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印度佛教寺院的活樣本:帕坦

古印度佛教寺院的活樣本:帕坦

出走 Auszug

記錄行走於世界各地與各種文化間的感悟

關注

古印度佛教寺院的活樣本:

帕坦(Patan)

尼泊爾語Lalitpur(拉麗璞兒),意思是「藝術之城、美麗之城」,這便是帕坦(Patan)本來的名字。如今這座加德滿都谷地的小鎮常常是塵土飛揚、交通嘈雜擁擠,下水系統失效,房屋歪歪扭扭。若非置身王宮中,你根本無法理解她為何被稱為「藝術之城、美麗之城」。

圖:帕坦王宮中的花園,負責加德滿都地區60%顏值

圖:帕坦街頭肆意的機車

然而,如果有一位淵博的學者,他精通南亞歷史,會講十幾種南亞方言,專註研究尼泊爾地區的歷史、文化與宗教,尤其擅長佛法的歷史與傳播史;他並非狂熱的佛教徒,因為他本人是一位基督教神父,那麼他對佛法歷史的描述或許更學術更客觀;如果由他引領,穿過帕坦曲曲繞繞的小道,你便能窺視塵土後這座小鎮千年以前的容貌,那時,你便能理解她真正的美麗與價值。

圖:神父

01

歷 史

由於伊斯蘭教的入侵,佛教在印度被徹底毀滅,因此已無法從現有的印度遺迹中找尋當年佛教寺院的樣貌。然而伊斯蘭教只是到達了加德滿都谷地卻並未長期停留,如今依舊留存在加德滿都谷地的四百多所佛教寺院,便是研究歷史上印度佛教寺院的活樣本。這四百多所寺院中最主要的兩百多座,全部在帕坦。

圖:帕坦最主要的寺院:大金廟

02

法 脈

概略而言,佛法在尼泊爾分為兩支:釋迦系與金剛乘系。類似日本的一些寺院,尼泊爾的出家人不僅結婚生子,而且寺院也是父子傳承、家族經營。這樣便保證了法脈的延續與純正。如果主寺已經容不下家族成員,那麼他們就會造一座新的寺院作為分寺。幾代後,主寺擁有多個分寺,甚至有些分寺會再擁有分寺。通常寺院的負責人會從家族中挑選兩位年輕人做自己的助手,一般是他的兒子或侄子,他們必須穿白色的衣服。

圖:穿白衣的助手,通常是寺院住持的兒子或侄子

03

寺 前

不同於中國寺院的殿台樓閣層巒疊嶂,印度式的寺院通常都非常小。一座金碧輝煌的主殿,裡面供奉著釋迦牟尼佛。主殿前面有一座佛塔,代表佛本身;一個壇城,代表宇宙;一個火供池;一個灌頂池,灌頂時被灌頂者站在蓮花台上接受灌頂。

圖:佛塔

圖:壇城上通常都放置金剛杵

圖:上面的方框為火供池,中間的蓮花座灌頂時用

04

寺 門

寺門永遠不朝南,因為南方被認為是不吉祥之處。寺院的主門兩邊是佛陀的兩位大弟子:目犍蓮尊者與舍利弗尊者。由於打磨不易,鏡子在千年以前被認為是珍貴之物,因此它總是被掛在寺頂處。不過我私下揣測,鏡子不僅僅只是因為珍貴而被掛在那裡。由於佛法中時常把萬物的本性比作影像:有顯現卻無實質,因此我猜測高懸的鏡子更是提醒每位路過者:看,你所見到的,只是一個幻象而已!

圖: 高懸的鏡子與舍利弗尊者

05

主 殿

主殿的佛像雖然金碧輝煌,卻通常放置在低矮的位置,大約等高於席地而坐時眼睛平齊之處。我很喜歡這種高度設置,讓你對佛生出幾分親近感,彷彿是一位坐在身邊的朋友,可以對視,可以傾訴,可以觸摸,可以倚靠。本來佛,便不應是那遙遠的彼岸;本來佛,便不該是高高在上的那個他。

圖:主殿與釋迦佛

06

鎏 金

寺院的金碧輝煌是因為鎏金。古時尼泊爾工匠將金溶於水銀然後塗在建築物或佛像上,等到水銀揮發後金便自然鎏在物體表面。不可思議的是直至今日,尼泊爾工匠依舊使用這種水銀鎏金法。神父說他有一位朋友便是鎏金匠。鎏金匠不到40歲時,妻女便相繼因水銀中毒而亡。現在他40歲,自己也顯現出明顯的水銀中毒跡象。他應該活不久。

圖:金碧輝煌的大金廟金頂

07

修 持

以寺院為中心,周圍環繞著整個家族居住的房屋,這樣便形成一個小社區。每天家族成員在寺中修持儀軌並做三次或四次供養。通常中午供養食物,晚上供養燈。當空心的木杆敲響,即使是正在嬉戲的孩童都必須安靜下來,這是召集家族成員前來修持的訊號。敲擊木杆之後是搖響一百次鈴聲。每一聲鈴響代表梵文般若經一字,當搖完一百聲也就念完了一遍般若經。所有家族成員都登記在冊依次輪流前來完成儀軌的修持。如果某人因故無法前來參加,他也可以出錢請其他成員代替。

圖:以寺院為中心形成的小社區

圖:寺院負責人敲擊木杆

圖:大金廟的度母殿中正在修持的人們

08

共 處

雖然分釋迦系與金剛系,然後這兩派並非完全獨立存在。相反,他們通常存在於一座寺院中或者一個社區中。只是金剛系的大門永遠關閉者,只有接受這個傳承灌頂的人方可進入。有時甚至只有寺主一人可以進入。

圖:社區中的金剛系,鐵將軍把門

09

是 處

也許是為了保密,也許是因為變遷,有些家族一直以為自己屬於印度教,直到學者們打開他們的儀軌法本,才發現他們修持的是佛法金剛乘儀軌。從寺院的形制也可判別印度教寺院與佛教寺院的差別。通常印度教的寺院坐落於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向周圍敞開;而佛教的寺院常常坐落於某個小巷的幽深處或社區中,若非有意尋覓或有人引領,遊客根本無法發現它們。這或許正如佛法認為自己是「內法」,所謂「心外求法,終無是處。

圖:坐落於大街上的印度教寺院

圖:坐落於小巷深處的佛教寺院入口

文字 攝影

Laurence Zhou

(歡迎轉發,未經本人同意不得轉載)

Out of Box 出離一切概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出走Auszug 的精彩文章:

TAG:出走Auszu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