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婦科病,找它;黃褐斑,找它;情緒差,還是找它!灸通三焦經,搞定內分泌!

婦科病,找它;黃褐斑,找它;情緒差,還是找它!灸通三焦經,搞定內分泌!

一、女人病,氣出來!

中醫有句話:「病從氣上得,氣在病中走」,就是說,人之所以生病與生氣密切相關!

我們也發現,許多患有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婦科疾病的朋友,基本都有一個共同點:愛生氣。這些朋友除了有婦科疾病,還有色斑多、皺紋多、容顏老等癥狀。

她們都說,她們也不想生氣,可就是控制不了。為什麼愛生氣呢?去醫院檢查吧,醫生十有八九會說:這是內分泌失調導致的,還會建議她們好好休息,不要多想。

這種說法倒也有道理,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內分泌系統是人體生理機能的調控者,它通過分泌激素髮揮作用,涉及機體的生長、發育、適應環境、應激等。一旦內分泌失調,機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如情緒不穩、心悸煩悶、失眠盜汗,進而引發疾病,傷及容顏。

所以,我們一直在說,不要生氣,婦科疾病、色斑等等,都是氣出來的!

二、生氣了,記得找三焦經

內分泌系統是西醫概念,那麼中醫有沒有類似概念呢?有!從功能來說,三焦經就相當於內分泌系統。

《黃帝內經》曰:三焦經主一身之氣。就是說,三焦經是人體調理氣機的通道,負責調動、運化元氣,併合理分配至全身,使各個臟腑通力合作,步調一致地為整個機體服務。

元氣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是身體的主心骨,它是一股「正能量」,能讓人整天精氣神十足。一旦三焦經堵塞,元氣就沒有了進入五臟六腑的通道,五臟六腑的功能就會隨之受影響。

同理,人的邪氣也從三焦經里出來。三焦經上通到頭,下連乳腺,若是三焦經瘀阻,就會頭暈耳鳴、乳房脹痛,很多人絲竹空周圍還會長皺紋長斑點,這是因為絲竹空是三焦經的終點之穴。從這個角度說,三焦經就是人體的出氣筒。很多更年期女性,長期氣鬱不舒,服用調理內分泌的藥物也不管用,這個時候就可以疏通三焦經,讓邪氣散出來,把氣機調順,身體就能正常地運行了。

所以呀,女人在生氣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疏通三焦經!

三、三焦經不通,有哪些後果?

1

婦科病

女人天生愛生氣,生氣就會加劇肝氣鬱結,而「肝克脾」,肝氣橫逆犯脾,就會影響脾的運化能力,導致體內垃圾難以排出,體內垃圾與氣相互勾結,循著經絡在體內到處流竄,竄到哪裡,哪裡就有結節。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就是這麼來的。

三焦經距離肝臟位置很近,是肝臟火氣泄出的「快捷通道」。只要三焦經通暢,及時將肝臟火氣泄出來,就不會氣鬱或氣逆,氣行則血行,氣血通暢就不會長結節。因此,要想不得婦科疾病,就必須打通三焦經這個「出氣筒」。

2

皮膚差

三焦經不通,人體就長期處於氣機不暢的狀態,氣機郁滯導致血行不暢:

一則,組織缺血,皮膚細胞處於飢餓狀態,會加速衰老;

二則,「體內瘀塊,臉上斑塊」,血瘀停留在皮膚表面,就會形成色斑,並表現出膚色晦暗、不均等癥狀;

三則,氣鬱化火,容易加重皮膚乾燥,導致皮膚瘙癢、皮屑增多。

為什麼有些女人總是長斑長痘、面色萎黃、皮膚粗糙,並且不管怎麼美白保濕,效果都不好?關鍵就在於調理氣機的主幹道三焦經不通。

3

身材差

三焦經不通,還影響身材,並且極易造成兩個極端:

胖:氣機不暢,使得痰濕內生,痰飲、水濕、瘀血等病理產物無法及時排出,就會大腹便便,主要表現為虛胖、水腫;

瘦:氣機不暢,使得脾臟的升降功能失常,脾氣鬱結,運化失健,就會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薄等癥狀,就會形體消瘦。

4

情緒差

古人認為,三焦經里運行的是少陽之氣,能讓人心生喜歡。三焦經不通,少陽之氣不暢,人體就總有口氣憋在心裡,就會情緒低落、心神不寧、失眠盜汗、喜歡獨處等。

心藏神,一般說到情緒問題,大家都會習慣性地調理它對應的經絡——心包經。那麼,你知道嗎?三焦經與心包經互為表裡,心為君主之官,心臟這個君主有什麼狀況,三焦經這個「現管」就會像保護神一樣隨叫隨到。因此,出現情緒問題時,除了調理心包經,還要疏通三焦經,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四、疏通三焦經,艾灸最適合!

很多人習慣在每晚睡前拍打疏通三焦經,拍打儘管也能疏通三焦經,但有其不可突破的弊端:

一則,對拍打速度及力道有要求——力道均勻且盡量用力,才能達到震動經絡的作用;

二則,每次至少要拍8分鐘以上,且拍打之後還要按摩陽池穴,每側按摩3分鐘,因為陽池穴是三焦經的原穴,按摩它可以將氣血引到手上,只有這樣才能疏通整條經絡;

三則,見效慢,一般要堅持3個月以上才能完全打通。

綜上所述,以拍打方式疏通三焦經需要極大的耐心,多數人難以堅持,並且,無論是從便捷程度還是從效果角度考慮,拍打都不如艾灸來得好。

這些穴位使用較為頻繁,功效如下:

絲竹空穴:眼角魚尾紋;

耳門穴:聽力下降;

天牖穴:耳聾、耳鳴、肩頸痛、落枕;

肩髎穴:肩膀疼痛;

消濼穴:祛濕化痰;

天井穴:縮小淋巴結核;

液門穴:牙齦腫痛、口乾咽干;

支溝穴:上火、便秘、肋間神經痛;

外關穴:緩解坐骨神經痛、腰痛、肋骨痛、肩膀痛、頭痛、落枕等;

陽池穴:激發身體陽氣;

中渚穴:眼疾、耳鳴、咽喉腫痛、頭痛、手指曲伸不利等;

液門穴:眼乾、口乾、咽喉腫痛、神疲乏力等;

關沖穴:暈車、心裡堵、咽喉腫痛等。

註:針對不同的癥狀,有時需要同時艾灸三焦經及其他經絡,需要辨證配穴,請留言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五臟各自有「火」,祛火方法不同!整個夏天的降火方法都在這
夏季「凍臀」是人體最大的「毒窩」!臀診知健康,灸走婦科,灸出曲線!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