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岸學者:大陸發展對台青磁吸效應顯著

兩岸學者:大陸發展對台青磁吸效應顯著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電 (夏守智)第三屆京台學者共研會24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兩岸學者認為,大陸發展對台灣青年磁吸效應顯著。大陸高速發展及「31條措施」等優惠政策為台青赴大陸求學、就業與創業營造了有利條件。

台灣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張壯熙表示,大陸高科技產業與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高校研究水平和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這與台灣的「悶經濟」以及愈發衰弱的高等教育形成鮮明對比。因此,台灣學生申請到大陸高校就讀人數持續增加,僅上海交通大學一校,今年就有逾600名台灣高中生申請。

台灣空中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李允傑以崑山、廈門和遼寧營口三市為例,分析了大陸各項優惠措施對台灣青年創業的積極作用。他指出,台灣服務業佔GDP比重接近70%,在技術、人才等方面具有優勢,而大陸不僅擁有龐大的市場和資金,也在謀求經濟轉型,這為兩岸創業者在服務業領域合作創造了條件。

他提出,兩岸應建立長期、制度化的服務產業合作機制,以一體化視野看待兩岸產業發展,優化利用雙方人才、技術、品牌與資金優勢,共同拓展全球市場。

前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引述相關數據說,台灣18至29歲青年群體因「31條措施」增加赴大陸發展意願的比例超過60%,而台青對大陸不友善比例下降到39.8%,10年前這個數字是50.8%。「青年需要發展前景,會逐漸認識到大陸可以提供更大舞台,對大陸態度也發生轉變」,黃清賢說。

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於強基於調查數據指出,在兩岸青年的交流中,雙方觀念差異明顯彌合,對彼此的善意不斷累積。應該繼續為台灣青年赴大陸發展創造條件,並著力增強兩岸青年交流,為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奠定有利基礎。

中國政法大學講師王理萬則表示,目前制度並非足夠完善,惠及台胞措施仍有提升空間。他提出三點建議,包括逐步打破「編製壁壘」,為台灣青年人才進入「體制內」提供製度保障;在設計台灣人才引進位度時,除向高層次人才傾斜外,還應關注多元普通人才,為他們進入大陸就業創業提供便利;各省市、各部門落實「31條措施」步伐不夠協調,且缺乏各地配套措施統一發布和獲取平台,需要補足。(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英國和愛爾蘭麥當勞門店將改用紙吸管
印度:ATM機內鈔票全成碎片!元兇是老鼠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