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傳統療法——艾灸
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不斷的提高,對身體的重視也越來越來高了,對於一些疾病大多數人都開始選擇我國傳統的中醫綠色療法——艾灸,然而很多人對艾灸不是 很清楚,對身體的穴位認識也不夠,以及對艾灸的一些常識更是了解太少,今天我特意給大家講解一些關於艾灸的小常識。
一, 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中,我們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二 ,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熱水,溫度在60度左右為宜,稍稍有點燙嘴。
三,一個學位艾灸完畢後,要輕輕拍打或者按揉穴位及周邊位置,這叫做封穴,封穴完畢後,要用衣物遮住艾灸部位。
四,艾灸後如果需要馬上洗手,最好用高於體溫的熱水,大概有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後風疾病,灸後30分鐘灸可以著常溫水,但是不能急於用冷水。
五,兒童,體弱者,功能減退之疾患的人群,慢慢增加艾灸時間,循序漸進,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六,體壯者,感覺遲鈍者,功能充進之疾患,應適當加大灸量。
七,腰背腹部,肩股皮厚肉多,沉寒疾冷,陽氣欲脫,必須大柱多壯,可大可多。
八,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多筋,風寒感冒,灸量不宜過度,宜小宜少。
九,灸後調養口訣: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記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適宜。
十,大悲,大喜,大怒,這樣情緒不穩定,艾灸的效果會折扣,艾灸時候忌生氣,因生氣後會氣堵經絡,艾灸就起不到作用,反之會增加氣血的阻隔。
十一,兒童艾灸,面部艾灸,直接灸,一定要及時的艾絨,這樣不傷經絡,不燥,比較柔和。
十二,如果上下前後都有配穴,應先灸陽經,後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依次進行,取其從陽引陰而無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顛倒亂灸,如果不講次序,往往會有面熱,,口燥的後遺症或不舒服的感覺,即便無此反應,也應當從上往下灸,這也和針刺取穴一樣,次序不亂,不會遺忘。
以上是我最近學習艾灸總結出來的一些小常識,希望對喜歡艾灸的朋友有所幫助,致以亂灸一通,反而傷害身體。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