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屋裡有一群人,平靜地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屋裡有一群人,平靜地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紀錄片 丨 方綉英

死亡在很多人眼裡,是極度悲傷、濃烈、難以接受的,常常伴隨著失聲痛哭、撕心裂肺……那是生命中多少人不願去面對的瞬間,那一刻情感被無限放大,那份感覺也讓人常常不願去觸碰,去細究……

而對於某些人來說,死亡不是一個突如其來的瞬間,而是一段漫長的等待,當事人如此,身邊的人亦如此。倘若明知死亡即將到來,人們會用怎樣的心情來對待?王兵導演把鏡頭對準了我國浙江太湖區域農村一位罹患阿爾茲海默症、即將離開人世的老人方綉英,用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她人生的最後十天,記錄著一個生命的逝去。

王兵希望讓觀眾通過這一場真實的死亡,最大程度地去感受生命,去還原人類基因里對於生命本質的尊敬。《方綉英》於去年奪得瑞士洛迦諾電影節金豹獎,這是該電影節歷史上首次由一部紀錄片奪下最高榮譽。

「她看上去比昨天又差了一點」

方綉英生命的最後日子,她已經不能走動、不能說話,只能躺在床上,連翻身都很困難,在那個簡單的農村小屋裡,兩張床、一台電視,沒有太多的傢具,方綉英躺在一張床上,其他的空間,被街坊鄰居圍得倒也是熱鬧。

村裡的大爺大媽幾乎每天都會來陪方綉英,他們總是摸摸她這裡,摸摸她那裡,討論著她的情況,「她的腳是冷的」,「她眼睛又動了」,「她瘦的皮包骨頭了」,「她看上去又比昨天差了一點」。無論方綉英是睜著還是閉著眼,他們都這樣若無旁人的討論著,討論著這個就躺在面前的人的情況,彷彿她根本不存在一樣。

其實很多時候,他們的「陪伴」就是這樣的無對象感,他們並不和方綉英交流,也的確沒有交流的意義,她並不能給出回應,即使你大聲地叫著:「綉英,你認識我嗎?」也得不到任何回應……

他們就是在房間里坐著,看著電視、自顧自聊天,卻也能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並且日復一日。這是一種很世俗的關愛,同村一個同齡人要走了,那我們就去陪陪她吧,這就是群樸實的農民,表達情感的方式,是他們面對死亡的態度。

看到這裡不禁唏噓,如果我是方綉英,當我躺在床上,看著別人擺弄著我的身體,討論著我的情況,甚至是我什麼時候會離開人世,而我無法表達意見,無法左右他們的行為,是怎樣的感覺?生命最後的無奈,大抵就是如此吧……

這不是一個靜止畫面,她的眼神里仍然有東西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

我們不確定,在方綉英最後的日子裡,她到底能感受到多少東西,認得多少人,鏡頭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旁觀者,而看者不是,在對方綉英的特寫鏡頭裡,捕捉到她躺在床上的細微變化,她時而望著遠方,時而眼皮沉重漸漸閉上,時而費力地轉動頭部、舉起手想要翻身,在她能認出女兒的時候,她會僅僅抓住女兒的手。

文明的發展賦予了人類語言的能力,然而在失語的時候,我們彷彿更能看到人性本身的東西……

片中方綉英的大量畫面運用80mm鏡頭,距離老人1米拍攝,在臉部特寫的時候,長時間只能看到她只有眼睛在轉動,稍不留神就會懷疑,鏡頭是不是靜止了?然而正是這樣,才讓人看到了細節,甚至讓我不敢多看。老人的面龐瘦削,因為呼吸困難,長期她的嘴巴都是微張的,牙齒突出變形,很多時候她的眼神是空洞的、痴呆的,望著天花板,充滿了無奈。

但在最後的彌留期間,我們似乎就停留在死亡面前,並看到了一個人面對死亡時的樣子。方綉英的眼裡布滿了血絲,我們看到她眼眶濕潤,漸漸地閉上了眼睛,一次次將閉不閉的樣子,似乎帶著對這個世界的留戀,那一刻,我相信她是清醒的,帶著回顧一生的冷靜,或是對紛擾世界的留戀,她或許在等她的孫子回來。

最後生活還是要照常繼續

紀錄片除了將鏡頭對準方綉英,也有相當一部分篇幅是關於她的家人和村民的生活,極度日常的生活。他們去電網捕魚、起早去處理魚、坐在村口乘涼……那就是一個江南小漁村的生活,再普通不過。在方綉英病中,他們這麼生活,她去世,生活依然是這樣……

「生命之間那種對話特別滑稽。」導演王兵說,這個片子里沒有任何傷感的情緒,「就是活著和死亡的那種牽制關係。活著的人就是在岸邊,死了的人就在水裡邊。你眼睜睜看著生命就在這兩極之間,不可交流,不可改變,沒辦法。」

這種情感的交流,有江南地區特有的那種濕漉漉和陰鬱,它沒有爆點,沒有衝突,全片情感最濃郁的時候,是方綉英老人離世的時候,片中最巧妙的地方恰恰也在這裡,離去的時候,鏡頭卻推到了最後,只帶到圍觀的親人和村民,他們也不過悄悄抹淚,這場死亡顯得那麼平靜。而看者退到最後,抽離出這場死亡,我們不能感受這場死亡,只能見證和旁觀。

其實旁觀的何止觀眾,故事中的大部分的親人和鄰居,也不過是旁觀,生命終究是一場獨來獨往的旅程,就像我們小時候常會問的,人死了是什麼感覺?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人告訴你答案……

我們總說生命充滿儀式感,也習慣出生和死亡伴著隆重的儀式,而生活這場儀式,常常沒有特別的指示,如同水流一般,就這樣流淌下去,也沒有任何人能抓住。

「你嫂子走了多久了?」

「三個多月了,今天是百日,等會兒會有儀式。」

然後繼續捕魚……

生命結束了,故事也結束了……

而生活一切如常……

一部看似平淡的作品,卻在最後扼住了人的咽喉,如同6月江南的雨,讓人說不出的不舒爽……倒回片頭,我們看到的是一年前,方綉英尚能行走時,倚在門口的眺望,不經意間打個哈欠,有評論說那是一種「幽靈式」鏡頭的恐怖,我不覺恐怖,只覺得平常反而是打動人的東西。

即使那時的她也是「感知失效」的群體,如同王兵其他作品中「孩子」、「精神病患者」那樣的存在,帶來疏離的反常感,但在《方綉英》里,平常才最有力量,面對反常的人,依然正常生活;面對死亡,平常對待……那些我們不敢碰的東西,不會因為不碰而不存在,也不因為強調而變得不一樣,既然它在那裡,就平靜看待吧……

? 原創才是生產力,原創才能高逼格,期待您的留言,鞭策取走進步。

? 添加取走個人微信號「小趣」( xiaoqu-a),表達你自己!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取走」所有。

轉載請通過後台與「取走」取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取走 的精彩文章:

聚焦照片中的故事,留存屬於時代的記憶

TAG:取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