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你被激怒,認慫?還是懟回去?

當你被激怒,認慫?還是懟回去?

卡農

 文武貝鋼琴改編作品集(2016)

文武貝 

00:00/03:48

「刺激」與「反應」

小的時候,我對一種叫「含羞草」的植物特別好奇。我總是樂此不疲地去野外尋找這種植物,待找到後,小心地用手去觸碰它那纖細的葉子,觀察它羞答答地合上,然後,我會在草地上蹲坐很長的時間,等待它的葉子再度伸展開來。如此,反覆。「含羞草」受到觸碰(刺激)以後發出直接且迅速反應的過程,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後來上了大學,從心理學基礎的課程里接觸到了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學說。從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華生的小艾爾伯特、斯金納的小白鼠等動物和嬰兒的實驗中,我饒有興緻地觀察著心理學家們研究外部刺激與機體反應之間的連結和關係。

雖然含羞草的「刺激-反應」過程看起來異常美好,小動物/嬰兒的「刺激-反應」實驗也讓人興趣盎然。但是,當成年人在社會交往(特別是親子溝通)中面對一個刺激的時候,也像含羞草或小動物/嬰兒一樣做出這種直接且迅速的反應,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呢?

「刺激-反應」模式下的生活實例

實例一:

你花了一個星期完成了一份很重要的企劃案。當你正沉浸在完成任務的輕鬆和愉悅中,等待著下班的鈴聲敲響時,經理叫你到辦公室。只見他怒氣沖沖地把你做的文案往桌面上一扔,責問道,「你這做的是什麼東西?你到底有沒有認真做?」

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東西不被認可反被問責,你憋紅了臉,感到委屈和憤怒,你立馬反駁道,「這可是我辛辛苦苦花了一個星期做出來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你怎麼這樣說話?」

經理更憤怒了,咆哮道,「你居然敢跟我頂嘴?不想幹了是吧?」

你不知哪來的膽量,賭氣說道,「不幹就不幹!」然後摔門而出。

實例二

周末的晚上,老公在書房的電腦上吃雞,與隊友們熱火朝天地協作奮戰。你正在自己的書房準備即將到來的英語考試。老公贏得遊戲之後發出了興奮的歡呼聲,你被老公打擾,無法忍受。

你衝到老公面前,「啪」地一下合上他的電腦,厲聲斥責他說,「你是故意的嗎?你就是想看到我明天考試通不過是嗎?」

老公亢奮的表情當場僵在了臉上,繼而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我哪裡惹到你了?你是在找茬吧?」

你的考前緊張情緒正好沒處發泄,這下找到了一個出口,「我找茬?我怎麼找茬了?我看你是想吵架吧?」接下來,兩人吵得不可開交。

實例三:

媽媽帶孩子去遊樂場玩,提前說好了玩一個小時,然後回家做晚飯。時間到了,媽媽叫孩子回家。孩子斬釘截鐵地說,「不!我就是不要回家!我還要玩!」

媽媽收到到這個強硬的回答,氣不打一處來,指著孩子說,「你自己說好玩一個小時的,現在居然反悔!這可由不得你,你現在必須跟我回家!」

孩子在人群中順勢往地上一躺,一邊蹬腿一邊大叫,「我就不回家,我還要玩!我就不回家,我還要玩!」

你感到尷尬至極,恨不得給他一巴掌。

心理學怎麼說

成年人受到刺激以後,如果也像含羞草、小動物、或嬰兒那樣發出直接且迅速的回應,就會出現以上實例中的回應方式。

很顯然,成年人在受到刺激以後,如果發出直接且迅速的回應,會讓自己被對方的情緒所影響,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也會讓自己的情緒得不到理解,使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上備受煎熬;更會對雙方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使一段關係走向毀滅。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大腦有兩套認知決策系統

一套是情感決策系統,來自人的直覺、情感反應、日常經驗,只需幾毫秒的時間就能對緊急事件做出反應。比如,出於本能,當我們看到「蛇」以後立刻保持警覺,遠離它以避免傷害。心理研究確定,這個過程的反應在大腦的神經反應中有一條最短的路徑,直接刺激「杏仁核」讓我們的生理做出反應。

另一套是理智分析系統,來自於人的理智分析,是由我們通過學習、認知、經驗等對刺激進行思考後,儲存起來的記憶。當類似的刺激發生時,我們的大腦會通過一條更長的路徑,去調取記憶、認知,對這個外部的信息進行加工,以做出合乎我們理性的反應,為對應的情緒表達、語言、行為等。

隨著人的年齡增長、社會經驗增加、心理成熟度提高、以及溝通技巧的學習,人會越來越傾向於使用第二套認知決策系統,即理智分析系統。人在受到一個刺激以後,處理刺激的時間更加延長,回應的程度更加平和與理智。

化解衝突的技巧--「問題歸屬界定」

年齡增長、社會經驗增加、心理成熟度提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花多年的實踐去覺察、體驗、感受,才能達到目的。而最後一項,溝通技巧的學習,是當下就可以做到的。

這裡所說的溝通技巧,就是先後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注)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中提出的「問題歸屬界定」原則。

戈登博士提出,當人際交往出現問題的時候,首先需要弄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界定問題的歸屬,到底誰擁有問題?他指出,誰的需求沒有滿足,誰的心裡有情緒,或誰認為別人擁有問題,誰就真正擁有問題。

繼而,根據不同的問題擁有者,採取不同的幫助辦法。

如果是對方擁有問題,即對方的需求沒有滿足,對方心裡有情緒,那麼,需要採取的溝通技巧是:協助技巧

如果是自己擁有問題,即自己的需求沒有滿足,自己心裡有情緒,那麼,需採取的溝通技巧是:面質技巧

而如果是雙方都擁有問題,即雙方的需求都沒有滿足,雙方的心裡都有情緒,那麼,需採取的溝通技巧是:「沒有輸家」的衝突解決技巧

(來自《P.E.T.父母效能訓練》課堂)

實例反轉--運用溝通技巧之後

對於前面列舉的三個實例,當實例中的「刺激」發生在「主角」身上的時候,如果這些「主角」能夠在第一時間開啟托馬斯·戈登博士的「問題歸屬界定」原則,然後再做出回應,結果會截然不同。

實例一

你花了一個星期完成了一份很重要的企劃案。當你正沉浸在完成任務的輕鬆和愉悅中,等待著下班的鈴聲敲響時,經理叫你到辦公室。只見他怒氣沖沖地把你做的文案往桌上一扔,責問道,「你這做的是什麼東西?你到底有沒有認真做?」

你接受到經理的「刺激」以後,首先啟動「問題歸屬界定」-「誰擁有問題」?

你在輕鬆和愉悅的氣氛中等待著下班,你沒有需求未得到滿足,你也沒有情緒,所以你是沒有問題的。而經理呢,他怒氣沖沖,他有情緒,他擁有問題。

根據戈登博士的「問題歸屬界定」原則,當他人擁有問題的時候,我們採用的溝通技巧是:協助技巧,即積極傾聽。當我們積極傾聽對方的時候,我們不被對方的情緒所影響,而是站穩自己的立場,解讀對方語言背後所隱藏的真實感受,再用自己的語言反饋給對方。

你開始積極傾聽處在問題區的經理,「經理,你看起來很生氣。」

經理,「生氣?我何止是生氣?談好的單,說不做就不做了,我怎麼跟大老闆交代?」(原來是談好的訂單被合作方取消了。)

你繼續傾聽,「這讓你感到非常失望。」

經理,「哎,是啊,不過,失望歸失望,還是得想解決辦法。對了,你先來幫我一起把這個訂單的難題解決了,文案以後再說吧。」(當經理內心的情緒被你讀懂之後,經理的怒氣慢慢熄滅,並開始主動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你和經理化對抗為合作,共同面對即將到來的危機。

實例二:

周末的晚上,老公在書房的電腦上吃雞,與隊友們熱火朝天地協作奮戰。你正在自己的書房準備即將到來的英語考試。老公贏得遊戲之後發出了興奮的歡呼聲,你被老公打擾,無法忍受。

你接受到老公歡呼聲的「刺激」以後,立即啟動「問題歸屬界定」 -「誰擁有問題?」

老公在網上與隊友們玩遊戲開心得不得了,他一點問題都沒有。反而,第二天就要參加考試的你,緊張極了。擔心考試不過,不僅要額外交錢,還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這對你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你的心裡有強烈的緊張和焦慮情緒,因此你擁有問題。

根據戈登博士的「問題歸屬界定」原則,當自己擁有問題的時候,需要採取的溝通技巧是:面質技巧,即,通過「不加責備地描述對方的具體行為+描述對方行為帶來的具體而實質的後果+你此時的感受」,向對方面質。

你對老公說,「當你發出興奮的歡呼聲的時候,我被打擾到了,無法安心地準備考試,我現在感覺很沮喪。」

老公聽到你的這一番面質,感到非常抱歉,「天哪,我都沒有意識到打擾你了,是我的錯,對不起,對不起,我現在就關機。你複習累了,我給你按按摩。」(你不加責備的面質,讓老公意識到他的行為對你造成了干擾,促使他為自己的行為道歉,激發他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並自願提出彌補的方案。)

你心裡正在上升的怒氣瞬間被平息了,與老公的溝通也更融洽。

實例三:

媽媽帶孩子去遊樂場玩,提前說好了玩一個小時,然後回家做晚飯。時間到了,媽媽叫孩子回家。孩子斬釘截鐵地說,「不!我就是不要回家!我還要玩!」

媽媽接收到孩子的「刺激」以後,第一時間啟動「問題歸屬界定」 -「誰擁有問題?」

孩子還沒有玩好,孩子被叫回家不開心,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不走,媽媽沒法回家做晚飯,媽媽的需求也沒有得到滿足。現在,雙方的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雙方擁有問題。

根據戈登博士的「問題歸屬界定」原則,當雙方擁有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採取的溝通技巧是:「沒有輸家」的衝突解決技巧。雙方界定各自的真實需求,並通過頭腦風暴,列舉出自己滿意的解決方案,然後一起篩選出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並執行。

媽媽說:「媽媽現在叫你回家,但是你還沒有玩好,你覺得很沮喪。」

孩子:「媽媽,可是我真的還想再玩一會兒。」(孩子內心的需求被媽媽看見了,語氣頓時緩和下來。)

媽媽:「媽媽了解了,你還想再玩一會兒,但是,媽媽著急回家做晚飯,就像咱們來之前說好的。因為如果飯做晚了,爸爸下班回家就沒有飯吃呢。」

孩子:「媽媽,那我再玩兩分鐘,可以嗎?你給我設個鬧鐘。」(這裡,孩子自己提出令自己滿意的解決方案,很顯然,這個方案,媽媽也是滿意的。)

這一次,兩分鐘的解決方案是孩子自己提出的,所以孩子更加有動力去遵守自己的承諾。當兩分鐘的鬧鐘響起的時候,孩子主動提醒媽媽,拉著媽媽的手回家了。

聆聽大師們的智慧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史蒂芬·科維在他的著名暢銷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引用他曾經在夏威夷的一家圖書館的藏書里看到的一段文字:

「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

In that space lies your freedom and power to choose your response.

In those responses lies your growth and your happiness.」

「在刺激與回應之間,存在著一個空間。

在這個空間里,蘊藏著你選擇做出何種回應的自由和力量。

而這些回應中,則體現了你的成長和快樂。」

科維強調,正是這段充滿智慧的文字,深深地啟發了他,他把自己事業上的成就、暢銷著作的完成、生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這段文字帶給他的智慧和靈感。

也正如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維克多·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中所寫到的: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last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惟獨人性最後的自由 - 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 不能被剝奪。」

不管是管理學大師,還是精神心理專家,都在警示我們:在我們接收到一個刺激以後,到對這個刺激做出回應之間,有一個空間。正是在這個空間里,蘊藏著我們做出選擇的自由,憤怒還是平和?虛偽還是坦誠?對抗還是合作?都由我們自己來決定。

而究竟如何做決定呢?做什麼樣的決定,既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對方?做什麼樣的決定,有助於自己的成長、也能幫助對方成長?做什麼樣的決定,能夠促進一段人際關係往建設性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朝毀滅性的方向發展?

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指導我們,當人際關係中發生任何問題的時候,首先啟動「界定問題的歸屬」原則,運用溝通技巧去運作那個空間,讓那個空間成為打造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人際關係的穩固後盾。

那個空間可以無限狹小,小到接受刺激以後不假思索就能回應對方;那個空間也可以無限寬大,大到你可以在那裡平息所有的怒氣、打開所有的心結、解決所有的衝突。

而如何運用那個空間,全在於你。

註:

托馬斯?戈登博士(1918.3.11—2002.8.26),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師從人本主義之父卡爾·羅傑斯,曾經擔任美國加州心理學會會長、美國白宮兒童顧問。

1962年,戈登博士開創全球第一個教授親子溝通技巧的課程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父母效能訓練)。比爾·蓋茨的父母就是最早接受父母效能訓練的父母之一。

戈登博士創辦的「戈登模式」幫助解決了包括親子關係在內的各種人際關係中的問題和衝突。因為這一貢獻,戈登博士於1997、1998、1999連續三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美國心理學會和加州心理學會先後授予戈登博士終身成就獎。

作者 | Sophie,現居墨爾本,5歲孩子的媽媽,澳大利亞ETIA效能訓練協會會員,美國GTI認證P.E.T.父母效能訓練預備講師,熱愛心理學,專註親子溝通、家庭教育、心靈成長。

編輯 | 多寶媽,獨立親子閱讀推廣人,美國HTT父母課程預備講師,3歲孩子的媽媽,熱愛親子閱讀,繪本精讀賞析,藉由育兒成長自己,關注父母成長。

「交換一個蘋果,各得一個蘋果;交換一種思想,各得兩種思想。」-- 蕭伯納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或感悟,歡迎留言給我!

如果你覺得有用、或被感動到,請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們!

往期相關閱讀:

容易被激怒?來看看怒火背後隱藏的秘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維基鏈評測:借著世界盃暴漲七倍的競猜一哥,其實並沒那麼牛!
我與文字的開篇小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