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只吃鹹肉粽的海南人
第12篇
上周回了趟家,順便過了個端午,吃到心心念念的鹹肉粽,還人肉帶了一箱回京,甚是歡喜。
說起粽子,免不了和豆腐花的命運一樣,成為南北方人民在飲食方面「爭論」的焦點。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北方多吃甜粽,白色的糯米裹著紅豆大棗,個頭不大,像是飯後甜點或閑暇時間的零嘴;而南方,尤其是廣東、廣西、福建一帶,包括最南端的海南,會吃咸粽,內餡兒是實打實的肉,偶爾還會加個鹹鴨蛋,與甜粽相比,這更像是主食,吃一個差不多能飽。
但話說回來,我總覺得,甜粽和咸粽的差異大概還不能以南北方為界,畢竟也有南方城市喜甜粽,於是,為了避免飲食衝突,我只想說一說海南的鹹肉粽。
//
在海南,鹹肉粽遍地都是,雖然端午節前後才會大批出現,但日常中,市場里也會零零散散地賣著各地的肉粽,可以直接當早餐食用,也可以當主食充饑。
海南的鹹肉粽按原材料大體可分為兩種:糯米粽和大米粽。糯米粽,原料自然是糯米,呈四稜錐狀,加入醬油、蒜末加以攪拌,白色的糯米會變成略帶金黃,烹煮後會膨脹,緊緊粘合在一起,很有嚼勁。大米粽,原料是普通大米,不像糯米那般粘稠,卻是另一番滋味,通常呈長條狀,散開葉來,用匙子挖一勺,入口即香。
家裡有包粽子的習俗,每年端午,大傢伙會聚在一塊兒回鄉下老家。說到老家,我們通常稱鄉下的祖宅為「老家」,平日住在海口,逢年過節喜歡到農村休養生息兩日。海南人的「家」意識非常強烈,凡事都講究「根」,無論走得多遠,都還是要回到最原始的土地上。
提前採摘好的粽葉,洗凈,整齊地擺放在竹簍里。肥瘦相間的豬肉切成塊,大小不一,提前腌漬好,還能散發出淡淡肉香。綁粽子用的麻繩成球狀堆放在旁邊,再配上幾把剪刀,以備剪掉多餘的粽葉根莖,食材、工具就全都準備好了。
正兒八經的鹹肉粽(圖片來自網路)
家裡包粽子的主力是伯母,幾十年的手法早已嫻熟,鄰居也來嘮嗑幫忙,一個裹粽子,一個綁粽子,配合得很是默契。出於好奇,我也上手試了試,居然很快就出師了。
選一片偏黃色、大一些的粽葉當底,左右兩邊蓋上兩片偏綠色、大小適中的葉子,中間再蓋上一片,用紙巾擦乾表面的水汽,一個標準的粽子外皮就做好了。用小碗舀一勺糯米,倒在葉中間,放上幾塊肉,一定得有肥有瘦,肥的可以出油,更有滋味,瘦的則可以中和肥肉的油膩。如果有鹹蛋黃,可以放上一顆,色彩澄亮,很有食慾。待肉片堆好,頂部再倒上一勺糯米,一座小山就形成了。
放餡兒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裹葉。這時,需要左右手配合,將粽葉從兩頭往中間靠,既要保證餡兒不露出來,又要折得有型。(此處省略裹粽葉的一萬字,畢竟沒有拍動圖)裹成一個四稜錐的形狀後,就要用麻繩打上結固定好。從四個角開始,用打「十」字的方式陸續往頂端打,直到頂尖,最後打上結,一個粽子就完成了。綁粽子也有講究,不能太緊,粽葉容易破損;也不能太松,煮的過程中餡兒容易跑出來。
如果說包粽子是一件費力費勁的事,煮粽子更費時費神。如果從下午兩三點開始煮,大概需要等到第二天凌晨才能熟。以前,農村還是用柴火的時候,需要不斷人工添柴,翻動鍋里的粽子以免粘鍋,幾乎一宿都不得入睡。如今,改用了煤氣灶,火力旺盛,但仍需要人工加水,以免表層的粽子熟不透。總之,一個粽子的誕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成型的粽子長這樣(圖片來自網路)
看到這,感覺自己寫了篇「粽子誕生記」,或者是「如何製作一個鹹肉粽」的攻略,可惜沒有太多配圖,算不上是合格的技術篇。
端午節這天,按照習俗,要吃上幾個剛出爐的粽子,再剝幾個用來祭祀。接著就是將粽子分給親朋好友品嘗。也不知道是哪裡的飲食習慣,蘸白糖是一種特別入味的吃法,鹹的粽子裹著甜的白糖,咬起來會有脆聲,又有糯米的黏感,專業一點講,是吃出了層次感。
//
說了這麼多,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其實是:
有沒有人想吃鹹肉粽,我人肉帶回了一些,可以找我要啊!
(限於西三環北路25號院)
TAG:瓶子里的小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