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獲勝,「外婆」能服?
近日網上有消息稱,上海小學語文課本認定「外公外婆」是方言,一律改成「姥爺姥姥」。該消息顯示,上海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試用本)第24課《打碗碗花》中,原文的「外婆」全部被改成「姥姥」。另有報道援引此前上海市教委對某問題的回應,稱「姥姥」是普通話語辭彙,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
因為「外公外婆」是方言,所以語文課本一律改成「姥爺姥姥」。上海有關方面的用意不難理解,普通話是通用語言,作為教材理所當然得用普通話,「姥爺姥姥」上位有十足的依據。
「外婆」和「姥姥」鬧起了糾紛,「姥姥」大獲全勝,「外婆」能服嗎?
從其宣稱的理由來看,所謂「外婆」是方言、「姥姥」是普通話語辭彙的理由似乎並不充足。何況,即使是如上海有關方面所說的那樣,難道就可以「一律」改成「姥姥」嗎?須知,任何語言辭彙的使用都是一定的語境下發生的。《打碗碗花》是一篇散文作品,記述的是作者童年生活,稱呼「外婆」還是稱呼「姥姥」都要依據當地的生活習慣和作者的情感需求,隨意更換稱呼顯然會破壞文章原有的狀態,很大程度上是對作者情感表達的不尊重。況且,「一律改成」這個四個字顯得很是專斷,不是一篇文章要改,而是教材中所有相同稱呼都要改,這已經不是不考慮語境的問題,更像是無知和無畏式的蠻幹。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涉及到普通話與方言之爭,其實不然,語言的統一性和多樣性都是同時存在的。全國通用普通話,並不意味著就該拒絕方言,方言仍然有其存在的土壤。何況,語言本身也是變化的,一些方言辭彙進入普通話,被公眾接受也是常態。具體來說,即使「外婆」是方言,廣大學生就不能接受?多了解一個稱呼,恰恰是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有利於增進學生對地域文化豐富性、多樣性的認知。
中國地域文化豐富多樣,單一個「姥姥」的稱呼不知道有多少種,但能夠進入書面語言的或者教材的,或許就那麼幾個,而「外婆」就是其中一個。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外婆家的澎湖灣》,流傳已久狼外婆的故事等事例,說明「外婆」已經被廣泛接受。此時,再把「外婆」更換為「姥姥」不但顯得多餘,更是顢頇之舉。
「外婆」和「姥姥」並無對立,更無矛盾,非要讓它們之間起個糾紛,分個上下,此種做法是沒事找事之舉。
文/杜建鋒
※冷水江市對毒品犯罪案件集中宣判 邀上百名師生旁聽庭審
※邵陽益陽張家界有教師紅網發呼聲 官方積極回應解決
TAG: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