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既要與眾不同,又要走正道,有多難?|吳琪

既要與眾不同,又要走正道,有多難?|吳琪

原標題:既要與眾不同,又要走正道,有多難?|吳琪


威廉的侄子鮑勃和侄媳婦米歇爾 「失聯」10天之後,終於有了消息。


10天前,鮑勃專程攜妻子米歇爾從英國來,經北京到蒙古國的東部草原上露營10天。這一去就沒有了音訊。他倆去的是蒙古國的西北部,在地圖上看那裡有草原、湖泊和山丘,比起我們2012年去過的東部大草原的景色更加豐富多彩;但是與東部草原相同的一樣是地廣人稀。車開上一整天,也見不到一個蒙古包,自然也沒有Wi-Fi信號了。



鮑勃和米歇爾臨去蒙古之前,在我家就住了一個晚上,我用中餐招待他倆。從左到右:我、鮑勃、米歇爾、慧婷和湯米。




以上3圖是鮑勃與妻子米歇爾在蒙古國。



十天的「失聯」之後,他倆終於又現身北京機場。




在親自體驗游牧民族的生活之後,他倆對中原人為什麼修長城(蒙古人稱之為白牆)有了新的認識。上2圖在箭扣長城看日出。


鮑勃和米歇爾都是80後。當年英國諾丁漢大學醫學院的同窗,如今都成了藥劑師,分別在相距不到5公里的兩個不同的藥店工作。早九晚五,日復一日。用鮑勃的話來說,他們的生活比較單一,沒有我們在北京活得精彩。

鮑勃從小就想要與眾不同,但走了不少彎路。後來受到威廉叔叔的影響,不但考上大學,而且還收穫了一份愛情。以下是我兩年前寫的一篇文章,再拿出來與你分享。


----------------------


最近,隨著BBC製作的「中國老師在英國」的紀錄片走紅,中英兩國的教育方式的對比再次成為兩國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同意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儲殷的專欄評論:「無論中外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有多少差別,其共同之處在於,天底下沒有不吃苦就能成才的。」


話雖這樣說,但這裡也有一個例外。雖然在學習方面並沒有吃苦,但在其他方面吃了苦,也照樣被看重。這是關於我先生威廉.林賽在英國的一個侄子羅伯特.林賽的故事。


羅伯特是威廉大哥大衛.林賽的兒子,羅伯特是他的大名,或者是學名,我們平常叫他鮑勃。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只有4歲。



從左到右:鮑勃的媽媽希拉里、鮑勃和威廉。


1987年12月4日,威廉完成了2470公里的明長城徒步探險後,被新華社稱作「探險長城最成功的外國人」。那年5月,他在北京休整期間,我倆在龍潭飯店相識相愛,直到一年之後結婚,前往英倫。


在英國期間,威廉要著書立說,用《獨步長城》講述他的長城探險的故事,沒有時間外出找工作;我則是初來乍到,英語水平有限,也無法立馬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養活自己,建立起自己的「窩」,都是後話,那時我們只能和威廉父母生活在一個屋檐下。


鮑勃是林賽家的「大孫子」,雖然他在二嫂的兒子克里斯出生兩年之後出生。按照皇家繼承王位的順序(儘管我們不是皇家,但威廉家族是貴族出身),鮑勃自然先於克里斯,也自然最受爺爺奶奶的寵愛。每周末,鮑勃都要到爺爺奶奶家「蹭飯」。二嫂就經常私下向我抱怨,爺爺奶奶對幾個孫子有「不公平的待遇」。

鮑勃從小是一個十分聽話的孩子。他不僅聽爺爺奶奶的話,他還特別聽他的叔叔威廉的話。一來威廉是他的「教父」,二來威廉是他最崇拜的英雄。



鮑勃在很小的時候,就聽威廉講過小威廉的長城探險的故事,這本立體書《小威廉長城歷險記》終於出版發行了。


在英國連續居住兩年半之後,為了實現威廉下一個探險目標——重走長征路,我倆一起返回中國。威廉又用了兩三年時間,假期徒步,平常在西安理工大學教授英語,同時撰寫另一部書《與毛澤東一起長征》。他每個月的工資只有700元,還要分給我們兩個人花,因而回英國探親一趟,路費得攢上兩三年。由於長期不回英國,我對鮑勃的印象就淡泊了。


轉眼間,就到了鮑勃上中學的階段。大嫂娘家很富有,當時在英國就擁有72家照相館。鮑勃自然會被送到當地最好的私立男中讀書。可惜聽說他特別叛逆,不喜歡上學;學習習慣沒有養成,還到處惹禍。不但將爸爸的自行車偷出來賣掉,換錢款待他的「哥們」;還有一次,竟然和這幾個「問題」少年把校長的辦公室塗成了粉紅色。


他是否能上大學?不管上那所大學!這些都成了問題。四門功課不及格,還背著「黑鍋」,哪所大學願意接受這樣的學生?!


好在鮑勃自小以他爸大衛和叔叔威廉為榜樣,喜歡體育運動,跑步、騎行樣樣不賴。


2001年,鮑勃17歲。威廉和大衛計劃騎行1406公里,「縱貫」英倫,並準備帶上鮑勃。這次自行車行,看似與上大學毫不相干,但是,它卻改變了鮑勃的「命運」。


從英國的西南的(Lands End)到英國東北的(John O』Groats)有一條英國最長的公路,全長874英里(1406公里)。從上世紀80年代起,人們開始把在這條公路上騎行,變成了一項體育運動,一項自我挑戰。當時,像鮑勃這樣未成年的少年,去騎行的還是鳳毛麟角。


在騎行開始的頭300公里是,最艱難的。道路遠遠看去似乎平坦,但真正騎行在路上,你才會發現,它是一個大坡連著一個小坡,而且是沒完沒了。這樣的路即傷身,又傷神。每騎一公里用的體力,相當於平路上的三公里用的。腰酸背疼,那是家常便飯;更糟糕的是,這種上上下下,循環往複,無窮無盡,使得人的精神上近乎崩潰。

如果要說什麼時候是最令人沮喪的?那一定是在下暴雨之時,無處避雨的情況下,鮑勃的自行車被路上的「異物」扎爆,寸步難行的時候。威廉他們這次實際騎行了1600多公里,那多出來的200公里,就是找地方修車等等意外用出的路程。


當然,這種自虐性的騎行,其中的樂趣也是不言而喻的。在這種情況下,威廉兄弟倆和鮑勃的生活變得異常簡單:腦子裡想的只是:向前、再向前——找一家咖啡店——坐下來喝一壺(不是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和紅茶......


在鮑勃前往英國諾丁漢大學面試的時候,當面試他的教授,正在猶豫是否要錄取這個在中學學習偏差的學生。當他聽了鮑勃講述這趟12天騎行1600公里的故事之後,立馬改變了對他最初的印象。他甚至說,功課學得不好可以補上。精神和毅力這樣的東西,在人的一生中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在短期內能補上的。


就這樣,鮑勃被諾丁漢大學錄取,主修醫藥學,現在已經成為一名藥劑師。在大學學習期間,他還遇到了現在的妻子。他騎行之後,上了大學,找到喜愛的工作,還在不經意之間遇到了與他白頭偕老的愛人。所以說,這12天和1600公里的騎行對鮑勃不但影響很大,而且他的收穫也真不小!



威廉與大哥大衛和侄子鮑勃從英國最南頭的Lands end出發。從左至右:鮑勃、大衛和威廉。

















終於到達終點,完成了一項同齡人很少能完成的事情,鮑勃的喜悅心情可想而知。


關注鮑勃四年前的婚禮:


有妻兒的男人就一定是好男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賽一家子 的精彩文章:

你的心裡我的心裡永遠都有一片芳草地|吳琪
不為人師,只做書法的擺渡人|小夫子

TAG:林賽一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