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殘紅燭曾相待,舊事總依稀「眼兒媚·獨倚春寒掩夕霏」
《眼兒媚》
【清】納蘭容若
獨倚春寒掩夕霏,清露泣銖衣。玉簫吹夢,金釵畫影,悔不同攜。刻殘紅燭曾相待,舊事總依稀。料應遺恨,月中教去,花底催歸。
①夕霏:傍晚的霧靄。
②銖衣:傳說神仙穿的衣服。重量只有數銖甚至半銖。因用以形容極輕的衣服,如舞衫之類。
③玉簫、金釵:同指所戀之人。畫影:比喻看不真切的美麗景色。
④刻殘紅燭:古人在蠟燭上刻度,燒以計時。相待:對待。《韓非子·六反》:「猶用計算之以相待也,而況無父子之澤乎?」
⑤依稀:含糊不清,不明確。
⑥遺恨:未盡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遺憾。
《眼兒媚》這個詞牌,聽起來似乎柔若無骨,有著嬌俏可人之意。納蘭寫了許多和這個詞牌有關的詞,大多是傷感懷念之詞。這首詞也不例外,這是他寫對戀人思念無果的一首哀傷之詞。
這首詞抒寫對戀人的思念,寫得十分婉轉,千迴百轉的相思情抵不過時光的流逝,在如水的歲月中,愛情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的等待,與那亘古的時光相比,這些相思,短暫的如同清晨的露水,轉瞬即逝。
納蘭深知情愛的思念在時光面前的無助,所以,他更加痛苦地感受到了無奈和壓力,這首詞也正是在這樣的心理壓力下寫成的。
獨自佇立在春天傍晚的霧靄之中,細雨將衣服打濕。夢裡都是你美麗的身影,那些相攜相伴的美好時光卻偏偏失掉了,怎不叫人懊悔。夜已深沉,曾經秉燭相待,如今往事依稀。想必會終生遺憾,花前月下的往事,已經一去不回。
近代學者吳梅認為納蘭是集大成者,他認為納蘭的小令是:「凄婉不可卒讀,顧梁汾、陳其年皆低首交稱之。究其所詣,洵足追美南唐二主。清初小令之工,無有過於容若者矣。同時佟世南有《東白堂詞》,較容若略遜,而意境之深厚,措詞之顯豁,亦可與容若相勒。然如《臨江仙·寒柳》、《天仙子·淥水亭秋夜》、《酒泉子·荼蘼謝後作》非容若不能作也。又《菩薩蠻》云:『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凄婉閑麗,較『驛橋春雨』更進一層。或謂容若是李煜轉生,殆專論其詞也。承平宿衛,又得通儒為師,搜輯舊籍,刊布藝林,其志尚自足千古,豈獨琢詞之工已哉。」
「豈獨琢詞之工已哉」,吳梅將納蘭的詞已經完全分析透徹了,在納蘭的詞中,他對於詞句的雕琢就好像是一位能工巧匠對一塊璞的雕琢一般,從璞變成玉這個過程十分繁複,而納蘭卻是力求將詞做到如此。
「獨倚春寒掩夕霏,清露泣銖衣。」開篇第一句是描寫失意的人獨自站在春寒之中,任憑露水打濕衣服。在這句話里,「夕霏」用得格外動人,夕霏是指傍晚的霧靄,在傍晚的霧靄中,一個人獨自倚靠,於春日裡孤獨站立,這聽起來就是一幅絕美的畫面,納蘭寫詞,已經遠遠超出了字面的意境。
接下來,他又寫道:「玉簫吹夢,金釵畫影,悔不同攜。」「玉簫」、「金釵」同指所戀之人。納蘭以此來隱喻自己所戀之人,而且在詞中還用夢影這樣美好而虛無縹緲的意境,令整首詞讀起來既有憂傷的情思,又不乏唯美的意境。
在經歷了上片的幽思之後,下片轉而寫現實的事情,「刻殘紅燭曾相待,舊事總依稀」。這裡要對「刻殘紅燭」解釋一番,刻殘紅燭是指古人在蠟燭上刻度,用來計時用的。詞人用在這裡,是說往昔四目相對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今的形單影孤,令自己更加懷念過去的美好日子,可是過去的就是過去了,想再多也是不能回還的。
所以,在詞的最後,納蘭寫道:「料應遺恨,月中教去,花底催歸。」遺憾就是遺憾,無法彌補,終生帶著遺憾走下去,直到盡頭,生命就是這樣,無法挽回,無法補救,但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生命才更顯得彌足珍貴吧。
納蘭詩詞
「最受歡迎納蘭詞容若公眾號 最具人氣的納蘭詞解讀」
詩詞 | 納蘭詞 | 古文 | 唯美 | 短篇 | 隨筆
王國維:「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TAG:納蘭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