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粽子的味道
鄉 情
陳丹純(文化工作者)
「端午家裡在包粽子,要給你寄嗎?」弟弟發來的信息讓我心裡一顫。家鄉的粽子,彷彿也帶著熱氣和香味,飄進了我的嗅覺。
眼前出現了粽子的身姿———糯米花生抱團,扎得緊緊實實的。剝開粽葉,撲鼻而來的是一股粽葉的清香,夾雜著花生、糯米的香味兒。咬開一看,香菇、蘿蔔乾、豬肉、蝦米,緊緊挨在一塊兒,簡直是垂涎三尺。
我吃過很多地方的粽子,唯獨難忘家鄉粽子的味道。我記得上大學後,我就離開了家鄉,一直在外面生活。有一年的端午節,我沒回家。很多朋友給我捎來了他們家的粽子:有綠豆餡兒的,有火腿餡兒的,也有豬肉餡兒的,但我吃了總覺得不是那個熟悉的味道。
後來,我在一個不是端午節的日子回家了。我對母親說,我想吃粽子。母親立馬說,好啊,那就今天準備齊東西,明天來包吧。
第二天,母親邀來了奶奶———包粽能手。奶奶70多歲了,手腳仍很利落,包粽子更是得心應手。我看著一片片粽葉在她手中翻轉,然後放糯米、花生,接著放豬肉餡兒、蝦米、香菇、蘿蔔乾等(有時候還會放上新鮮的蝦肉),最後扯繩緊扎。就這樣,一個沉甸甸、胖乎乎的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兒。事前要準備好各種材料:腌餡料、洗米、洗花生、洗粽葉、紮好繩子。這一系列的程序就要花上一個多鐘頭,再到包粽子、蒸粽子,又要耗費半天。
也就是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包粽子這麼不容易。
大概是因為包粽子的程序太複雜,而現代人又越來越忙,我身邊的很多人家都已經不包粽子了。在他們看來,隨便在超市買上幾個粽子吃省事多了。但我家卻始終堅持這一傳統——— 端午包粽子。無論程序有多複雜,準備起來有多麻煩,母親和奶奶依然會不厭其煩地去重複著這一道程序。
「不包粽子,怎麼像過端午啊。」每每聽到我說麻煩,她們就會這樣回答。
粽子包好後,要蒸上半個多鍾才可以打開。我總是按捺不住一顆想吃的心,急匆匆地跑去掀開蓋子,這時候熱氣就撲到了我臉上。可是我並不「畏懼」,畢竟粽子的香,已經彌補了我這個離家太久的人所有錯過的空白。
今年的端午,我又回不了家了。我見不到包粽子的「兵荒馬亂」,也聞不到剛出爐的粽子清香。好在,我還是吃到了家鄉的粽子。因為,有弟弟給我寄呀。
※雲浮 「足球之夜」現場送驚喜
※我們不關心俄羅斯隊打進幾球,只關心俄羅斯球迷打了幾個英國流氓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