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如何評價你身邊的素食主義者?

如何評價你身邊的素食主義者?

素食真的靠譜嗎?你身邊有素食主義者嗎?天天「吃草」很綠色很健康?……

其實「素食者」這個概念從19世紀中期才開始出現,但是這個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

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做素食主義者,一部分原因是出於宗教信仰,也有部分人處於「健康」和「環境保護」等原則,開始選擇素食生活。

我們了解的明星也有很多是素食者的,比如林心如、趙薇、周迅、劉德華等。

所以一說到素食,可能很多人就覺得很高大上,純吃素啊,可比我們這些啥都吃的人健康多了吧!畢竟這個時代都提倡大家健康飲食,最好兔子吃啥我們吃啥!

呃,那咱們就來了解了解素食人群是怎麼一回事吧~

素食人群是指以不食肉、家禽、海鮮等動物性食物為飲食方式的人群。按照所戒食物種類不同,可分為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人群等。完全戒食動物性食物及其產品的為全素人群;不戒食蛋奶類及其相關產品的為蛋奶素人群。

但是素食人群,由於營養組成搭配不那麼合理,所以,可能會增加蛋白質、維生素B12、n-3多不飽和脂肪酸、鐵、鋅等營養素缺乏的風險。

不僅如此,長期戒魚戒肉,以素食為主的人,還更有可能得脂肪肝。這是為什麼呢?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不可缺的三大功能營養素,完全吃素很難實現營養均衡。

營養不良導致蛋白質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

戒魚戒肉、以素食為主的人,之所以得脂肪肝,主要是優質蛋白質攝入太少,導致「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蛋白質攝入過少,不利於脂肪代謝

肝臟是體內脂類物質的主要代謝場所,合成與分解脂肪。

優質蛋白質(魚、肉、蛋、奶)作為肝臟代謝的原料,進食太少時,容易導致脂肪的代謝酶和載脂蛋白合成障礙,從而不利於脂肪、糖的代謝。

換句話說,也就是脂肪的「搬運工」減少,「運載力」下降,「貨物」就越積越多,導致脂肪在肝臟內滯留,從而形成脂肪肝。

蛋白質攝入過少,影響肝臟合成脂蛋白

人體肝臟的脂肪含量很低,可以通過脂蛋白將脂肪中的甘油三酯、磷脂、不飽和脂肪酸等「搬運」到其他地方。

而脂蛋白主要是由動物蛋白質在肝臟內合成,但素食者攝入的全是植物蛋白,脂蛋白的合成就出現了障礙。

大家都知道脂肪肝的後果,被醫學界認為是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如果任其發展,久之就會導致肝纖維化,最終發展成為肝硬化或肝癌。

脂肪肝患者有 20 - 30 %會發展成為脂肪型肝炎,脂肪型肝炎患者有 10 - 20 %會發展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有 3 - 5 %會發展成為肝癌。

此外,對於愛美的女性而言,脂肪肝還會影響視力和容貌。肝功能的輕微改變都可能在女性臉上表現出來。

脂肪肝患者皮膚通常變黑、發紅、粗糙無光澤、毛孔粗大、毛細血管擴張、失去彈性、老化等。

所以下面就是減妞給大家總結了一套素食主義者的日常膳食的營養要求,如果你是素食主義者或是你認識素食主義者的朋友,為了他們的健康一定要好好看,分享給他們哦!

全素和蛋奶素人群膳食應以穀類為主,食物多樣化;每天攝入的食物種類至少為12種,每周至少25種。

穀類食物是素食者膳食能量的主要來源,穀類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全穀物保留了天然穀物的全部成分,營養素含量更為豐富,因此應適量增加穀類食物的攝入,特別是全穀物的攝入量。

大豆是素食者的重要食物,大豆富含優質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B族維生素等,發酵豆製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B12,因此素食者應比一般人群增加大豆及其豆製品的攝入量,並適當選擇發酵豆製品。

堅果中,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B族維生素、鈣、鐵等;蔬菜水果和菌菇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藻類中含有較多的20碳和22碳n-3多不飽和脂肪酸。因此素食者應攝取充足的蔬果、堅果、海藻和菌菇類食物。

食物油中的主要成分為脂肪,可為人體提供必需脂肪酸。推薦素食人群使用大豆油和(或)菜籽油烹飪,用亞麻籽油和(或)紫蘇油拌冷盤。

合理搭配膳食,避免因為缺少動物食物而引起的蛋白質、維生素B12、n-3多不飽和脂肪酸、鐵、鋅等營養素缺乏的風險。

看完了趕緊轉發給你身邊每一個吃素的朋友吧,你的關心就是他們最大的鼓勵啦!

關注「減約說」,回復「21天」就會得到21天一定會瘦的(運動+飲食)的減脂方案哦!

減肥不難,

你只是缺一個會減肥的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減約 的精彩文章:

1個西瓜=6碗米飯,吃完胖到爆炸?
被忽略的碎片時間,用起來輕鬆瘦10斤!

TAG:減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