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和七下西洋到底為哪般?

鄭和七下西洋到底為哪般?

他,歷盡千難萬險,七下西洋;他,隨行人員近3萬,跟隨船隻200餘艘;他,航行距離之遠,甚至有人認為他已經完成了繞地球的航行;他,前後訪問了幾十個國家,加強了中國與他國的交流合作……他,就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巨人、明代航海大師——鄭和。他傳奇的航海故事跟航海背景,至今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鄭和七下西洋

鄭和(1371~1433),本姓馬,回族,雲南昆陽人。鄭和出生時適逢戰亂,父母為求世道平和,讓其平安成長,為其取名「和」,字三寶。據說,他的祖先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到麥加朝聖過。出身名門望族的鄭和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對西洋有所聽聞,或許那時就曾想過有朝一日能到西洋一看。

1382年,鄭和家鄉發生了戰亂,他被明軍擄掠閹割,後來進入燕王府,成了朱棣的貼心侍衛。《鄭和家譜》載,靖難之役中,鄭和才能出眾,在鄭村壩立下了赫赫戰功,明成祖便親筆書寫了「鄭」字賜給他,並提升他做了內宮太監,官居四品。

秦漢以來,各代帝王嚴禁一切海上活動,放棄了物資豐富的萬裏海疆。明成祖登上帝位以後,解除了海上禁令,並派遣鄭和率領船隊駛向海的那邊。恰逢其時,明朝指南針和造船業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這也為鄭和出海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保障。1405年,鄭和正式踏上漫長的航海之路。

鄭和每次下西洋都歷經了千難萬險,損耗了不少人力、物力、財力,但朝廷依舊支持他先後七次出海。很多人開始猜測,朱棣花此重金開闢航海要道,目的恐怕不僅僅是廣開見聞,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想法。歷史沉澱得越久,猜測就越是繁多。

七下西洋的原因

鄭和下西洋的史料多數被毀,他多次下西洋的原因也就成了難解之謎。歷史學家經過研究,得出以下幾種觀點:

尋人說。有傳言說靖難之役後,建文帝並未身亡,而是通過宮人們的幫助流亡海外,所以部分學者便推測鄭和七下西洋是奉了朱棣之命尋找建文帝。但是,反對者認為,像尋找建文帝這樣的敏感事情,應該秘密進行,斷不能如此大張旗鼓。

耀兵異域,宣揚皇權說。鄭和研究專家莊景輝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落實明成祖的「皇權思想」。明成祖是一個有野心、胸懷抱負之人,派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征服海外,鞏固皇權。鄭和每次下西洋都是大張旗鼓,裝金帶銀,因此有耀武揚威之嫌。

加強貿易,互通有無,發展經濟說。明成祖為登上帝位,發起了持續三年之久的「靖難之役」。這場戰爭讓諸多百姓流離失所,社會經濟停滯不前。而後朱棣又要開疆拓土、為遷都北京而大興土木,導致朝廷財政赤字,入不敷出。帝位穩固之後,朱棣為了發展經濟,便把眼光放到海外,不厭其煩地派鄭和下西洋,大事宣傳大明國之威武,讓海外朝貢,並吸引他們來與大明朝互通有無。事實也證明,開通與海外的貿易往來,的確為大明朝的經濟復甦作出了貢獻。

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都滿載寶物而行,每到一個國家,都要送給國王很多禮物,當然禮尚往來,他也帶回了很多別國的奇珍異寶。史書記載,鄭和下西洋時,幫助了很多國家,而且沒有用武力掠奪任何一個國家,所以有人就把其下西洋稱為「和平之旅」。

這些原因或許是兼而有之,朱棣畢竟是一國之君,不管是虛榮也好,為了經濟發展也罷,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帝位。無論鄭和下西洋的確切目的是什麼,朱棣對其航海的支持都讓大明王朝在當時樹立了不可撼動的威信。

有趣,有用,有態度

盡在【歷史故事】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姓氏故事】「惠」姓
揭秘:扁鵲真的是神醫嗎?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