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了解《杜塞爾多夫學派:托馬斯·魯夫》
《杜塞爾多夫學派:托馬斯·魯夫》
已上線千聊(搜索「東方攝影書屋」)
迫不及待的朋友,拉至文末,即可報名聽課
課程試聽
貝歇夫婦與杜塞爾多夫學派
伯恩·貝歇(Bernd Becher)與希拉·貝歇(Hilla Becher)的攝影常被視為觀念藝術、類型學研究以及拓撲學式紀實文本。這對夫婦的工業攝影延續了近40年,並成為獨立、客觀攝影的代名詞。二人最為重要的貢獻就是以關鍵詞「工業考古學」創建了完全不同以往的類型學式建築攝影。
從1959年開始,貝歇夫婦拍攝了大量日漸消逝的工業建築及工業設施,根據拍攝主題將不同功能、結構、特徵、地域、建造時間的工業建築進行分類並加以歸組。水塔、煤倉、卷揚機塔、粉碎機、石灰窯、穀物升降機、鼓風機、鋼鐵廠以及工廠外觀,都是他們的拍攝對象。照片嚴格按照類型學組合,大部分都呈現靜態的畫面,或者約以12幅影像為一組。
貝歇夫婦選擇了一種極簡化的手段,以獨特的方法論(審美方式)、(儘可能)客觀與中立的立場創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1976年,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設立攝影系,貝歇夫婦二人進入攝影系教書,後擔任攝影系主任。彼時,美國正經歷著新紀實、新地形攝影理念和美學意味的沖刷,法國依然徜徉在「二戰」後「關懷攝影」的氛圍中,英國的紀實攝影師越來越將著眼點置於更為具體的話題之上,表現出主動的社會參與感。
然而,杜塞爾多夫學派憑藉其現象級的攝影群體實踐和美學共性自成一派,在一定程度上給外界樹立起德國攝影「應該是什麼樣」的牢固、甚至刻板的印象。
時至今日,由貝歇夫婦所培養的一批傑出的攝影師——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托馬斯·斯特魯斯(Thomas Struth)、坎迪達·霍弗(Candida Hofer)、托馬斯·費爾切(Thomas Flechtner)、約爾格·薩瑟(J?rg Sasse)等,依然活躍在攝影藝術領域,其市場表現也一直引人注目。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那麼,問題隨之而來:
為什麼杜塞爾多夫學派會成為某一類攝影的代名詞,並且受到如此之多攝影師的追隨?
作為貝歇夫婦最為耀眼的學生,為什麼古斯基的一張照片能夠賣出430萬美元的天價?我們又該如何理解他照片中的資本與批判屬性?
托馬斯·斯特魯斯的形似旅行照的「博物館照片」好在哪裡?
在貝歇夫婦享有盛名的學生中,托馬斯·魯夫又是如何做到與眾不同?
關於杜塞爾多夫學派,有太多太多的問題還可以得到不同的解答。於是,我們開設《杜塞爾多夫學派》專題課程,邀請在該領域有所研究的資深編輯、譯者、攝影師、策展人等,希望能與諸位朋友一起研究、討論這一當代攝影中最富盛名的攝影流派。
「非典型」的杜塞爾多夫學派門徒
德國攝影藝術家托馬斯·魯夫是德國杜塞爾多夫學派的重要人物,他師承以類型學建築攝影聞名於世的貝歇夫婦,又與其同窗安德烈·古斯基、托馬斯·斯特魯斯、坎迪達·霍弗等共同構建當代德國攝影最引人矚目的「勢力範圍」。
如果說貝歇夫婦和杜塞爾多夫學派的其他學生以相對模式化的美學理念和攝影語言持續影響著一部分醉心於呈現景觀、秉持「客觀主義」攝影的後繼者的話,那麼托馬斯·魯夫則在其所學的基礎上,毅然決然地走上了後來者難以複製的探索之路。他創作了比他的師長、同學更為豐富的作品,這些實踐讓魯夫在德國當代攝影甚至國際範圍內成為獨一無二的現象級存在。
「為什麼我的同學都不再創新呢?或者說,為什麼他們的創作如此狹窄,並局限於一種特定的風格?」魯夫曾經發問。
上述問題,也許就是我們談論魯夫的動機。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永不安分、無法歸類、離經叛道的探險者
托馬斯·魯夫持續20多年的藝術實踐和不斷創新讓他成為德國攝影史敘述中的一位「異類」。藍曬法、立體照片、罪犯合成照片、物影成像、柏林達達主義和蘇聯先鋒派的攝影蒙太奇,當然,還有「典型」德國攝影的代表——新客觀主義和魯夫的老師貝歇夫婦秉持的「類型學」美學都是其作品曾指涉的對象。
魯夫對於攝影術在歷史考古層面的興趣規避了多愁善感的讚頌和對過時技術的懷戀。相反,他的作品中真正關心的是在不同影像種類、領域中影像的接收與生產在公眾和私人層面扮演的角色及其相關語境。
另一方面,魯夫對攝影在「藝術」領域之外生成和傳播的興趣讓他成為不斷尋求攝影更多可能性的探險者,這也令他比其他很多德國攝影藝術創作者具備了更加寬闊的視野和更為多樣態的創作思路。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我感興趣的是圖像而非技術」
攝影在科學、建築、工業、大眾傳播、流行文化等諸多領域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都得到了魯夫的關注,而存在於檔案、網路、廢棄的工作室、產品圖錄以及其他數字化資料庫的現成素材都成為他二次創作的對象。他的作品可以是肖像、風景、人體、抽象圖形,甚至是去物質化的、被分解的圖像。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感興趣的是圖像而非技術。」
對攝影史居於當代立場的考古與對影像可能性的激進探索的結合,讓魯夫的創作同時具有了歷史的縱深感和當代的豐富性,正因如此,讓魯夫對當代藝術語境中的許多新一代攝影藝術創作者,其中包括許多中國青年藝術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配圖選自課程PPT
魯夫帶給我們的思考
本次關於魯夫的三節課,將從魯夫的創作線索以及他與同學的差異出發,以他對攝影本體的深度探索和他在創作中對攝影史的指涉與拓展,對魯夫迄今為止的諸多作品進行討論。
我們會思考:
為什麼他那些虛糊糊的作品會被稱為大作?
為什麼他拍的證件照得到如此多的讚頌或爭論?
為什麼他可以不用相機進行創作甚至再創作?
為什麼我們很難去梳理他的所謂「風格」?
為什麼他就是托馬斯·魯夫,而不是我們習慣性的稱呼某位攝影師,比如拍風光、拍人像、拍建築的魯夫?
為什麼……?
為什麼……?
從魯夫出發,我們可以提出太多的「為什麼」。
希望通過這三次課,同諸位朋友一起以魯夫異常豐富的作品樣態為媒介,激發我們用理性去質疑攝影中種種根深蒂固的「理所當然」、刻板印象和固有標準,去觸碰並試著認可攝影存在的種種可能性,去真正、主動靠近那些曾經因為「看不懂」而避而遠之的「另一種美」。
課程目錄
/ 每節課50分鐘 /
第一課 「我是貝歇夫婦最忠誠的學生」:
看得懂的杜塞爾多夫學派和不好說的魯夫
1 托馬斯·魯夫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梳理
2 貝歇夫婦、杜塞爾多夫學派與前「貝歇夫婦」的20世紀德國攝影簡史
3 托馬斯·魯夫與他的同學:有相似,但更多的是差異
4 「我們在學校里,藝術聊得多,攝影聊得少」:當代藝術熏陶下的托馬斯·魯夫
第二課 煉金師和考古學家(上):
對攝影本體的深度探索
1 幾種肖像(《室內》《房屋》《肖像》《其他肖像》):構建真實的規則和尺度
2 虛與實:《裸體》《jpeg》
第三課 煉金師和考古學家(下):
延伸與擴大的攝影史
1 回應經典攝影史:《報紙照片》《立體照片》《海報》《機器》《負片》《新聞報道++》
2 觸碰新的攝影史敘述方式:
A.軍事和科學照片:《夜間》《星空》《卡西尼號》《火星》
B.大眾文化與科技中的攝影圖像:《底紋》《循環》《物影成像》
3 托馬斯·魯夫與現成圖像
關於講師
何博與托馬斯·魯夫
何博,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獲碩士學位),碩士期間曾赴法國巴黎第八大學交流學習,現為攝影雜誌編輯。
他的個人藝術實踐圍繞現成圖像、業餘影像、災難與暴力事件等主題,曾獲「2016年第16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藝術觀念類優秀攝影師獎」,併入圍「2017年第9屆三影堂攝影獎」。
作品《從此沒人和你說話》參加「2018高雄國際攝影節」「2017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寓言:2017年第9屆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等;
作品《自拍者:尺箋傳影》參加「刷屏/勞作:2018 AMNUA攝影展巡展」「自然生長:百名85後中國攝影師個案剖析」「2016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等;
作品《延伸的刺點》刊登於荷蘭攝影雜誌《Foam》,並參加「第2屆寧波國際攝影周」「『不聲而語』影像新銳十一人聯展」「2015第15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等。
同時,他還涉及策展領域,曾擔任「TOP20·2017中國當代新銳攝影展」執行策展人、「第14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致敬展《被遺忘的影像記憶——袁毅平攝影展》」執行策展人。
課程購買
199元 / 3節課
6月21日—27日報名聽課,可享受五折優惠(99元)
※建築師出身的藝術家:真實與夢境之間
※周末的娛樂藝術,找到藝術家的臉
TAG:套路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