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詩人遇上小兒女,態度不同愛相同

大詩人遇上小兒女,態度不同愛相同

最「無奈」

責 子

[東晉]陶淵明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陶淵明,他似乎失落地感嘆自己五個孩子沒有一個志在詩書,一一點出了孩子們的愚笨之處。對於《責子》這首詩,歷史上頗有爭論,杜甫在《遣興五首》其三中說「有子賢與愚,何其掛懷抱」,認為陶淵明並沒有真正地出世。而黃庭堅在《書淵明〈責子〉詩後》中則說從詩中可以看出陶潛是個慈祥的父親,他是真寬容,真順其自然。您怎麼看呢?

最心疼

寄東魯二稚子

[唐]李白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姐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相比陶淵明,李白對於女兒平陽和兒子伯禽滿是愧疚。一封家書,在深切的感情之外,我們的詩仙還發揮了想像力。詩人的心飄到酒樓前的那棵桃樹下,眼看桃樹下乖女兒平陽折下花枝,眼淚簌簌,兒子也長高了跟姐姐齊肩。這個時候,李白第一任妻子許氏已經去世,兩個小人兒在樹下就這麼站著,有誰來可憐呢?

最哭笑不得

示添丁

[唐]盧仝

春風苦不仁,呼逐馬蹄行人家。

瘴氣卻憐我,入我憔悴骨中為生涯。

數日不食強起行,何忍索我抱看滿樹花。

不知四體正困憊,泥人啼哭聲呀呀。

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

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痴笑令人嗟。

宿舂連曉不成米,日高始進一椀茶。

氣力龍鐘頭欲白,憑仗添丁莫惱爺。

盧仝這首詩,讀來讓人哭笑不得。生了病連著幾天吃不了飯的父親盧仝遇上獃頭獃腦的小兒子,一會跟盧仝要抱抱看花花,為父的渾身無力抱不起來招得孩子哭聲連連。一會又打翻了墨汁,在紙上塗抹,正當父母生氣又捨不得打的時候孩子笑了,令人哭笑不得。看似被孩子折騰,其實為人父母的樂趣不就在此嗎?

最喜悅

阿 崔

[唐]白居易

謝病卧東都,羸然一老夫。

孤單同伯道,遲暮過商瞿。

豈料鬢成雪,方看掌弄珠。

已衰寧望有,雖晚亦勝無。

蘭入前春夢,桑懸昨日弧。

里閭多慶賀,親戚共歡娛。

膩剃新胎髮,香綳小綉襦。

玉芽開手爪,蘇顆點肌膚。

弓冶將傳汝,琴書勿墜吾。

未能知壽夭,何暇慮賢愚。

乳氣初離殼,啼聲漸變雛。

何時能反哺,供養白頭烏?

白居易老來得子,五十八歲時有了兒子阿崔,自然分外喜愛。全詩欲揚先抑,前面寫自己已經是遲暮之年,雙鬢如雪。後寫夢中出現蘭花,寓意好事將近。白居易細細描摹新生兒的可愛模樣——穿著小襖,頭髮油亮又細膩,小手白嫩如玉,小心翼翼地給你抹上油。老來得子的喜悅更加重了對於衰老的恐懼,已經五十八的我還能等到兒子養老送終嗎?

最可愛

與小女

[唐]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這是詩人寫給自己小女兒的詩。她剛能聽懂大人的講話,就咿咿呀呀的學著說話了。因為愛玩小車就不肯去睡覺,因為衣服上少綉了朵金線花,就整個晚上哭鬧著不肯停歇。詩抓住小女孩學話、貪玩、愛漂亮、喜歡哭鬧的特點,通過這些生活瑣事的描寫,使小女孩天真可愛的形象躍然紙上,詩人愛女之情也流於筆端。

驕傲

嬌女詩

[西晉]韋莊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

鬢髮覆廣額,雙耳似連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類掃跡。

濃朱衍丹唇,黃吻爛漫赤。

嬌語若連瑣,忿速乃明集。

握筆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執書愛綈素,誦習矜所獲。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畫。

輕妝喜樓邊,臨鏡忘紡績。

舉觶擬京兆,立的成復易。

玩弄眉頰間,劇兼機杼役。

從容好趙舞,延袖象飛翮。

上下弦柱際,文史輒卷襞。

顧眄屏風書,如見已指摘。

丹青日塵暗,明義為隱賾。

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

紅葩綴紫蒂,萍實驟柢擲。

貪華風雨中,眒忽數百適。

務躡霜雪戲,重綦常累積。

並心注肴饌,端坐理盤鬲。

翰墨戢閑案,相與數離逖。

動為壚鉦屈,屐履任之適。

止為荼荈據,吹噓對鼎立。

脂膩漫白袖,煙熏染阿錫。

衣被皆重地,難與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長者責。

瞥聞當與杖,掩淚俱向壁。

《嬌女詩》是晉代文學家左思的詩作。作者從日常生活中剪裁幾個場景,精心描繪了兩個小女兒天真稚氣、活潑可愛的種種情態,準確形象地勾畫出她們嬌憨活潑的性格,字裡行間閃爍著慈父忍俊不禁的笑意,筆墨間流露著家庭生活特有的情味。此詩先寫女孩兒模仿大人對鏡、握筆、執書、紡績等事,後寫小孩子特有的頑皮活潑,最後寫她們把衣衫弄得一塌糊塗,由這件最讓大人惱火的事引出「當與杖」的別緻結局。全詩層次分明,結構巧妙,筆調詼諧,語言通俗,時雜俚語,很有風趣,一段矜惜憐愛之情見於言外,十分感人。

無論這些大詩人對於孩子的心情是喜悅,是心疼,還是無奈,有一種感情是普遍而強烈的,那就是愛。因為孩子,父親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聯結與延續,激發了全新的生命體驗,由此才有了韋應物的「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才有了杜甫的「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才有了辛棄疾的「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這些真摯的感情在一遍遍的吟誦中,連接了父母與子女,穿越了時間和空間。

本文轉載自「中華書局」,原文有大量修改,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長知識丨布衣之交是怎樣的交情
10副修身對聯,字字珠璣,終身受用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