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期伏案工作,你的頸椎還好嗎?

長期伏案工作,你的頸椎還好嗎?

家庭生活必備寶典

健康長壽生命鑰匙

概 述

頸痹在中醫範疇屬痹病,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根本原因是身體虛弱等因素,不耐邪侵,故古書有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頸椎在脊柱中活動範圍最大,易於損傷、退變,而形成頸椎病。頸椎病是指頸椎的形態或結構發生了改變,刺激或影響頸部神經、血管或脊髓而引起的頸、肩、臂及手疼痛麻木以及頭痛、頭暈等多種表現的病證。

病 因

1.外部因素

運動、車禍、意外摔砸傷等;陰冷潮濕環境。

2.慢性勞損

不良姿勢,如長期高枕、低頭伏案、手機遊戲、超負荷背負重物。

3.局部刺激

臨近組織反覆炎症浸潤刺激。

4.頸椎退化

椎間盤水分減少,韌帶增厚鈣化,椎間隙變窄,骨刺等。

5.先天發育

改變了受力結構,代償能力下降。

臨床表現及診斷

1.神經根型頸椎病

頸部僵硬不適、活動受限,頭、枕、頸、肩部疼痛,手臂串麻等。

2.脊髓型頸椎病

下肢無力、酸脹,小腿發緊,行走笨拙,上肢與下肢麻木,束胸感、束腰感及手足顫抖等,癥狀多從下肢逐漸發展到上肢,嚴重可引起癱瘓、大小便失控等。

3.椎動脈型頸椎病

出現發作性眩暈,可伴有噁心、嘔吐、耳鳴、耳聾等,癥狀的出現多與頭部的位置有關。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癥狀較多,表現不一,可有一側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心慌、胸悶,血壓不穩,手麻,怕涼,視物模糊,失眠等。

5.混合型頸椎病

同時出現上述兩種或以上的癥狀。

併發症及危害

頸椎病可引起頭痛、頭昏、手臂麻木脹痛等多種不適,尤其長期的慢性疼痛是最難忍耐的疾苦。而且該病隱襲起病,早期易忽視,嚴重可致癱瘓。反覆發作使人處於亞健康狀態,誘發其他心腦血管及胃腸疾病,還可導致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嚴重影響生存質量。

預防與調護

1.糾正不良頸部姿勢

坐姿端正,避免使頸椎處於扭曲狀態,保持同一姿勢不超過30分鐘;休息時,以硬板床為佳,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全身肌肉放鬆。

2.避免受涼

冬春季注意頸部保暖;夏秋季使用電扇、空調時,避免長時間對著頸部吹。

3.枕頭要適宜

一般最適宜的高度為10cm左右,枕頭高處托扶頸曲,使頭部保持稍後仰姿勢。側身時枕頭應與肩同高;一般非治療性糾正的情況下,原則上是枕頭放置在舒適的高度。

4.勞逸結合

伏案或低頭持續30分鐘左右,即要各方向活動頸部2~3分鐘;平時做頸部鍛煉活動時,注意向工作姿勢相反的方向運動。

5.其他

良好環境:避免長期處在寒冷、潮濕、缺少陽光的環境中。

健康心理:中醫認為情志致病,過慮、過悲情緒易於致身體肌肉緊張、加重疼痛感覺,現代醫學認為焦慮、抑鬱可加重疼痛。

合理飲食:在飲食上沒有特殊的禁忌。但頸椎病患者既要做到不可偏嗜一種食物,又要做到不饑飽失常。

中醫治療

(一)內治法

治療是要強調原則性與個體性相結合,不同的病人應當採取不同的方法,同時還要兼顧局部與整體的結合。頸椎病目前的治療多採用綜合治療,常用的方法有中藥、傳統中醫理療及物理因子治療等。而中醫藥治療旨在「調理生息、治病治本」,不僅減輕癥狀,還可以從根本上進行治療,在臨床上得到不錯的療效,適合廣泛應用。

臨床觀察發現頸椎病病人常表現為頭頸部疼痛、頸僵,活動受限,一側或兩側肩臂及手指酸脹痛麻,畏寒喜熱等,辨證屬寒濕阻絡,治療以祛寒除濕、通絡止痛,可選用九味羌活丸、小活絡丹;

如果表現為頸肩痛伴頭昏、目眩,視物模糊,身軟乏力,納差等癥狀,辨證屬氣血兩虛夾瘀,治療以補益氣血、通絡止痛,可選用補中益氣丸;

若表現為眩暈反覆發作,伴噁心,嘔吐,行走失穩,或心悸、氣短,眠差多夢等 ,辨證屬氣陰兩虛夾瘀,治療以益氣養陰、調氣活血,可選用生脈飲等。

當然中醫講究辨證論治為主,根據不同臨床癥狀、舌脈來辨證處方用藥最為適宜,詳情請到專科醫院諮詢骨科中醫醫生。

常備中成藥

頸痛顆粒、強力定眩片、九味羌活丸、天麻片、補中益氣丸等。

(二)外治法

1.推拿療法

頸椎病容易出現「骨錯縫、筋出槽」,故其治療中推拿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治療方法,通過推法、拿法、捏法、按法、點法、揉法、磙法、扳法等多種手法,以疏通經絡、運行氣血,開通閉塞、行氣止痛,其中扳法具有整復錯位、矯正畸形、增大關節間隙、減輕壓迫刺激作用。但對於脊髓型頸椎病、頸椎節段性不穩定及嚴重骨質疏鬆,需慎用推拿手法治療;對於適宜推拿治療的頸椎病,也要「該出手時才出手」,如在急性期或炎症滲出期不推薦推拿按摩,可能會致疼痛等癥狀加重,適得其反。

2.手指點穴

點穴醫學療法是中國傳統醫學中醫學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可分為點穴法、打穴法、拿穴法、踢穴法等,通過中醫的整體觀念,對穴位進行點按,並配合其他推拿手法開神竅、通經絡、行氣血的功效,最終達到治療目的。

3.其他

針灸治療,包括電針、溫針、小針刀等;外用中藥熏洗、葯枕、酊劑、膏藥、藥物浸浴等。

4.物理治療

聲-超聲,光-紅光、紫外線、激光,電-低、中、高頻及直流電,磁-磁療,蠟、牽引等。

日常食療方推薦

本病屬中醫學「痹證」範疇,病人應多攝取強筋壯骨的食物,包括動物肌腱、筋類、豆類、白木耳、海鮮、芝麻、黑木耳、番薯、蛋、魚鰾、紫菜、羊奶、核桃等,常用補益筋骨止痛類中藥,包括枸杞、杜仲、狗脊、川芎、天麻等。

白芷天麻燉魚頭湯

配方:白芷15g,天麻10g,魚頭1個,生薑、蔥、鹽、料酒各適量。

方法:將白芷、天麻分別切片,與洗凈的魚頭一起放入鍋內,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燉熟。

具有祛風散寒、活血通絡之效。

桑枝杜仲豬龍骨湯

配方:老桑枝60g ,杜仲20g,豬龍骨500g。

方法:桑枝、杜仲切片,豬龍骨切段,共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煲湯。

具有舒筋活絡、益氣補腎功效。

茶飲

藥茶具有茶與葯的共同作用,如果在生活中多喝一些藥茶,不但可以防疾病,還能夠起到調理身體的作用。

木瓜枸杞茶

配方:木瓜15~20g,枸杞20g,炙甘草6g。

方法:上藥加水500mL,煎煮15分鐘後便可飲服,葯汁飲盡後,再以沸水沖泡。 代茶飲用,每日1劑。具有祛濕活絡,補益腎氣之效。

溫馨

提示

關於手術治療:

頸椎病手術治療需有指征,要慎重評估。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或(和)脊髓癥狀明顯者,宜及早手術治療;其他各型頸椎病如果癥狀嚴重且反覆發作,非手術治療無效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完】

下期預告:腰痹(腰椎間盤突出症)

每周二、周五,「悟道健康」欄目定期推送的重慶地區常見病多發病中醫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頸椎 的精彩文章:

醫生為什麼建議頸椎病患者打羽毛球?
逼死強迫症的6張圖,第一個治頸椎,最後一個讓完美主義者想爆炸!

TAG:頸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