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前期國家如此強盛,為何三戰敗於秦國,只是因為沒用屈原?
要說起戰國時期疆域最大的國家,應該要算上楚國,楚國當時佔據著南方廣大的土地,人口眾多,並且到了楚懷王時期,國力達到了最為鼎盛的時期,在當時因為秦、齊先後變法強盛,於是戰國七雄實際上形成以三國為首的同盟。
當時的楚懷王雄心勃勃,首先繼位以後就擊敗了魏國,要知道魏國一直都是戰國初期的強盛的國家,雖然沒落,但是也有很強的實力,但是楚懷王憑藉這一戰,奪取了魏國八座城池,徹底洗刷了恥辱。
此後楚懷王任用屈原、唐昧等人實行變法,希望能夠使國家更為強大,對外採用合縱的戰略,先後與七國聯合對抗秦國(其中包括義渠),並形成了以齊楚為首的聯合軍,掐斷了秦國東出的犄角。
此時的楚國號稱強勢,但隨後秦國就派出張儀遊說,使得楚懷王被騙與齊國斷交,最終瓦解了聯盟,隨後楚國丹陽、藍田、召陵三戰皆敗,雖然取得越國的土地,但實際上此時楚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只是讓人奇怪的事,為什麼此前一直十分強盛的楚國,三戰都敗給了秦國,依照楚國當時的戰力來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就是以秦國的厲害,也絕對不可能有如此戰力。
有人說是因為楚王沒有用屈原帶兵,才導致前方戰事失利,可實際上就是屈原他也僅僅只是一個文官,文官上陣打仗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說屈原,只怕屈原上陣楚國會敗得更快。
其實這要從楚國內部說起,楚國的政治制度就是雖然楚王為主,但是下面還有幾大家族如屈、景、昭三家為主,基本上楚國能征善戰的人都出自這三個家族,楚懷王任用屈原變法,早就觸動了這些家族的利益。
於是這些人為了給楚王一個下馬威,故意與朝廷政策抗衡,使得楚國失去了一次強大的機會,並在前線故意後撤失敗,目的是希望楚懷王明白,沒了他們三大家族,楚國一樣不行。
於此同時,楚懷王也中了秦國的計策,為了貪圖商於之地,與齊國斷交,這也是楚國最終戰事失敗的根本緣由,其後合縱的聯盟瓦解,垂沙之戰楚國再一次敗北,就連大將唐昧也在這一戰中犧牲,楚國從此以後就坐上了下滑的過山車,再也難以挽回了。
TAG:大王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