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此「超級神肥「的功力,你到底了解多少?

如此「超級神肥「的功力,你到底了解多少?

最近一段時間每天都有人問我選擇xx種子到時能產多少斤?自己用了多少多少肥到時能產多少斤?

我只能說種子好只證明有高產的潛力,不代表其一定會產多少斤,肥下的好也同樣如此。種子也好,肥也好與高產有關係但不是必然的。

我舉個例子說明: 有位生物學家把一棵樹栽到花盆裡,栽之前把花盆裡的土烘乾記好重量,然後只往花盆裡澆清水。幾年過後樹長了很大,把樹拔出來把土弄凈回花盒,發現樹長了很大,花盆裡的土烘乾後比之前只少了幾克,把樹也烘乾扣除水分,這棵樹仍有幾千克,那麼這棵樹長這麼大主要能源來自哪裡呢? 只靠水能長這麼大嗎? 有人說吸收土壤里營養長大的,如果是這樣,樹多重就應該缺少多少土才對呀,其實植物生長主要能源來自與太陽,俗語說的萬物生長靠太陽那是千真萬確!

西甜瓜體內的構成水佔80℅~90℅比例,剩下的絕大多數由碳源(粗纖維、碳源、糖)等組成佔10℅~20℅,其他營養佔比很小。也就是說西甜瓜中水分佔比最高,缺水對產量的影響是最大的。糖分佔比排第二位,糖就是碳源——是葉片吸收水和礦物質(氮、磷、鉀等)和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也叫糖類化合物、有機質)。水是氫元素和氧元素,二氧化碳是碳元素和氧元素,也就是說碳、氫、氧三種元素合起來佔西甜瓜整體的96℅以上。 碳、氫、氧是老天恩賜的,所以說產量的形成主要取決於水和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機質的多少。

水分簡單給足即可,那麼葉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質的多少對產量就起到關鍵性作用。影響產量的第一要素是功能葉片的好與壞。每一個葉片都是一個化工廠,葉片功能強大合成的有機質就多,產量也就越高。如果植株早衰葉片就會老化,如果植株生病,如果葉片重疊,都會使葉片合成的有機質減少,甚至消耗有機質比合成的有機質還多,這時產量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光照強度和日照時間的長短對產量的影響排第二位,西甜瓜是強光照且長日照作物,生育期內光線不足會嚴重影響到葉片的有機質合成——影響產量。特別是膨果期連陰雨,葉片的光合能力弱,合成的有機質少,產量就會受到影響。日照時間短也會影響到西甜瓜的有機質合成,這就好比一個工廠,同等條件干14個小時加班的比干8個小時的生產出的商品多一樣。這就解開了冬季在寮國、緬甸種西瓜,溫度夠產量怎麼也拿不上去的原因——日照9小時與日照13小時葉片合成有機質數量是不一樣的。

那麼,功能葉片好、肥水充足、光照強度和日照時間都夠用,西甜瓜的產量一定能高產嗎? 也不見得,先不說品種和留瓜節位如何,只是膨果期間白天達35℃以上,夜間也20度大多,這種情況下雖然是葉片合成的有機質多,但植株整體消耗的有機質也多,供給果實膨大的營分並不多,如果持續高溫產量反而下降,甜瓜還好些。也就是說溫度低產量受影響,溫度過高產量同樣受影響! 這就是吉、黑兩地陸地地爬西瓜產量能達到18~20萬斤/公頃,其他區域無論土質怎樣,用什麼種子,下多少肥很難達到這個產量,這與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就象世界上的黃金玉米帶一樣,處在黃金玉米帶上的玉米公頃產3萬斤很平常,象吉林懷德和農安部分區域。其他區域玉米公頃達3萬斤,下多少肥,用什麼種,灌多少水也很難達到這個產量。

咱們群里有公頃產17~18萬斤西瓜的,你到關內去種西瓜試試,看看能產多少斤就知道了。就是不去關內還在當地栽培,某年你西瓜產量達18萬斤/公頃,之後你仍用一樣的品種一樣的肥,一樣的用水,所有的一切都一樣,結果產量與高產的那年差很多,有的人會說品種不純了,也有人會說用到假肥了等等,這裡不排除種子和肥的原因,當你的西甜瓜膨果時遇連陰雨或低溫或高溫,合成積累不下更多的有機質哪來的產量?

是! 品種、留瓜節位、功能葉片的強與弱、肥水是人為可以控制的,但是光照強度、日照時間長短、天氣溫度不是我們人為所能控制的,日照不夠我們誰也不能弄個太陽掛天上去吧。40多度的乾熱風我們誰也摁不住! 所以說產量的高與低有很多不確定性,並不是我用了多好的種子,下了多好的肥,澆了多少的水,秧管理得多麼的霸道,就一定會產多少斤,這是不現實的!

總之,高產——是天時地利人合的共同結果!!! 絕對不是單單用什麼品種和用多少肥、多牛x的肥就能做到的!

直到去年,我還堅持認為人定勝天,選擇好的種子,合理科學的施肥,採用最先進的管理技術就一定獲得高產! 想向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去年當地西甜瓜產量沒有高的,為什麼? 有些人品種沒選好, 肥沒下明白,管理沒上去,所有人都這樣嗎? 昨天夜間寫出來用了幾個小時,而思考過程卻經歷了幾個月!

我無非是想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產量的形成不是一兩個少數因素就能決定了的,而是天→地→人多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本文原題目為《陳德江關於西甜瓜產量形成的思考》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陳德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一個自學了農藥的藥理、藥性及農作物的病原學,有20年栽培實踐的熱心腸農民。無顯赫的教育背景也無可以炫耀的成就,更無夸夸其談的資本。只有的只是解決部分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對問題的執著。

願用自己所學幫助更多的農民兄弟。

進群交流請添加微信號:

關注普惠農業大家庭。

聲明:本平台原創內容,支持公益性的轉發和分享,其他平台或媒體轉載請註明出處;禁止用於任何形式的商業行為。

本平台轉載自其它平台或媒體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

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秋紅 的精彩文章:

TAG:王秋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