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動態博弈
壹
前一段時間寫過一篇關於門當戶對的文章,我個人覺得門當戶對其實是一種兩個家庭之間放大版的勢均力敵。我們在探討感情之中形態關係的時候,也經常會提到勢均力敵這個詞。其實前年我在某個平台上答過這個問題,只是表達了一下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短短不到兩百字只說了一下重點寫的不是很全面,發現卻被某些公眾號通篇抄襲,那就索性重新梳理補充一下。
關於感情之中勢均力敵這個詞兒,我覺得《簡愛》一書中有一段話可謂是一針見血: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首先我們討論勢均力敵這個問題的角度,是在情感層面針對於內部親密型關係之間來說的,而不是外部環境陌生人之間的競爭層面。這是兩個不同的情境和範圍,性質和意義根本就不一樣。很多人一提到這個勢均力敵這個詞,腦海中立刻浮現出衝突對立的畫面感,認為它是一種針鋒相對,劍拔弩張的競爭關係,而且還要應用在親密關係之中,就馬上開始排斥和否定,這樣一開始就混淆了這個概念,所以就會理解偏頗。
貳
為什麼大家會覺得勢均力敵的關係在感情之中很重要呢,不管是愛情還是婚姻,很多感情問題,往往就是出現在感情的後半場,那就是在關係確定的狀態下,特別是從戀愛狀態進入到婚姻狀態之後,這一點尤其值得警惕,畢竟離婚的代價比分手的代價後果要嚴重得多。
因為在關係既定的狀態下,兩個人各自繼續成長的速度可能會不一樣,如果一方繼續熱衷於於自我成長,變得越來越好,而另一方卻開始停滯甚至退步,變得越來越差,這樣就會有一方跟不上對方的節奏,一方繼續沉湎於溫存,另一方就會厭倦甚至冷漠,就會想要擺脫對方的依賴,這時候感情的危機就出現了。
所以感情之中的勢均力敵,還有博弈這個詞語,並不指的是讓相愛的兩個人敵對競爭,或者是相愛相殺。它所要倡導的是,即使是在親密關係的狀態下,兩個人還能夠繼續保持各自成長,在成長過程之中保持一種動態平衡,與愛人同步,卻能彼此成就。成長即是默契,一起實現兩人共同更高層次的價值和追求,那就是1+1>2,而不是1+1<1。
所以強調勢均力敵,是因為它在感情之中是具有正能量和積極的意義,可以促進感情的良性經營,我想大家嚮往和追求的,也是這麼一種形態關係。成就一個獨立優秀的自我,匹配得上你所擁有的美好,比只用技巧性的方式來維繫一段親密的關係更為重要。
叄
我個人所理解的勢均力敵,指的就是一種共同進步動態式的平衡關係,我認為勢均力敵在親密關係當中,還有兩個必不可少的大前提,一是繼續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二是雙方共同參與的互動性。
獨立性是建立在自我意識之上的,再親密的關係,也無法改變兩個人還是獨立的個體這一屬性。親密關係肯定在某種程度上會失去一部分獨立性和自我,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完全失去這就有問題了。還有一種,如果是依賴型或寵溺型的親密關係,一方完全依附於另一方,本身就不具備獨立性,那麼勢均力敵也就無從談起。
愛的重要特徵之一,在於愛著與被愛著的人,從來都不是對方的附屬品,而是永遠把愛著的對象視為獨立的個體,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彼此依賴卻又相互獨立。允許你繼續做自己,卻會讓你渴望成為更好的人。而這種棋逢對手的狀態,只會發生在兩個彼此獨立且努力的靈魂層次上,愛情如此,友情同理。
感情中最重要的要素,還來源於雙方共同參與的互動性。兩人共同的經歷越多,親密度和依賴性自然也就會越高,這就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好的感情或是婚姻一定是具有互補性和建設性的,這也離不開雙方共同的參與和經營。
當然了,在感情當中性格也是相當重要的,若是感情之中的某一方過於自我或者是強勢,往往會演變成相愛相殺,結果自然是無疾而終。相愛容易相處太難,若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導致分開,我覺得是最令人遺憾的。
肆
在我們現實的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會努力去對標比自己更優秀的人,但是你真的沒辦法停下腳步,刻意去等待或遷就比你差的人。任何一份好的感情或者是人際關係,從來都是強者對強者的欣賞,而非弱者對弱者的同情。
強者的邏輯從來都是:不是沒你不行,而是有你更好。除非你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電視劇看多了,活在童話故事的幻想裡面。
我一直蠻喜歡舒婷的那首《致橡樹》尤其是裡面的這一句: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都說了這麼多,我相信大家會明白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總而言之,我覺得在感情之中有各式各樣的形態關係,波瀾不驚的細水長流也挺好的,真的完全沒有必要過度去推崇,或刻意追求勢均力敵這種單一的形態關係。我個人比較認可和推崇的一種說法是:兩人相處不累,才是檢驗感情的唯一標準。
TAG:靜觀夜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