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貴州望謨:不忍看!使用榨油機時不注意,男子手指遭卡!

貴州望謨:不忍看!使用榨油機時不注意,男子手指遭卡!

記者:楊隆曼 / 通訊員:楊啟煌(黔西南消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消防第一線

昨天(6月23日)10點左右,黔西南州望謨縣王母街道辦安慶酒店旁的榨油店一名中年男子因操作失誤不慎將手卡在榨油機內,亟待救援。當地消防接到報警後,迅速趕赴現場展開救援。

10點28分,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經詢問得知,當時該中年男子想用袋子在榨油機出口處裝殘渣,兩手拿著袋子口放在出口處不慎右手母指、食指、中指全卡在榨油機出口處。該男子表情十分痛苦。

根據現場情況,消防救援人員準備利用無齒鋸對榨油機出口處進行切割破拆。但是,救援的實施對被困人員存在二次傷害危險。

望謨消防中隊消防員楊啟煌告訴記者:「因為油榨機外殼比較堅硬,手指被卡的位置空間也十分狹小,而且切割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很容易對傷者造成二次傷害,所以我們在切割前,首先用衣服對傷者進行保護,盡量減輕對被困人員的傷害。」

保護工作完成後,消防救援人員立即利用無齒鋸進行切割。當榨油機破拆到被卡手指部位邊緣時,無齒鋸已經不能派上用場,救援人員只能利用小撬棍把切割的部分掰開。

經過近20分鐘的緊張救援,該男子的手指被成功取出。隨後,醫護人員迅速對傷者受傷手指處進行處理,並立即將其送往醫院治療。

安全,真的是一秒鐘都不能放鬆!

機械傷害事故

機械傷害事故是工貿行業比較常見的安全事故。

機械傷害事故的後果嚴重,攪傷、擠傷、壓傷、碾傷、被彈出物體打傷、磨傷等很容易造成肢體傷害。當發現有人被機械傷害的情況時,雖及時緊急停車,但因設備慣性作用,仍可將受害造成致使性傷害,乃至身亡。

機械傷害事故的防範措施

(1)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後,必須確認其慣性運轉已徹底消除後才可進行工作。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緻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可取牌合閘。檢修試車時,嚴禁有人留在設備內進行點車。

(2)煉膠機等人手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緊急制動裝置,該制動鈕位置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範圍內隨時可觸及到;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防護裝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輸送機等部位必須有蓋板、護欄和警示牌;作業環境保持整潔衛生。

(3)各機械開關布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兩條標準:一是便於操作者緊急停車;二是避免誤開動其他設備。

(4)對機械進行清理積料、捅卡料、上皮帶臘等作業,應遵守停機斷電掛警示牌制度。

(5)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人的,要先與當班機械作者取得聯繫,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人。

(6)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作業中,必須精心操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

(7)供電的導線必須正確安裝,不得有任何破損和漏電的地方。

(8)電機絕緣應良好,其接線板應有蓋板防護。

(9)開關、按鈕等應完好無損,其帶電部分不得裸漏在外。

(10)局部照明應採用安全電壓,禁止使用110伏或220伏的電壓。

(11)操作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先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後,再投入使用。

(12)機械設備在運轉時,嚴禁用手調整;不得用手測量零件或進行、潤滑、清掃雜物等。

(13)機械設備運轉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14)工作結束後,應關閉開關,反刀具和工件從工作位置。

機械對人體傷害最多的部位

機械對人體傷害最多的部位是手。因為手在勞動中與機械接觸最為頻繁,其次是頭部。

機械傷害的急救

(1)機械手外傷的急救原則

①發生斷手、斷指等嚴重情況時,對傷者傷口要進行包紮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狀的功能固定。

②對斷手、斷指應用消毒或清潔敷料包好,忌將斷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細胞變質。

③將包好的斷手、斷指放在無泄漏的塑料袋內,紮緊好袋口,在袋周圍放在冰塊,或用冰棍代替,速隨傷者送醫院搶救。

(2)發生頭皮撕裂傷如何急救

①必須及時對傷者進行搶救,採取止痛及其他對症措施;

②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部位,塗紅汞後用消毒大紗布塊、消毒棉花緊緊包紮,壓迫止血;

③使用抗菌素,注射抗破傷風血清,預防感染;

④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貴州消防 的精彩文章:

TAG:貴州消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