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禪宗是中國人安心立命的重要道路嗎?它是宗教還是中國人的哲學?

禪宗是中國人安心立命的重要道路嗎?它是宗教還是中國人的哲學?

馮友蘭先生在他自己所著的《中國哲學簡史》里說:「一個完全的形而上學系統,要有紮實的邏輯作為實質的清晰思想,並有神秘的超世事的觀念作為最高的頂點。」

這一觀點正契合了當下的一股風潮。越來越多的人群尤其是企業家群體登上了現實中的事業高峰。之後。他們就四處參加國學、心學、禪修、冥想、佛學院等各種學習班。他們急切地渴望在精神層面認知自己,實踐生命,最終找到自己與這個世界好好相處的狀態和方法。

6月8日精一上院特別邀請到復旦大學哲學王子王德峰教授在上海某私人會所為企業界的朋友們上了一堂關於《禪宗的智慧》開題課。果然如江湖美言所傳,王教授的授課風格即風趣幽默,又犀利深刻。活動現場掌聲和笑聲不斷,大家在歡快的氣氛中聆聽了王教授關於禪宗智慧的解讀。

在此摘錄王教授在此課堂上的部分觀點及語錄金句,以饗讀者。

?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構成了中國哲學的主幹,古時印度傳來的佛教在這方面主要的思想是禪宗。在中國,禪宗基本是佛教的同義語,是中國思想的一個基本方面。

閱讀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就是告訴我們中國人怎麼安心立命。中華民族不是宗教的民族,中國人安頓無限心走的是哲學道路。西方哲學幫不了我們,西方宗教也幫不了我們。

復旦大學王德峰教授

中國人學習禪宗的智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你說漢語。

中國哲學的第三個方面就是佛家,它構成了中國哲學的主幹。我們只要在中國思想中,一定就在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里。我們只要說漢語,就已經不知不覺地在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里,因為儒道佛三家的基本觀點和思想都在漢語的詞語中。

比如「緣分」二字就是因為佛學進入中國,翻譯佛經才出現在漢語的辭彙中。緣分這個詞把一堆對立的範疇即偶然性和必然性同時包含其中。在英語中絕對找不到一個詞既表示偶然性,又表示必然性,所以緣分這個詞無法翻譯成歐洲語言。當我們說出緣分二字的時候,我們已經在佛家的思想中了。如果沒有佛經說漢語,沒有佛學進入中國思想,漢語當中一大堆詞本來就沒有,比如覺悟、思維、真理、意識、境界、心心相印、緣分、因果等。

中國人認為禪宗是等同於佛教的同義語。禪宗已不完全是佛陀的原本思想,它充分融入了中國思想。

禪宗是佛學的一個宗派,自古時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教有八大派,其中有四派中國化程度很高,他們被稱為中國的佛教,包括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和凈土宗。另外還有四派中國化程度不高,被稱為在中國的佛教,包括唯論宗(法相宗)、三論宗、密宗、律宗。

在這八大派佛教中,禪宗是被認為中國化程度最高的且充分融入了中國的思想。西漢末年到東漢初年,禪宗基本上已經做到讓佛經說漢語。隨著唐朝禪宗的真正奠基人惠能出現,之後禪宗在中國發揚光大,禪宗的思想充分進入到了中國廣大老百姓的內心深處。目前,中國絕大多數寺廟都是禪宗的寺廟。

我們為什麼有煩惱,因為我們都有無限心,我們都是不仁者。

人是時間性存在的,始終存在於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活著的每一個當下都在籌劃未來。籌劃未來就是提出對未來的願望,或稱為生命理想。如果這個願望實現了就如意,沒實現就不如意,不如意就是煩惱,佛家講的煩惱就是不如意。

動物是沒有煩惱的,最多叫焦慮。我們每天保證動物三樣東西:食物、安全、健康,它就很開心。我們絕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正常情況下每天都擁有食物、安全、健康,但是我們心中還是煩惱不斷,是因為我們的心是人心。在現實世界中每一個事物都是有限的,我們的無限心無法安頓在別墅、錢財、權位等這些有限的事物上。

孔子在《論語》中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約」表示貧賤的生活處境,「樂」表示富貴的生活處境。不仁者指心沒有安頓好的人,就是心中無仁之常體。不仁者給他什麼生活處境都沒用,貧賤難耐凄涼,富貴不知樂業。拿這個標準來判斷,大多數人都可以被稱為不仁者,因為心沒安頓好。

學習禪宗的智慧,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人生態度。放下小我,焦慮和憂鬱就自然放掉。

我們每個人都有來歷,我們之前來過好多次,這次我們又來了,但要點是如何安頓我們很難安頓的心。我們來到世界上,生命到處都是麻煩。生命外部的麻煩容易處理,生命內部的麻煩最難處理。生命內部的麻煩就是心靈的安頓,征服世界容易,征服自己難。

一切佛教宗派的目標都是成佛,各個宗派各有一套成佛的實踐道路。禪宗修行大綱16個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成佛的實踐道路是見性 - 自見本性,即成佛。禪宗是中國人安心立命非常重要的一條道路。禪宗不是理論,是實踐,是來安頓我們很難安頓的心。

中華民族不是宗教的民族,中國人安頓無限心走的是哲學道路

我們的無限心在這個現實世界中無法安頓,若要安頓,就要超出現實世界-出世,精神上的出世,不是身體上的出世,出世而後再入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這正是中國哲學所追求的。中國哲學就是人生哲學,儒道佛三家都是人生哲學。

全世界各個民族中唯有中華民族走了一條哲學上出世,而後入世的路。中國人學自己的哲學不僅是提升學問修養,更重要是解決安心立命的問題。中國的教育從孩提時代開始,主題就是哲學。《三字經》是當初的知識分子為了兒童方便進入中國哲學思想編著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哲學的命題,是孟子的思想。所以哲學的教育是從孩提時代就開始的。

當今世界的中國這個傳統已經斷了很久。我們今天是電腦從娃娃抓起,英語從幼兒園開始,唯獨沒有安心立命的引領,這不符合中華民族的特徵,因為我們沒有宗教的路。雖然我們中國也有許多基督徒,隊伍也在擴大,但他們只是形式上的基督徒,禱告、禮拜。中國基督徒在禱告的時候心裡想的不是西方神學的觀念,不是自己有罪的靈魂需要上帝來拯救,他們想的是家庭中的種種牽掛。這就是儒家的牽掛,天下人文關懷:一牽掛親人,二牽掛民族。

學習禪宗的智慧,整理生命情感,提升生命境界。每一次的提升,我們的心將是悲喜交加、淚流滿面,這就是悟。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積累了自己的生命感受,但我們還沒有認真去讀過自己的生命感受。不讀,我們積累的生命感受是散漫的。通過閱讀《壇經》,我們獲得了一個機會,把我們的生命感受提升為生命的境界每一次得到提升的時候,我們的心都是悲欣交集,不免流下淚來,這就是悟。

佛教修行來講有兩類人,一類是上根之人,一類是小根之人。惠能是上根之人,叫大善知識。我們都是善知識,但我們是小根之人,因此我們要有機會得到大善知識的開示。我們也可以從《壇經》中得到幫助。讀《壇經》要口誦心行,不要試圖了解它。我們要用心把我們的生命感受讀進去。

心是生命情感的居所,不是頭腦。我們在這世界上活的好還是不好,痛苦還是幸福,它不取決於頭腦。我們不是因為知識不夠和經驗不夠而活出很多麻煩,是因為我們的心有問題。我們心中的生命體驗的問題要用生命體驗來解決,去換一種生命體驗,去完成一次生命情感的升華。我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命運抉擇的時候,被考驗的不是我們頭腦的力量(頭腦沒什麼力量),被考驗的是心靈的力量。我們的心靈需要被滋養,它才能有力量。頭腦沒有風暴,心靈才會有風暴,這就是頭腦和心的區別。

悟不是頭腦當中的認知活動悟是我們的心靈與虛無契合了,是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我們可以漸漸的修,不斷的積累知識;悟不是由少到多,是需要頓悟,頓悟就是爆發。

(以上內容來源於2018年6月8日王德峰教授在精一上院上海某私人會所講授的《禪宗的智慧》開題課,後續內容,敬請期待!)

-----------------------END------------------------

精一上院王德峰教授《禪宗的智慧》課程將於2018年7月20日在上海正式開課。坐席珍貴,限30人。全憑心意指引,望您三思而來。

詳細了解課程,請點擊如下鏈接

【課程諮詢】

精一上院 楊丹宇女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時間旅行的終極奧秘和恢弘構想研究報告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