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不工作了,你靠什麼養活自己

如果不工作了,你靠什麼養活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由和幸福。在內心深處我們都希望改變一些事情,使生活變得更美好。

所以,一封簡短的辭職信:「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一句「生活不只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會成為一句廣為傳播的流行語。因為這些撩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慾望,激發了人們那份躁動不安的心緒。

也許,許多人內心都期盼著,不用等到退休,就可以不受朝八晚六的約束,去過自己夢想中的生活了。這份夢想也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瀟洒,也許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在嚮往這份美好的生活時,你首先要想到的是,如果你不工作了,靠什麼養活自己?

其實許多人如果沒能過上理想的生活,都會歸咎於自身的財務狀況。

一個關於財富的課程中,台上的演講者問台下的聽眾:「知不知道什麼是有錢的定義?」

聽眾當場愣住,有錢的定義不是錢很多很多嗎?演講者搖搖頭:「如果你認為擁有金錢就叫有錢人,那表示你不懂什麼是財富的定義。」

真正的有錢人,是擁有健康、有時間花錢的人,而擁有財富的定義如何界定呢?那就是在全家都不工作的情況下,還可以維持原來的的生活水平。

「有錢的定義是:當自己不工作,或失去手頭的工作時,還可以讓自己及家人衣食無憂地生活下去。 」聽眾當場傻眼,不工作,還能繼續生存?這是所有學校都沒有教過的。

當你有足夠的資產,僅僅靠靠這份資產產生的收益或利息便可生活,不必再繼續工作時,才稱得上富裕。才算真正的富有和獨立。

這時金錢為你而工作。你變得富裕,不是因為你掙到的錢,而是你擁有的資產,而且這份資產能為你帶來持續穩定的收入。

人擁有兩樣的東西可參與財富創造:勞動力和資本。由此帶來兩種收入:勞動性收入和資本性收入,也就是財政性收入。由於勞動者勞動能力的增長是有限的,勞動者本身需要維護成本,所以勞動者能夠創造的財富是有限的。資本則不同,資本沒有維護成本,不會經歷生老病死,它可以日夜運作,而且可以帶來持續不斷的增長。

勞動性收入就是主動性收入,也就是我們工薪一族的工資收入。財政性收入稱為被動型收入。被動性收入,就是即使你什麼都不做,這些財產會自動給你帶來收入。

只有當一個人不需要通過勞動性收入,只通過財富或資產帶來的被動型收入就足以保證其可以過上想過的生活時候,就可以說達到財務自由了。

人生在世,追求的最高層次,應該是財務健康和身心健康,也可以理解成財務自由和身心自由。

那對我們工薪一族來說,有沒有可能實現財務自由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看看財務自由的的定義吧。

簡單說,被動收入>支出,就算是財務自由了。財務自由不一定得賺很多,只要你花得少,也行。所以財務自由,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它是可以用數字來表達的。

也就是說,要想財務自由,你必須有一個自己的賺錢機器,養了一隻可以下金蛋的母雞。你可以列出每月必要的支出和花費,由此算出要養一隻多大的雞。你需要一定的資金,並且合理的投資理財,讓這筆資金每個月給你帶來足夠的投資收益,來保障你的各項開支。

公式如下:

假設投資收益8%,

每月所需金額*150=資金總額

就是說,如果你每月所有開支是1萬元,你有8%的投資收益,

那麼你需要

1萬* 150 =150萬

就可以達到財務自由了

假設你的投資收益是10%,每月開支還是1萬,

那麼你需要

1萬* 120 =120萬

就可以達到財務自由了

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對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不含X二代、各種特殊人物)而言,要實現財務自由,至少要做到:

1、努力提高你的自身價值

增加你的收入,賺取你的第一桶金,積累到足夠多的、可以帶來收入的資產。對個人而言,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投資你自己,提升你的價值。雖然這個社會有種種不公平,但大多數企業,還是會按員工所創造的價值給予報酬的,你的身價多少,取決於你能為企業創造多大價值。所以,在該奮鬥的年紀,一定不要懈怠。在該進取的時候,千萬不要放棄。

2、進行科學合理的理財規劃

中國有句古話: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算計一世窮。這個算計,就有家庭理財規劃的含義。理財不等於投資,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分。理財是根據你的財務資源和風險偏好,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和使用。曾經看到一個報道,國外的一個富二代,在中年時繼承了巨額遺產,他認為有這麼多錢,一輩子都用不完。於是揮霍無度,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也沒有任何理財規劃,結果在他80多歲的時候,已經淪為乞丐了。所以當時外界評價道:他只知道有這麼多錢,卻沒算好自己能活到這麼久,也沒想到通貨膨脹速度這麼快,於是活生生演出了一個坐吃山空的悲劇。如果他懂一點投資理財,就完全可以避免了。所以,一個人是否富有,不在於他曾經有多少錢,而在於他是否會理財。

而縱觀我們的一生,是自己擁有一台賺錢機器,還是當一台賺錢機器,取決於你是否投資理財。

3、控制你的慾望

因為被動收入>支出,就算是財務自由了。所以財務自由不一定得賺很多,只要你花得少,你的被動收入能覆蓋你的支出,也是財務自由了。而現實中恰恰相反,許多人不是因為賺得少,而是花得多。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我們一定要分清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哪些只是我們想要的。如果你的慾望太多,縱使你年入一千萬,卻要養十艘遊艇,支撐兩架飛機,那也沒法自由。

幸福感的量化指標是幸福指數

幸福指數=擁有/慾望

所以控制你的慾望,在擁有不變的情況下,你的幸福指數會增加的。

4、優化你的收入結構

收入來源和結構是決定這個家庭是富有還是貧窮的關鍵因素。現在工薪一族之所以這麼焦慮,是因為收入單一。很多人害怕工作不穩定,收入不確定,上班族急於尋找雙薪,下班之後還要辛勤工作,以為這樣就可以遠離為衣食住行擔憂的日子。

其實,無論兼做幾份工作,單靠增加工時獲得的收入永遠無法讓你擺脫窘境。要想財務自由,必須要有財政性收入。

就像有人所說,一個月拿三萬月薪照樣很焦慮,如果這三萬是由兩萬投資收入和一萬工資收入組成的,那就不會那麼焦慮了。

大部分的家庭通過工作獲得的收入占絕大部分的比例,約95%的收入都是來自上班所獲得的薪水部分。財政性收入,如股權分紅、利息收入、房租收入、版稅等,一般家庭的比例就很低,大約只有5%,甚至沒有這樣的收入。

所以聰明的人,要及早調整優化自己的收入結構,創造一些財政性收入。

5、知足者富

理財也好,財務自由也罷,其最終的目的是讓我們過上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追求財務自由,不是因為崇拜金錢,不是為了享受奢華,而是不做金錢的奴隸,使自己達到身心靈的自由。

所以,「賺錢賺到合適休,賺錢多少到盡頭?」這樣的問題,關乎你的人生觀,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幾千年前,老子就提出:「知足者富」。美國政治家、思想家本傑明.富蘭克林認為,知滿足使窮人富有,不知滿足使富人貧窮。兩位聖賢的意思異曲同工。這裡知足相當於設立一個度量財富的精神尺度。對那些不是以投資為主業,僅僅為取得財務自由的人來說,不妨為自己設一個彈性的上限,在按上面標準達到財務自由後,我們應該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長的事情和真正感興趣的愛好上面。

因為,只有在做一些使自己充滿熱情和興趣的事情時,我們才是真正處於最好的狀態。

只有我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才會真正感到幸福。

(後註:什麼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呢?一個簡單的評判標準,就是如果不給錢你也願意去做這件事,而且樂在其中。就像魅力君現在寫文章,既沒有任何報酬,也沒人指定任務,純粹就是自己愛好。只是到了現在也幾乎可以隨心所欲了,才發現喜歡的事情這麼多,想做的事情也這麼多,精力實在有限,所以公號寫得斷斷續續,抱歉。活到這個年紀,才真正感覺到,時間才是每個人最寶貴的財富。)

配圖:魅力君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感謝大家點贊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子慎言 的精彩文章:

TAG:君子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