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現實、未來,話曲藝保護傳承

歷史、現實、未來,話曲藝保護傳承

由文化和旅遊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藝術司和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承辦的全國非遺曲藝周於6月8日至14日在天津舉辦。全國非遺曲藝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各類演出展現非遺技藝、促進交流學習、推動曲藝普及,調研、座談則充分總結非遺保護工作成果,分享全國各地非遺保護的成功經驗,明確未來的工作方向。

曲藝、曲藝人從歷史中走來,在現實中奮鬥,向未來處眺望。本版特刊發曲藝的起源流變,全國具有代表性地區的非遺保護經驗以及傳承人、專家學者對非遺保護未來發展的建議建言,以饗讀者。

【從歷史中走來】

中國曲藝:本體特徵及前世今生

吳文科

曲藝是演員以本色身份採用口頭語言說唱敘述的表演藝術門類。古今中外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不同民族與人群,大都有著各自的曲藝表演形式。如古希臘著名的《荷馬史詩》即《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演述方式,就是古希臘的曲藝表演;這兩部史詩的主要搜集整理與吟誦傳唱者荷馬,就是古希臘的曲藝藝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一些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如埃及的「黑拉里亞史詩吟唱」、印度的「羅摩里拉—羅摩衍那傳統表演」、巴勒斯坦的「伊卡耶」、蒙古國的「蒙古圖利」、菲律賓的「達蘭根」史詩唱敘、韓國的「盤索里」、土耳其的「麥達赫說書藝術」,以及日本的落語、漫才、浪曲、新內、漫談、講談等等,都是依然存活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曲藝形式。

左圖: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駱玉笙20世紀50年代在天津紅旗戲院演出

右圖:相聲大師侯寶林(左)與搭檔郭全寶表演對口相聲

我國不但是文化傳統綿延5000年沒有中斷的文明古國,也是世界範圍的曲藝大國。曲藝藝術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傳統深厚,有據可查的歷史,是從隋唐時期開始。這使中國曲藝的成熟發展至少綿延了1500年。

已知最早的曲藝品種,為隋唐時期的「說話」。之後歷代均有其代表性樣式,如唐代有「轉變」,宋代有「諸宮調」「鼓子詞」,元代有「散曲」「平話」,明代有「詞話」「道情」,清代有「彈詞」「子弟書」「蓮花落」等。據「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重大項目暨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重點項目」《中國曲藝志》(29卷)的初步統計,中華各民族古今擁有的曲藝品種為1000個左右,至今依然存活的在500個以上。這些品類繁多、異彩紛呈的曲藝形式,依照藝術審美的功能特點,可以分為「說書」「唱曲」和「諧趣」三大類型。每個大類又由相應的小類構成。具體類屬及代表性曲種可參見下表:

中國曲藝品類雖然龐雜,特徵卻很鮮明。那就是,不管何種曲藝樣式,都是採用形成地區的方言土語(或民族語言),運用或說、或唱、或連說帶唱、或似說似唱的方式進行以語言性敘述為主的口頭表演。這使「口述」表演和「聽覺」接受成為曲藝審美的主要方式。其他如表情、動作、身姿、意態,乃至樂器伴奏、口技模擬等等,均為口述表演的輔助手段。這也使曲藝演員的表演姿態不似戲曲和影視劇,即由演員化裝成故事中的人物,進行假託性的角色化代言模仿,而是以本色身份出現在觀眾面前,進行第三人稱統領的口語性說唱式敘述。即便要表現故事中人物的言行舉止,也僅是通過口吻、語音、動作、神態等的模擬和演示。與之相應,曲藝的「唱」亦即「曲唱」,也與唱歌的「歌唱」和唱戲的「扮唱」不同,屬於「說唱」,即「說著唱」或「唱著說」,腔詞關係是唱腔為唱詞服務,即音樂為語言服務,是用音樂去包裝和美化語言,而非遮蔽乃至扭曲語言。一個人、一張嘴,或兩三個人、三五件樂器,就會演出一個曲種,表演一個節目。簡便而不簡單,「一人一台大『戲』」,構成了曲藝有別於其他藝術的重要特徵。

但形式的簡便,並不意味著藝術的簡陋。曲藝也是綜合性很強的藝術樣式,語言(材質)、文學(腳本)、音樂(唱腔、伴奏)、雜技(口技)、美術(化妝、服飾、道具、燈光、背景、音響)、舞蹈等等,都是不同曲種的基本構成要素。並且,不同的曲種類型,在審美功能上有著不同的特點與側重。「說書」類的曲種擅長敘事,節目形態也以長篇連回為主;「唱曲」類的曲種長於抒情,節目的篇幅較為短小;而「諧趣」類的曲種偏重說理,節目的篇幅通常較短。

左上:中國曲藝出版社出版的名家文集;左下:第一屆全國曲藝會演招貼畫;右圖:《曲藝藝術論叢》刊影

曲藝的文化功能和歷史作用,較之其他的藝術樣式,可以說尤為獨特。這是由於,曲藝在歷史上不只是供人娛樂和精神審美的表演門類即單一的「藝術之屬」,同時還是「文化之舟」「文學之父」和「戲曲之母」。許多有語言無文字的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傳承與傳播,在過去主要是依託曲藝化的口述表演來完成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式的中國章回體長篇小說樣式,也是直接「克隆」曲藝說書的產物;大部分戲曲劇種的形成,更是各式曲藝孕育脫胎的結果。這使曲藝在其「本體價值」之外,還有著十分特殊的「載體價值」和「母體價值」。

凡此也都表明,曲藝的既往歷史曾經非常輝煌,曲藝的文化價值十分厚重多樣。「說書」「唱曲」「諧趣」的繽紛演繹曾是中華兒女主要的精神食糧。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傳統曲藝的當代發展遇到空前挑戰,曲藝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包括語言「植被」遭受極大破壞。曲藝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亟待保護和傳承。而像人數較少的赫哲族,保護其瀕危曲藝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伊瑪堪,也是對該民族已經基本退出日常生活的特有語言的保護與傳承。因此,對於曲藝類非遺的保護,作用超出了本身,意義尤其重大。我們對於曲藝的態度,因而不只是要高看一眼,而且還更應當厚愛一點。

(作者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

【在現實中奮鬥】

浙江:保護傳承 綜合施策

浙江的曲藝文化源遠流長,在不斷衍變中形成了眾多地域特色濃郁的地方曲種,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4個,涉及23個曲種,是擁有曲藝類非遺國家級代表性項目最多的省份,此外還擁有省級代表性項目49個,涉及39個曲種。近年來,浙江高度重視各種曲藝形式的保護傳承,多措並舉,打出一套精彩的組合拳。

觀眾興緻勃勃地觀看「非遺薪傳」浙江省曲藝展演展評演出。王俊華 攝

浙江為曲藝類非遺保護搭建廣闊平台,通過舉辦相關活動進行保護傳承。首先,以開展本地專題展演、宣傳活動為切入口,保護、傳承、發展曲藝。2015年,浙江舉辦「非遺薪傳」浙江省曲藝展演展評活動,該活動以中青年演員為主,全面展示浙江曲藝類非遺項目保護、傳承與發展的情況。此外,杭州市已連續4年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舉辦杭州市傳統戲曲曲藝巡迴演出活動;杭州市滑稽藝術劇院於2016年4月至12月期間,組織了「錢塘餘韻」——杭州地方曲藝非遺項目專題展示系列活動,每月圍繞一個非遺項目進行主題展演。此外,寧波、溫州、紹興也常態化地舉辦曲藝演出。

除了立足本土,浙江還實行高平台帶動方案,全面推動浙江各地曲藝的傳承發展。與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從2017年開始啟動振興浙江曲藝「五年計劃」,在浙江各地聯合舉辦「中國浙江·全國曲藝傳承發展論壇及觀摩交流展演」系列活動,推動曲藝持續傳承發展。該活動目前已於去年、今年各舉辦一屆,分別聚焦曲藝大書(評書、評話)、曲藝小書(彈詞、走書),共有來自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遼寧、吉林、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四川、河南、山東、廣東、陝西、新疆、江西等全國多個省區市的藝術家、專家學者參與其中。

2017年9月28日,浙江曲藝「三進」活動走進溫州市實驗小學。

曲藝的根在民間。多年來,浙江大力推進曲藝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各級政府面向各種曲藝藝術表演團體,採購文化惠民演出,送藝下鄉、引藝進城,推進曲藝走進校園、走進社區、走進農村文化禮堂、走進景區等,發揮曲藝寓教於樂、服務百姓的功能優勢。尤其是2017年「振興浙江曲藝」計劃啟動後,曲藝進校園、進社區(企業)、進農村文化禮堂活動在全省基層廣泛開展,2017年演出250餘場,觀眾5.5萬餘人次。

曲藝的保護、傳承、發展離不開平台,也離不開人才,浙江採取了多種方式培養傳承人。一方面,推動包括浙江省曲藝雜技總團在內的專業團體與專業院校合作,定向培養曲藝傳承人專業隊伍;另一方面,通過免費培訓班、傳習所等發展業餘曲藝愛好者,擴大傳承人群,發現潛在人才。

此外,浙江注重對曲藝尤其是瀕危曲種的搶救記錄工作。將現代信息手段記錄與文字、實物資料搜集整理相結合,為曲藝多樣性保存火種。同時積極開展全省曲本徵集,以新作品的不斷充實為曲藝的傳承發展積蓄力量。

湖南常德:以擂台賽激發曲藝活力

常德是湖南著名的曲藝之鄉,擁有絲弦、鼓盆歌等多種曲藝形式。從上世紀末至今,常德始終把以常德絲弦為代表的傳統曲藝作為重點保護、傳承項目,在傳統曲藝並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常德曲藝項目呈現出勃勃生機。其中,鼓書大王擂台賽是常德曲藝保護、傳承、推廣系列舉措的一大亮點,不僅激發了當地曲藝創作、演出的活力,推出了一批名家名作,也在全國業界獲得了良好反響。

2016年7月18日晚,湖南常德北正街小學學生在湖南省漁鼓匯演上表演少兒漁鼓《求學路上》。

常德鼓書大王擂台賽創辦於2006年,至今已連續舉辦11屆,吸引了400餘位鼓書藝人參與,觀眾突破40萬人次,誕生了數十位「鼓王」和一批新人新作。鼓書藝人因擂台賽獲得了展示交流的機會,知名度也大大提升,隨之而來的則是演出場次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大大提振了從業者的信心,也激發了鼓書乃至曲藝創作、表演、保護、傳承的活力,營造出利於曲藝發展的濃厚氛圍。據了解,在擂台賽的推動下,常德地區的鼓書藝人由過去的200餘人增至千餘人,自發組成的鼓書演出隊伍也從過去的幾十支發展到百餘支。

較量能激發人的鬥志,能有效促進保護傳承和創作創新。2012年,常德啟動曲藝節目「百團大賽」,以政府搭平台、群眾唱主角的形式,調動各類藝術團體參與,城鄉互動、全民同樂。歷年大賽都有曲藝類非遺項目參與並大放光彩,曲藝傳承人也獲得了更大的展示平台和更多的交流機會。

2010年新編鼓盆歌節目《查家底》參演第九屆中國藝術節並喜獲群星獎。

除了比賽,注重曲藝保護的學術指導和理論研究也是常德助推當地曲藝繁榮發展的一張「王牌」。早在2005年,常德就把開展普查、摸清家底作為曲藝保護的一項基礎工作來抓,還積極聯合其他機構、單位進行鼓書田野調查。2013年,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中國說唱文藝學會和湖南省文化廳的指導和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參與支持下,常德市組織實施了常德鼓書傳承保護田野調查(系列)活動,共調查鼓書藝人134位,採錄傳統經典書目、節目90個,錄音時長157小時,錄像時長175小時,拍攝圖片1582幅,整理出74.6萬字的文字資料。此次田野調查的所有數據都已進入常德市非遺保護中心資料庫,為未來開展工作積累了資料、打下了基礎。

在以學術研討指明工作方向之外,常德還通過各類傳承人研討班、座談會,從理論上打開了曲藝類非遺項目保護的視野,而對理論研究的重視和推進也催生了一批優秀的曲藝類非遺項目書籍相繼出版,如常德市文化館主編的《常德絲弦新創作品集》、常德市鼎城區文化局主編的《唱響絲弦》等。

黑龍江同江:

保護一個曲種 延續一份記憶

赫哲族伊瑪堪是赫哲族獨有的、以赫哲語表現的民間口頭說唱藝術,歷史十分悠久,說唱內容包括赫哲族歷史上的英雄故事、薩滿求神、漁獵生活、風俗人情和愛情故事等,表現手法是說與唱相結合,無樂器伴奏。由於赫哲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伊瑪堪成為赫哲族傳承自身歷史文化、宗教信仰、人文習俗的唯一形式,其價值不言而喻。

近年來,黑龍江省同江市非遺保護中心制定了一系列關於伊瑪堪搶救、保護和傳承的規劃,組織專家、研究員進行深度摸排,在徹底摸清目前人們對伊瑪堪和赫哲族民族語言的掌握情況後,2015年開始開展伊瑪堪數字化採集工作,第一期已完成,採訪了赫哲族老人、民間藝人共12人,採集視頻總容量達130G、圖片1500餘張、文字2萬餘字。目前,伊瑪堪數字化採集第二期正準備啟動。

尤文鳳為赫哲族孩子講解伊瑪堪。李鼎仁 攝

加強對傳承人的保護,是伊瑪堪保護與傳承的關鍵。同江市非遺保護中心每年為伊瑪堪傳承人和民間藝人免費體檢一到兩次,了解傳承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並努力提高其健康水平,同時建立有效的傳習機制、管理督促機制和考核機制,要求傳承人切實擔負起保護傳承的責任。

傳承需要適宜的場域和平台。同江市非遺保護中心充分利用3座伊瑪堪傳習所開展傳習工作,並與當地教育部門和社區合作,將伊瑪堪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同時在同江市區設立「中國東極·赫哲故里」國家級赫哲族文化產業示範區,建立赫哲族婚俗基地、演藝舞台、婚俗廣場等,組織編創人員以伊瑪堪故事為主線創作歌舞劇、音樂劇等在此演出。此外,還通過舉辦各類賽事激發傳承人和學員的傳承熱情。

伊瑪堪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吳寶臣在婚禮上說伊瑪堪。尤俊生 攝

傳承還需要加大傳播力度、擴大傳播範圍。同江電視台開設了赫哲族文化電視頻道,通過重點欄目《永遠的伊瑪堪》宣傳介紹伊瑪堪的歷史沿革、說唱形式、發展現狀、代際傳承和現代傳承人及學員的基本情況,並開辦《伊瑪堪·赫哲族語講堂》欄目,著重組織民間藝人、專家學者和從事民族研究的相關人員觀摩學習,提高他們對民族語言的掌握與運用水平。同時加大伊瑪堪相關項目的開發,由黑龍江省文化廳策劃,同江市政府監製,黑龍江省藝術研究院、黑龍江省非遺保護中心聯合創作的赫哲族伊瑪堪歌舞劇《拉哈蘇蘇》於2017年7月首演成功,同年9月,該劇赴哈爾濱參加「第三屆遼、吉、黑、內蒙古四省區優秀戲劇展演」,獲優秀劇目獎,並於2017年底參加全國少數民族地區藝術院團晉京展演,獲得專家、觀眾的高度評價,向更多人宣傳介紹了伊瑪堪。

此外,有關伊瑪堪的理論研究也取得了較大成果。近年來,同江積極編纂「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目前已出版《中國·赫哲族伊瑪堪說唱》《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集萃》《赫哲族伊瑪堪語言教程》等。

(以上3篇由本報記者羅群整理)

【向未來處眺望】

與時俱進 建立生態 加強推廣 專業規範

多措並舉保護傳承曲藝

本報記者 羅群

全國非遺曲藝周已經落幕,而關於它的記憶和話題仍在繼續。

據統計,全國非遺曲藝周期間共舉辦了20場駐場演出、110餘場社區演出及社區非遺活動,現場觀眾2萬餘人,通過電視和網路直播平台觀看活動人數達2億多人次。演出之餘,主辦方還舉辦了3場曲藝保護座談會,讓傳承人、保護單位代表和專家學者得以暢所欲言、交流思想,與會人員欣喜地表示,全國非遺曲藝周是一件大事、好事,不僅讓觀眾欣賞到全國各地的非遺曲藝項目,為從業者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台,也為業界從理論高度總結非遺傳承保護經驗提供了契機,可謂盛況空前、意義非凡。

可以說,全國非遺曲藝周是一次梳理和總結——我國非遺保護工作歷史上首次實現全部127個曲藝類國家級代表性項目集中亮相,也是一次展望和出發——為今後非遺保護傳承更上一層樓而積蓄力量。

與時俱進 融入時代

對於包括曲藝在內的諸多傳統藝術來說,保持原汁原味不走樣還是與時俱進向前走,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毫無疑問,繼承傳統是重中之重,是發展、創新的基礎和前提。湖北小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姚俐玲建議,加大對傳統作品的搶救、保護力度,守護曲藝的根脈。

許多傳承人在繼承的基礎上正進行著開拓創新的藝術實踐。京東大鼓名家崔繼昌曾在美國林肯藝術中心、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等演出場所表演京東大鼓,用京東大鼓的曲調演唱英文字母歌。崔繼昌說,這雖算不上什麼創新發展,但至少意味著傳統曲藝有可能開拓題材、求新求變、獲得認可。

專家指出,廣義上說,非物質的、活態的傳承,必定會在傳承中有所變化,變化是絕對的,而不變是相對的。「對於曲藝來講,傳承的應該是寶貴的技藝而不是刻板的模式,很多古老的藝術形式發展到今天依然好看、接地氣,恰恰是其緊跟時代、大膽創新的結果。」曲藝理論家魏真柏的話,道出了眾多專家學者的共識——曲藝傳承要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既指表演,也指作品。河南墜子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表演藝術家宋愛華認為,對當今觀眾來說,部分傳統唱腔甩腔過多、過門兒太長,進行「短平快」的藝術處理後則更容易被當下年輕人所接受;在內容生產上,除了繼承老作品,還要積極創作有時代氣息的新作品。宋愛華給河南當地喜愛河南墜子的孩子排演了不少清新活潑的新節目,孩子喜歡演,觀眾也喜歡看。

培養人才 建立機制

像宋愛華這樣在曲藝表導演多方面皆有造詣的藝術家並不多見,對許多曲種來說,優秀演員數量不足、創作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創作曲本需要了解曲種所運用的方言和音樂系統,熟悉當地的地域文化和風土人情。徐州琴書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巧玲建議,各地應設立專門的項目、計劃,根據該地區、該曲種的特色培養創作人才,同時建立新作品徵集、扶持機制,其他環節的人才建設也要相應跟上。

人才培養除了要覆蓋各個工種,還要完善人才年齡梯隊建設。參與全國非遺曲藝周的代表性傳承人普遍感到,目前曲藝從業者年齡偏大,儘管經過傳承人和非遺保護單位的努力,青年人才陸續湧現,但仍呈現出後繼乏人、青黃不接的局面,更遺憾的是,有些好不容易培養出的青年才俊因種種原因無法從事相關專業工作。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成都市曲藝團團長任平說,她所任職的曲藝團就面臨培養了熱愛曲藝、技藝過關的青年人才,卻受限於編製而無法引進的問題。任平的話引起了部分非遺傳承人和保護工作者的共鳴,東北二人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趙曉波也坦言,目前,東北二人轉演員缺乏機制體制性保障,流動性極大,不利於劇團和這門藝術的傳承發展。

曲藝是一門綜合藝術,雖然看起來形式簡單,但實際上紮根深廣的地域文化和獨特的方言環境,其傳承保護和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呼籲,非遺曲藝保護不能僅局限於保護傳承人,應當建立穩定的全方位、常態化機制,從曲本創作、音樂、導演、表演到服裝、化裝、舞美等,從人才培養保障到演出場地維護等,實施覆蓋各個工種與環節的總體保護方案,在目前所取得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曲藝生存發展的完整生態,催生出適宜曲藝傳承保護的社會文化大環境。

制定規範 加強宣傳

傳承保護是基礎,代代相傳是目標。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相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姜昆說:「曲藝的傳承需要抓住曲藝本體特徵,走專業化、規範化之路。」

全國非遺曲藝周的百餘場演出讓人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身懷絕技、水平高超,體現出近年來曲藝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但偶爾也暴露出一些不夠規範之處。儘管是白璧微瑕,仍引起了專家注意,天津市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曲藝理論評論家高玉琮發現,有的演員戴著手錶登台,有的節目參演的4位演員穿著4種風格、款式不同的鞋,影響了演出效果。

專家呼籲,曲藝類非遺傳承需要制定行業標準、規範,並嚴格落實執行。規範不僅體現於舞台表演,還應該落實到日常傳承保護的每一個環節,尤其要注重曲藝理論的歸納、建立。山東省藝術研究院戲劇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所主任郭學東說:「非遺傳承保護走向專業、深入,必須加強理論建設和學術支撐。」

讓古老的曲藝被更多人熟知,顯然是保護傳承的題中之義。多年以前,京韻大鼓駱派創始人駱玉笙為電視劇《四世同堂》演唱根據京韻大鼓曲調改編而成的歌曲《重整河山待後生》,隨著電視劇的熱播,這首歌也成了許多人的鼓曲啟蒙。如今,幾家直播平台也參與到全國非遺曲藝周的報道,在線直播各類演出,線上觀看的觀眾接近2億人次,充分說明了網路時代媒體平台對曲藝傳播的作用和意義。

演員通過電視節目推廣曲藝早已是常態,近年來,青海越弦、京東大鼓等曲藝項目的部分代表性傳承人已經開始嘗試新辦法,比如在各大直播平台直播曲藝表演,收效頗佳,崔繼昌還利用微信群開展「搶紅包、唱大鼓」活動,吸引了很多愛好者了解、學習京東大鼓。代表性傳承人、專家紛紛表示,曲藝人要加強對媒體尤其是新媒體的利用,同時也希望有更多媒體平台向曲藝敞開大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化報 的精彩文章:

這就是「鐵筆」吳昌碩!從「故宮博物院藏吳昌碩書畫篆刻特展」說起

TAG:中國文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