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即過程」的考析及其接著說

「道即過程」的考析及其接著說

「道即過程」的考析及其接著說

俞明三

(江蘇南通大學政治學院)

內容提要:

古往今來,文人學者、專家教授對老子「道」的解釋,眾說紛紜。通過對老子「道」字之意、「道」論闡述的考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道即過程」,這是繼前人考證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入。於是在老子哲學、西方過程哲學及「世界是過程集合體」思想的基礎上接著述說「函三為一」之道,尋找某層次「小一」之家,形成了「函家哲學」,深化和刷新了一系列傳統命題和觀點,展現了「函家哲學」的生長點意義。

關鍵詞:

道過程過程哲學三生萬物函三為一「小一」之家函家哲學

小標題:

1、「道」說紛紜

2、「道」字由來

3、「道」乃過程

4、「道」中有道

文:

學界普遍認為,道家學說的發展分為三階段。楊朱、老子、莊子是道家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代表,展現了三個不同的發展時期。楊朱最早對道家的隱逸思想進行了初步總結,提出「貴生、為己、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主張「損一毫得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的思想。老子則明確提出老子之「道」的哲學觀念,以自然天道反觀社會人道,主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貴身愛身,上善若水,無為無不為,是對楊朱為己隱逸學說的繼承和發展。到了莊子則主張保身、全生、養親、盡年,堅持恬淡、寂寞、虛靜、無為、嚮往齊同、物化、坐忘、全真的境界,期盼「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的至德之世,從而把道家學說推向新階段。老子之道前有楊朱之道,後有莊子之道,但思想有身避、天避及心避的不同。老子之道承前啟後,是道家學說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那麼老子之「道」,具體講些什麼呢?

一、「道」說紛紜

老子之「道」是體顯在《道德經》中的主要哲學範疇。老子的《道德經》,也稱《老子》,有多種不同版本,古今有關《老子》的注說有千百種之多。流傳較廣的當推西漢河上公注、魏王弼注及明清之際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義》等版本。1973年發現,《老子》的最早古本是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的甲乙兩個寫本。其中甲本不避劉邦名諱應更早些。

無論什麼版本,對老子「道」的述說,都有著相同的地方。但古往今來,文人學者們解釋,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概括起來有所謂精神實體、物質實體、精神物質兼有體,萬物本源、規律、原則的混合體等幾種說法。

任繼愈主編的《中國哲學史》中總結老子的「道」說:「它有物質實體和它的規律這兩方面的意義。」說「道」是一個萬物本源和規律、原則的混合體,等等。

老子之「道」為什麼如此之複雜,難以說清呢?這是《老子》中有關道的論述文約義豐,造成了對「道」的理解,也多歧義而難定斷。

《老子》中,第一、四、六、十一、十四、二十一、二十五、三十二、三十四、三十五、四十、四十一、四十二、五十一,總共十四章重在論道,概括起來也有四五種說法。

1、道,渾沌而成,先天地生,是效法自然而形成的宇宙本體和規律法則。道是天地之母,萬物之宗,是一切事物產生的動力和最後的歸宿。

2、道,無狀無象,是人的視聽觸味等感官知覺無法直接觸及感知的,但又用之不盡的確實存在。道,恍惚迷離,質樸幽深,只有通過萬物來體現,依靠萬物而存在,因此可以通過萬物變化感覺道,通過觀察體驗認識道,了解其象、物、精、信,進而把握致道的特徵和規律。

3、道,渾然一體,獨立存在,雖然無始無終,無影無蹤,但是,超越時空,無處不在,周而復始,對立轉化,以循環的方式運動,以柔弱的姿態運用。

4、道,空虛不盈,清靜無為,永遠存在,順應自然,實際上又無所不為,永無窮盡,養育萬物,除舊更新。萬物依靠道而生,道養育萬物而成。道無私無欲,不佔有,不主宰,不自大,因為不自大,反而成就了道的偉大。

5、道常無名,道隱無名,質樸純厚,玄妙幽深,是人們根據自己的認識,勉強稱之為「道」,勉強稱之為「大」。

可以看出,老子論道,確實幽深繁雜,難以找到現實中相對應的事物可比。老子「道」到底指什麼,給後人留下了豐富難定的想像空間。

2、「道」字由來

字載字意,我們可以先從老子當時用的「道」字之字義指什麼開始追問。

根據武漢大學宮哲兵教授的研究,到目前為止,我國最古的文字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道字。有人考證,「道路」在甲骨文中用「途」字來表達。金文中已確認有「道」字,由行與首兩個部件組成。「散盤」上的「道」字則由行、首、止三個部件組成。春秋戰國時的器物銘文上也有道字,形體與西周的相似。

金文中的「道」字,一般是「道路」的意思。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道」的解釋是,「從行從首,一達謂之道。」也就是說,按一定方向去到達的就是道路,還說「道,所行道也」。段玉裁注釋說:「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因此,道也是行路,引伸為運行。因此道的原始含義還可作為動詞來理解,有行路或運行的意思。

「十三經」是中國先秦儒家十三部經典著作,是研究先秦文化的重要資料。「十三經」中「道」字為句首的有86處,「道」字意義也多種多樣。

如《易經》「履道坦坦」,《詩經》「道阻且長」,是指道路。

《國語·晉語九》「道之以文,行之以順」是指談說。

《論語·憲問》「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是指某種主張。

《禮記》「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是指倫理。

《穀梁傳》「道義不外公也」是指道義。

《周禮》「道國之政事」是指治理。

《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是指引導。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宮教授指出,根據以上考證,特別要指出的是,道的原始含義有名詞與動詞之分,這說明道成為哲學概念以後,我們要從名詞、動詞兩方面來追溯思索它的含義。一個指靜態宇宙觀的問題,一個指動態宇宙觀的問題,二者不可混淆。以道家哲學始終不變的主題就是動態變化為根據,在追問中,我們更應該在動態宇宙觀問題上多追索。

3、「道」乃

宮哲兵教授的考證,為當前世界哲學的生長點「過程本體論」尋找了東方哲學的歷史源頭。細考《道德經》中有關「道」的敘述,不由得不認為《老子》中「道」的真實含義,應該是事物變化的「過程」。

用變化的「過程」解釋「道」,就明白而順理成章。從而可揭開老子「道」眾說紛紜的千古之迷,可使其神秘性以科學性大白於天下。

首先看「道」名稱的確定。

《老子》第25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譯文為: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它出現在天地萬物之前。它無聲無形,獨自以永恆的形式存在,周期運行而不停息。可以以之為天地萬物的出處。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給它起個字為「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叫「大」。

這說明,老子對道的解釋是,「道」是個混然的東西,也就是看不清的混雜,它產生於天地萬物之前。它又是無聲無形的,獨自以永恆的形式存在。它的永恆形式又是周期運動而不停息。我們認為它就是天地萬物的出處。

這種混雜是什麼呢?既無聲又無形,應不是具體的靜態事物;形式永恆,周期運動,永不停息,也不應是什麼不變的規律。

這隻有事物的變化「過程」才有以上特徵,即「既不象靜態物體,也不象不變的一般規律,而且還具有周期變化的特徵」。所謂周期性變化,正是一個過程接著另一個過程,一個過程的結束就是另一個過程的開始,周而復始,揭示了「世界是過程集合體」的本質。

事物變化的「過程」,既不是物又不是一般具體的規律,但「過程」是所有變化事物的共同抽象,既永恆又永不停息地一個過程接一個過程地周期性存在著,構成世界。作為有變化過程的具體事物又是千差萬別,無限混雜的,然而各種事物的過程本身又是無聲無形的,事物不停變化的過程永恆於世界,世界存在的終極抽象也就是「過程」。

在西方,到近代如懷特海、恩格斯等,才擺脫了靜態認識世界觀的束縛,明確提出「過程論」,明確指出「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但「過程哲學」到現在也尚未成為主流哲學,更沒有得到主流哲學界的肯定和承認,甚至在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的99個分組中也沒有佔到一個分組會議的資格。這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代,也就難怪老子不知其名,只能勉強地給它另起了個動態的「道」的名字,根據宮哲兵教授的考證,「道」在當時應具有動詞意義,表達的是動態宇宙觀的思想,這種動態的本質是什麼呢?正是「道」所表示的「運行、過程」的意思。因此我們說,老子當時能認識到世界本質是變化運行的過程集合,應該說這是十分了不起的驚天創見!

同時,老子給「不知其名「之事物,強字之為「道」的表述,更給我們展現了老子當時選用「道」字來表示事物變化「過程」時,所表現出的不可為而為之的表述之難。

任繼愈主編的《中國哲學史》第四章第三節指出:「『道』字本來是指人走的道路,有四通八達的意思。這一意義引申為「方法」、「途徑」,已初步具有規律性、普遍性的意思。」

其中的所謂「途徑」就是「過程」。當道作為路的意思時,是「人之行跡」的「途徑」。當老子領悟到世界萬事萬物都是不停地變化的玄妙,而要選一個已有的字表示萬千事物「變化之跡」的「途徑」時,當然非這個「道」字莫屬!因為這個「道」字原意指人走之行跡,示運行之意。現在借用於萬事萬物變化之行跡,既有相似之義,但又有混用之疑,確實讓老子感到勉強,但又沒有更好的詞可替代,於是也就只好如此「強字之」了。

其次,再看「道」的特性,老子指出的道的特性,正是過程的特性。

第一,所謂不可說。

書中開頭就說,「道可道,非常道」,這裡的三個「道」應都是動詞性質,第二個「道」是說,首尾兩個道是指「不是不變化的」「過程」。學術界一般理解為道不可說,事實是可說的卻不是不變的道的意思。(「常」,帛書原版中為「恆」)因為不是不變的「道」就是指事物變化的「過程」。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這是近代人才明確得出的結論,從「非過程觀念」出發的物質或精神概念作為世界本體的學說,到目前為止,還是哲學界的公認結論。若要2000多年前的古人明確提出「過程論」,是難以設想的事。能提出來,也就非常非常的不容易了,想要老子時代能以「過程」這個詞明確說出,則是不可思議!難怪只能說,可道的卻不是不變的道。

第二,是「有、無」的同出之處。

《老子》第1章說:有、無「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有、無是哲人思考事物出處的必經關口,事物存在就是有,事物消失就是無了。有的事物產生了,變為有;有的事物消失了,變為無。各種有與無時時刻刻在交替變化著,世界就是不斷進行著「有變無,無變有」的過程。這就是過程論揭示的世界真象。這種交替變化的本身是以事物變化的過程實現的。所有事物變化的共同點就是過程。變化的過程就是有、無交替的混雜。也就是有、無的同出之處,這是必然的理解。有了這種理解,變化的過程,也就是道,當然也就是萬千變化的眾妙之門,既不可觸摸,又無形可見,又時刻周行不殆,確實是玄之又玄的了。

第三,道無形、無聲、無搏,不見首尾。

《老子》第14章說,道「視之不見曰夷,聽之不聞曰希,搏之不得曰徼,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敫,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這是說道是無色、無聲、無形的,而且無法再追問其為什麼了,它們是混雜為一的。它的上面不顯得光明,下面也不陰暗,無頭無緒,綿延不絕卻又不可稱名,終究它是無形無象的。叫做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形象的形象,這就是惚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這些話指說的特徵,就象無窮級無形車箱的無形火車,前後無限深遠,不知頭尾,這與一個接一個的無數過程何其相似,絕不能找出第二個有這些特徵的事物名稱來。

第四,道是恍惚有物、有象、有情、有真、有信的。

《老子》第21章中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譯文為「道這個東西,是恍恍惚惚沒有形體的。但其中確實有一定內容;它是那樣的迷離恍惚,但其中確實有個東西。它是那樣的深邃而難以認識,但它卻有著自己的性格特點,它的特點就是非常真實無妄,充滿了誠信。」

因為事物都是不停變化的過程,所以是恍惚不清的,這不奇怪。其中有物,任何過程都是具體事物的過程,所以必然有物;同樣,過程儘管窈冥,但其中各具體事物還是有自己的性格特點,這是真實無妄,而且充滿了誠信的。

第五,道是滋生萬物,哺育萬物的。

《老子》第42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51章中還說「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第34章中又說「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32章中還指出「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譯成現代白話就是「道孕育了整個事物,整個事物又孕含正反兩方面因素(即陰、陽)的相摩相盪。其結果就生成了正反因素作用比例不同的各種第三者,這各種第三者的具體顯現就是萬事萬物了。萬事萬物都含有正反因素(即陰、陽)兩個對立面,它們相互激蕩而得以融和。」「共性的道使萬事萬物得以產生,具體特殊的道(即『德』)使萬事萬物得以顯示個性,具體事物的個性顯出形狀,時勢環境使事物得以成長變化」。「道的作用是那樣的廣大,可以說無處不有。」「打個比方,普遍的道與天下萬事萬物的特殊的道的關係,就好象江海與河川的關係一樣。」

道滋生萬事萬物,實質上就是萬事萬物的變化過程孕育出萬事萬物,也就是過程論的「過程即實在」。過程的變化規律就是對立統一形成萬事萬物。總過程孕育所有事物,具體過程孕育具體事物。變化過程的對立統一構成世界,世界無處不是過程,世界就是過程的集合。世界的總過程與各具體事物的具體過程的關係就象江海與河川的關係一樣。

第六,道似萬物之宗,以閱眾甫。

《老子》第4章說道「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又在第21章說「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譯文為「道是那樣的深邃複雜,好象是萬物的出處:它挫去萬物的鋒芒,從而解脫它們之間的紛爭;調和它們的光耀,從而使它們都顯示出一定的缺陷。道是無形無影的,但似乎一定存在著。不知道是誰產生了它,但知道它出現在天地之先。」「從古到今,道的作用是不會被廢棄的,憑藉著它就可以了解萬物開始時的情況。我憑什麼知道萬物開始的情況的呢?就是憑藉著道。」道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無限制的。

《老子》第35章說「道之於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這是說道是無味的,雖看不見,聽不到,但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無限制的。這就是說的對變化過程認識的作用。可以說老子通篇都是講的事物變化,強調的都是具體認識變化過程的意義。

這些總結了作為變化「過程」的「道」的偉大作用,強調變化過程,即「道」是萬物之宗,也就是今天的「過程本體論」,具有統攝世界萬事萬物的作用,因此研究它才能以閱眾甫!

第七,老子在書中對如何領悟「道」及其意義的議論進一步突出了道就是事物變化過程的特徵。

書中第16章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學容,容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為:我們「要盡量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神守靜篤:就會覺得身與萬事萬物一同在運作,從而自覺地審視到道(變化過程)在一個接一個的往複。萬事萬物,紛紛紜紜,各自都歸根於道(變化過程)。歸根就是清靜,清靜就是回歸自然,回歸自然就是回歸永恆的道(變化過程),知道了永恆的道(變化過程)就是明白人。不知道永恆的道(變化過程),就會輕妄作凶。知道永恆的道的人就能包容,包容才能公正,公正才能全面,全面才能合自然的道(變化過程),符合自然的道(變化過程),才能長久,從而終身受益。」其中道即「變化過程」的意義不言自明!

第八,以今日的「過程」一詞,作道的意義,就將道的物質說,規律說,物質規律說等幾說統一起來了。因為物質有物質的變化過程,規律有規律的變化形成過程,也就是說物質和規律都是過程中的事物。過程是它們及它們所有特性的載體,所有特性的包容。所以以變化「過程」作為老子「道」的意義與其他解釋相比較,應該說是較好地接近了老子對「道」闡述的語意,同時也較好地找到了自古以來文人學士專家教授們紛紜眾說的最大公約數。

以上通過對道的「過程」意義的追索,不由得使我們想起了佛家「性空幻有,掃相破執」,「四大皆空」的深刻哲理。其實兩家在對世界本質的認識上,是完全相通的。《金剛經》中最後的四句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正是對「變化過程」之道所呈現的現象的總結嗎?

還有儒家「生生不息之謂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等哲語語義蘊含的也是過程之道的意義。

如此可看出,大道相通,代表東方傳統文化的佛儒道三家都具有過程之道的思想。

既然一切都在「過程」中,我們人類的真正之哲,就必然是「順過程而作,馭過程而進」,即「因時而變,與時俱進」,方能沒身不殆!

4「道」

老子的道即過程,老子的道哲學,說的應當就是過程哲學,然而是中國式的過程哲學。

西方過程哲學是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A.N.懷特海集大成所創,主要研討5個概念:變化、持續、永恆客體、機體、價值和混合。它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美學、倫理學和宗教學等領域,並由此構成對宇宙的總看法,因而它又被稱為宇宙形而上學或哲學的宇宙論。

懷特海把宇宙的事物分為事件的世界和永恆客體的世界。

事件是終極的實在。事件世界中的一切都處於變化的過程之中,各種事件的綜合統一體構成機體,從原子到星雲、從社會到人都是處於不同等級的機體。機體有自己的個性、結構、自我創造能力,機體的根本特徵是活動,活動表現為過程。

在過程的背後並不存在不變的物質實體,其唯一的持續性就是活動的結構。而這種結構是進化的,所以自然界是活生生的、有生機的。只有自然和生命兩者的融合才構成真正的實在,亦即構成宇宙。

所謂永恆客體,是純粹抽象的普遍性存在,如思維所指的名詞、定義、概念、定理、定律、規律、規則等等。這些是人們意識之內的存在,並非人們意識之外的客觀實在,懷特海認為,它能否轉變為現實,要受到實際存在客體的限制,並最終受上帝的限制。因此上帝是現實世界的泉源,是具體實在的基礎。

懷特海的學生哈特肖恩繼承和發展了懷特海的觀點。他強調連續性這個概念,認為萬物都是有感覺的。一個機體的感覺由組成機體的各種細胞的感覺所組成,而細胞的感覺又由更簡單的物理實體(原子、電子、質子等)的感覺所組成,於是從機體內的最低級的感覺逐漸走向高級的感覺,形成一個「感覺連續統」,即「感覺之流」,於是他認為上帝是有意識的,是無所不知的,萬物都包攝於上帝之中。

20世紀60年代以來,過程哲學在美國產生影響,它與基督教有密切聯繫,同時又以系統論等新學科的成就來為過程哲學作論證。但是西方過程哲學一直沒有成為主流哲學,也沒有獲得主流哲學界的明確肯定和承認。

而東方的過程哲學則是老子的道哲學,在中國哲學界甚至世界哲學界都有一定的影響。黑格爾也稱讚過老子的道哲學,當今的建設性後現代主義者,更加高度讚賞老子的道哲學中的過程生態思想,認為是世界哲學的方向。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老子生成論過程哲學思想的總結。其中的「三」,學界基本的共識是,「二」中的陰、陽按不同比例,排列組合而生萬物的過程。

「三生萬物」,如能對所生萬物之中的任一具體事物的過程進行把握,也就是對某層次「小一」的把握,則是認識宇宙「大一」的基礎。《莊子·天下篇》記載了惠施「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的命題,事實上宇宙是無限的,沒有終極的大一小一。所謂大一、小一也只是某層次中的大一小一。也就是說,某層次上的「小一」是某層次上宇宙「大一」組成的基石。由此推之,某層次「小一」也就是對流變著的「三」的「一瞬」的定域,這是人為近似靜止的認定。

《漢書·律曆志上》中說:「太極元氣,函三為一。」如何能把握這個動態的「三」,最好有個形而上匣子也就是「函三」之「函」,能象盛貯流動之水一樣,將流變之「三」盛貯,並與環境「隔離」起來。這樣讓從流變「三」中定域出的「小一」有個邊界,有個安身之家,使人們易於認識和把握。這個使「三」生之「小一」有界,有顯,有家可歸的哲學,也就是中國當今的「函家哲學」。它是在流「變」世界中研究不變的哲學,這是老子過程哲學的接著說,也是西方過程哲學的接著說,更是恩格斯「世界是過程集合體」哲學論斷的接著說。

形而上「函匣」是個不錯的選擇,它既是「小一」的人為邊界,又不可逃避地天然地要充當「小一」與環境的「中介」,突顯了「人為邊界離散」與「天然中介連續」的兼有功能。

從「函」字字形意義上講,形如透明容器()將流動之「」盛貯定域,以便研究(),顯示對「流動的水」也就是對「變」進行「定域」的意義。

從「函」是個名詞上講,它就是個容物的「匣子」;

從「函」是個動詞上講,它就是指容事的「包容」;

函內、函外的事物不可被免地以「函」為中介相互影響著,而且都自然地隨時間而變化,形成了時間函數式的相關關係,從而使「函」進一步深入地具有了「函數中自變數與變數的對應、相關」的意義。也就是y=f(x)這一函數式中的「f」的意義。

「函家哲學」的基礎認識就是一切皆變,「不變」是對「變」的「函」(定域)。「函」為邊界成「事物」;「函」為中介識「世界」;「函」為坐標找「真理」;「函」為「幾何圖形」說空間;「函」為「代數函式」說時間,時間是對變的表徵,空間是時間的函數圖形;「函」用「解析幾何」研究存在時,說的則是「時空」。

我們對「函」進一步反思,「函」就象一種「網箱」,網箱網眼的大小程度決定「函」的層次性特徵。如在物體層次,固體函的網眼可大些,液體函的網眼可小些,氣體函的網眼就要更小。而在物質層次,分子函的網眼就大些,原子函的網眼就小些,原子核函的網眼就更小。如此層層下推,就形成了網眼大小不同的無數層次的「函」,這無數不同層次的函,局域和定格了不同層次的物質分類(如固體、液體、氣體,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基本粒子等),同時也揭示了世界終極本質的連續性。因為在終極的基本狀態下,「函網之眼」就象漁網之眼阻擋不了水流、空氣流一樣,阻擋不了時空的流變,使世界還原為一個連續的整體。

由此也不難理解:「函」既有上述「物質性函」,也有人類思維中的「精神性函」,還有「物質與精神分界之函」。也就是既有「現象世界之函」,又有「理念世界之函」,還有「現象世界與理念世界的分界之函」。如老子的過程哲學與其他過程哲學的區別之「函」,過程哲學與其他哲學相區別之「函」,等等。

這樣,我們對哲學上的各種流派也就有了新的認識,各種哲學流派的哲人原來是使用各種不同的「函」,在現實世界中撈,因而撈到了各自不同的結果,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體系的哲學。

同時,人們形成共識的「與時俱進」就是人類所及範圍內「一切都是時間函數」的自然語言的表達,而恩格斯「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論斷,則是「一切都是時間函數」的哲理表達。

時間函數就是時間為自變數的函數,時間函數因時間而變,因函式而變,因參量而變,不是只隨必然的時間而變。

一個人生病,不用藥也可向好壞兩個方向自然變化,這是必然的隨時間而變。

如果用對葯,可促使病情向好的方向變化,用錯葯又會促使病情向壞的方向變化,這就是使然的因參量而變,因函式變化而變。

自然科學中,牛頓定律、愛因斯坦方程、薛定諤方程、各種定律、定理,各種圖表、實驗記錄;社會科學、思維科學中的各種規律、研究記錄,甚至日記等等都是「時間函數」關係的表達。

計算機的編程函數告訴我們,世界的一切都可以用不同複雜程度的時間函數來模擬,來表徵。時間是自變數,一切事物都隨時間而變,因此我們認識和把握事物,也應與時俱進!

在人類所及範圍內,一切皆變,用「函就是定域」的思想說,「不變」是對「變」的「函」。

從物質維度看:人是各種動物的函;動物是各種生物的函;生物是各種物的函;各種物是各種過程的函。過程是對現象的函;現象是對感覺的函;感覺是對規律的函;「自然規律」是對「自然概率」的函;自然概率是對自然變化的函;自然變化是對自然存在的函。

從意識維度看:人又是各種我的函;我是意識唯一性的函;意識是對精神的函;精神是對物質特性的函。

這些都是「人為自然立法」的有理有據的新解。「精神是對物質特性的函性局域和定格」則是對「物質第一性」論斷的深入佐證,也是對「身心關係、生命起源、人工智慧」等問題的新反思。

函家哲學是以過程哲學為基礎,為出發點的。函家哲學認為「存在」一直在「生成」中,這與生成論哲學觀相一致。函家哲學指出,不可能找到「既成」的「過程者」,世界的「本體」就是「過程」,這與過程哲學的過程實在觀相一致。

自然、規律是對所及變化概率的函;

法律、道德是對人倫變化概率的函;

定律、定理是對事物變化概率的函;

規章、制度是對成員表現概率的函。

用這樣的認識分析過程哲學的「永恆客體」,則永恆客體是對流變著的客觀實在的函,

它只是客觀實在的靜止「照片」,不是流變著的客觀實在的全部,因而不能完全等同於客觀實在或直接轉化為客觀實在,即使全能的上帝也無法使然。從而在「消解」傳統哲學「理念與現象」的「鴻溝悖論」中可作出貢獻!並由此深化和刷新了一系列傳統哲學中的命題和結論。

對於世界哲學,函家哲學指出:哲學是追究事物終極本質的學問。以世界整體為論域的哲學是基礎哲學;以世界部分為論域的哲學是應用哲學。形而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形而中者之謂哲,哲是道器的相關,道不在器中,道是器的定域。真理是具體的,也是主觀的,真理是對客觀變化概率的函,絕對是人對相對的函,絕對不在相對之中,西方過程哲學中的永恆客體必定也不在客觀現實中。

對於精神文明,函家哲學指出,科學、神學是哲學的左延右續,哲學滑入信仰旋渦即成神學,哲學成為實證工具即成科學。因此,一切都有合理之時,一切都有不合理之時,一切合理不合理的所謂區別就在於通行時空域的大小不同。一個理論的偉大,不在於它擊敗了誰,而在於它包容了誰。哲學既不是神學的婢女,也不是科學的僕人,更不是任人把玩的妓女,登上自然峰頂膜拜時,看到的必然是:哲學始終端坐在母親的尊位!

「函家哲學」在哲學源頭上涉及方方面面的挖掘,自然走到了世界哲學的前沿,它走的是生成論哲學與既成論哲學、連續性哲學與離散性哲學、和諧哲學與自由哲學、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共贏」之路,發現了一系列新的哲學研究領域。

「函家哲學」是「道過程哲學」也是「西方過程哲學」更是「世界是過程集合體」思想的接著說,是一個具有生長點意義的創新。「函家哲學」以「一切都是時間函數」的原理,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類思維等方面統攝性地適應人們對世界萬事萬物深化認識和理解的需要,科學地分析和程式控制,從而方便人們對不停流變的過程世界,力所能及地可持續地進行生態性的定域和把握,為現實的生活生產服務。

參考資料:

1、饒尚寬譯註《老子》,中華書局,2016年1月北京第1版

2、宮哲兵著《「道德經」新譯與道論》,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3、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5版

4、楊天才譯著《周易》,中華書局,2016年3月北京第1版

5、張松輝譯註《老子譯註》,廣州出版社,1996年版

6、馮友蘭著《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7、劉燁主編《論道》,中國婦女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8、謝維營等著《本體論批判》,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9、【英】懷特海著,楊富斌譯《過程與實在》,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10、【德】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時間》,三聯書店出版,2006年4月北京第3版

11、福柯著《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版

12、吳國盛著《時間的觀念》,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3、汪天文著《時間理解論》,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

14、黃裕生著《時間與永恆》,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版

15、【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藉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16、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康熙字典(檢索本)》,中華書局,2010年1月第1版

17、恩格斯著《自然辯證法》,人民出版社,1955年2月第1版

18、張志偉著《西方哲學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9、亞里士多德著,張留華等譯《工具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20、康德著《純粹理性批判》,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1、黑格爾著《小邏輯》,商務印書館,1980年7月第2版

22、羅素著《西方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63年8月版

23、汪子松、張世英、任華編著《歐洲哲學史簡編》,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24、李秀林、王丁、李淮春編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5月第4版

25、劉放桐等《現代西方哲學》,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2版

26、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商務印書館,1975年版

27、嚴春友著《西方哲學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28、關士續等編著《自然辯證法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版

29、海德格爾著《存在與時間》,三聯書店,1987年版

30、《海德格爾選集》下卷,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版

31、馬爾庫塞著《單向度的人》,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版

32、笛卡爾著《第一哲學沉思錄》,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33、休謨著《人性論》,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34、哈貝馬斯著《後形而上學思想》,譯林出版社,2001年版

35、福柯著《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版

36、劉放桐著《關於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的關係的問題》,2006年05月25日載

37、布洛克曼著《結構主義》,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38、吳國盛著《時間的觀念》,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39、汪天文著《時間理解論》,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

40、黃裕生著《時間與永恆》,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版

41、樊映川等編《高等數學講義》上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3月版

42、馬文蔚等改編《物理學》上中下三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7月版

43、北京師範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編《無機化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7月版

44、趙定理著《中華自然哲學的數理原理》,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年4月版

45、楊玉輝著《現代自然辯證法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6、俞明三著《三點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47、俞明三著《和諧哲源新說》,上海學林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作者簡介

俞明三:江蘇如東人,1948年生。國際東西方研究會會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會員,中國邏輯學會會員,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性後現代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南通大學政治學院特聘教授。

聯繫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函學 的精彩文章:

TAG:函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