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收益10%、零風險,真有這樣的好事!

年收益10%、零風險,真有這樣的好事!

大街小巷,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廣告~

真 有 這 樣 的 好 事 嗎 ?

投資中,風險是個中性詞

在生活中,我們認為「風險」是件壞事,總是在規避風險、尋求安全;而在投資過程中,「風險」其實是個中性詞,它的定義是「收益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是雙向的,可能面臨虧損的同時也帶來了獲得更高收益的機會。做投資,本質上就是在收益和風險之間走平衡木。

誰不想獲得確定性的高收益呢,比如買到收益率10%的保本產品,但是在一個健康的金融市場中,只有大型銀行的存款最接近無風險,而存款利率往往非常低,甚至不能跑贏通脹;一般來說,超過無風險利率的收益都是有風險的。

前幾天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金融論壇上再次提醒我們:

「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風險是有兌價的

經濟學理論中,就對投資風險和投資收益做出了明確的關係界定。根據書中的觀點,風險是有兌價的,資產的預期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溢價率;通常而言,資產風險越高,溢價率也越高,預期收益率就越高;所以說如果你不想承擔風險,那就只能獲得較低的收益率;如果你想獲得更高的收益,就大概率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投資的高回報與安全性是此消彼長、很難兼得的。

如果梳理一下過去30年間中國人的「暴富」機會,發現至少有10次以上:

90年代初的股票認購證

90年代中期的期貨

2000年的互聯網浪潮

2003年開始瘋狂的房地產

2005年吹起的電商風

2006年的大牛市

2008年的債市

2009年的黃金

2013年的互聯網金融

2016年爆發的比特幣……

看完之後,是不是覺得自己錯過了好幾個億?

其實我們應該反省一下,為什麼總是抓不住「暴富」機會呢,當然部分原因是受到能力和眼界的限制,但還有一個共性問題:對市場風險的恐懼。對待風險的態度不同,導致了財富分配結果大相徑庭。我們看中國過去20年,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承擔風險的人,最終獲得的財富遠遠超過不願意承擔風險的人。其實古人早就意識到了這個道理,所謂「富貴險中求」,說的就是這個事。

相同風險水平下,尋求最大的預期收益

巴菲特說過:盈虧同源,他的長期投資其實是在賭國運、賭美國的經濟走勢,而放在一個足夠長的時間維度,承擔風險才是收益來源。當然,這裡不是鼓勵大家去過度的冒險,比如加槓桿炒股、炒期貨等,因為風險和收益並非簡單的線性關係,有時候可能你承擔了非常高的風險,卻只能獲得一般的潛在收益,那樣的投資是不具備性價比的。我們需要做這樣的投資:在同樣風險水平下,能夠帶來最大的預期收益。

既然風險是決定收益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那我們就不應該把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做直接的比較,因為收益高有可能是承擔了更大的風險,所以投資者應該關注風險調整後的收益。通常被用到的指標是夏普比率,即單位風險超額收益=(預期收益率-無風險利率)/風險水平,夏普比率越高的投資性價比越高。

正確的投資姿勢,不是一味躲避風險,也不是簡單粗暴的去冒險,而是針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尋找適合該風險等級的性價比最高的投資品種

文:蔣寒盡

風險提示:本公司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投資於本公司基金時應認真閱讀相關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文件並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進行投資。基金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也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觀點和預測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公司立場,僅供參考。基金投資有風險,請審慎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全基金 的精彩文章:

TAG:興全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