其他形式的自我診斷,更是讓人不忍吐槽。什麼「如果下面十點你佔了九點,你就是抑鬱症」,或者什麼「一張圖片判斷你是否抑鬱」等等,如果你相信這些東西,我只能把你當智障看待。

那麼也許你會問我了,說了這麼一堆,那究竟要怎麼樣,才能真正意義確診一個人是抑鬱症?

前幾天有個人跑過來和我講說抑鬱症這東西,你說你有你就有,你說沒有你就沒有。醫生對你的判斷,主要也只是來自於你的主觀描述,除此外沒有任何儀器可以明確指出你是否患病。所以裝病也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你看,確診一個人是否是抑鬱症,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這絕不是一兩個量表所能解釋的清的問題,如果是這樣,精神科醫生也不用上班了,回家種地就好。

這就是我為什麼,如此生氣的原因。一群人,既沒有醫院確診的診斷書,也沒有去醫院就醫的覺悟,就自己給自己診斷了個抑鬱症——截至我寫下這篇文章前,知乎 上已經有不下二十個人來問我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這個時候,我雖然很想幫助他們,但我依然只能回復一句無可奉告。因為疾病的診斷,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我 一個既沒有行醫執照也沒有見過求助者本人的哈士奇,何德何能可以負擔的起這麼嚴肅的責任?

人這東西很奇怪,彷彿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在乎疾病本身,而是更在乎所謂的結果。有相當一部分人,在自我「確診」抑鬱症後,就像是得到了最後的歸宿,解脫以 及借口。他們既不思考該如何讓自己的情緒可控,也從未嘗試像專業人士尋求幫助。然後就出現了一種怪像——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天天散布各種各樣的負能量,把 身邊的人當作情緒垃圾桶,不斷的哭訴自己多麼悲慘,不斷的像你尋求幫助,你給予他的每一條建議(比如有病就去看醫生尋求專業幫助呀),都會被他以「不敢 試」,「懶得做」為理由拒絕。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會有點窩火了,剛想怒斥一番,對方就會大聲慘叫 : 「夭壽啦有人欺負抑鬱症患者啦!」

然後你一臉黑線的說,您這不叫抑鬱症,連診斷書都沒有。對方就會一臉傲嬌的說,你根本不懂抑鬱症患者!我們的痛苦是不能被理解的!這就是我不去看醫生的原因!你們是沒有辦法理解我們的!我有沒有抑鬱症我們自己心裡還不清楚嗎!

這個時候,就他母上很尷尬了。聽他叨叨吧,煩,不聽他叨叨吧,由被指責冷漠。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只能說,對不起,我不是很懂你們抑鬱症,我也不是謙虛,您還是另請高明來傾訴吧。

再往後走,隨著自我「確診」抑鬱症的門檻越來越低,大家都開始自稱自己患有了「抑鬱症」。彷彿一夜之間,抑鬱症變成了一種潮流,一種標識,一種同類之間的暗號。

彷彿抑鬱症成為了一種特別的榮譽,有抑鬱症就標識著自己與眾不同,需要更多的人無條件的包容,關心。好像抑鬱症成為了一種少數派的共識——但是這種少數派 偏偏又自帶著一種迷之優越感,正所謂高處不勝寒,我們的痛,是你們這種魚唇的凡人所永遠無法理解的。即便我們做錯了事情,劈腿也好,傷害他人也好,你們都 是無權指責的,因為我們是少數派,我們是患者,我們是弱勢群體,我們的痛你永遠無法理解。以至於最後,抑鬱症變成了一種謀取特權的招牌。

說實話,這種現象是我一點也不想看到的。國內對於精神病患者的氣氛本來就不太友好,還偏偏有這麼一群人來攪渾水。可以說之所以抑鬱症會被人當作矯情的代名詞,可這幫人有著剝離不開的關係。就是因為有這種人,世界才會變成這樣。

所以,如果你懷疑自己有抑鬱症,請去就醫,確診後遵醫囑按時服藥治療,你絕對能康復,如果你心情實在壓抑,找個人傾訴也未嘗不可。

但是,如果你只是自我認定為抑鬱症,也不願意去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是天天騷擾他人攪混水還自帶迷之優越感,那麼請你有多遠飛多遠,不要拖累我們真正的患者好嗎?如果你們真的真的認為你們的矯情就是抑鬱症,我只能說:

對不起,我不是很懂你們「抑鬱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正確的看待抑鬱 抑鬱和抑鬱症的區別
這10部電影你不捨得刪除,卻又不忍心看第2遍,抑鬱的別看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