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預防癌症這些食物不能碰
老人們常用「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句諺語來告誡我們要注意飲食衛生和說話藝術。癌症的高發讓人們反思,是什麼導致癌症的發病人數居高不下,國際衛生組織研究近三分之一的癌症跟飲食習慣密不可分。
你相信嗎?全世界所有癌症中大約1/3是吃出來的。此話並非小編在這危言聳聽,在最新醫學研究表明,目前我國中老年患者中平均每4人就有1人患癌症,其中80%的腫瘤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所致,35%-40%的腫瘤發病與不科學、不合理的膳食習慣有關。
近20年來,我國消化道腫瘤的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胃、食管、肝、結腸等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佔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六至七成。很多專家估計,人類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的30%-35%要歸咎於不良飲食習慣。看似簡單的一日三餐不僅為生命提供能量,還潛藏著生命玄機,飲食習慣足以決定健康趨向。那麼,現代人的飲食究竟存在哪些危機和問題呢?
癌症是一個細胞增殖和凋亡的過程,飲食往往是一個誘發過程。 飲食佔有最大的影響力,佔有35%,與食物相關的食品添加物也佔了1%。研究已經發現許多食物中的物質與癌症發展有關,包括食品添加物、烹調方式、食物的保存方法、環境污染物質與藥物殘留透過食物進入體內。
談到飲食與癌症的密切聯繫,首當其衝的就是消化道腫瘤,很多專家估計,人類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的30%-35%要歸咎於不良飲食習慣。
這些食物是致癌高手,千萬不能吃
避免高溫及其腌制食物
食道癌的發生與亞硝胺慢性刺激、飲食過燙、糧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缺少有關。同時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進食過燙與食道癌的發生有著更為密切的關係。由於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的,十分柔嫩,只能領受50℃~60℃的溫度,超越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若常常吃過燙的食品諸如火鍋、麻辣燙等,就會對口腔、食管、胃內黏膜構成嚴重損傷,往往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遭到燙傷,反覆燙傷可構成淺表潰瘍,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縮性胃炎等病症。長此以往,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以至癌變。
當然,目前醫學已經證明亞硝胺類化合物具備很強的致癌特性。食道癌高發區往往同時是人們經常吃腌制、熏臘等含亞硝酸鹽較多食物的地區。
燒烤、腌制食品為癌症埋下「炸彈」
全世界胃癌高發的主要地方在亞洲,中國的發病率也非常高,佔了全世界的40%左右。許多胃癌的患者都是一些慢性的胃炎患者,他們存在三餐不規律,喜歡吃辛辣和腌制熏烤類的食物等情況。
特別是熏烤食品,食品在熏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化合物,其中含有苯並芘等強致癌物質,它可滲透至整個食品。熏烤過程中,蛋白質在高溫下,尤其在烤焦時會分解產生致癌的成分。此外大家切勿忽視飲水及糧食中的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偏高。而硝酸鹽、亞硝酸鹽在人體胃中可能與胺類結合,形成亞硝胺,這是很強的致癌物質。
黃曲霉素成肝癌的致癌兇手
在我國沿海地區尤其在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地發病率最高。究其原因是沿海地區氣候潮濕,食物發霉的現象較為常見,所以我國肝癌的地域分布與黃曲霉菌污染分布基本相一致的糧、油、食品受黃曲霉毒素污染嚴重的地區,肝癌的發病與死亡率也高。
其次是水源的污染,污染的水中含有致癌促癌物質,例如藍綠藻毒素、腐植酸等。第三是和酗酒:酗酒明顯損傷肝臟,加上肝炎病毒對肝臟的損害,在這基礎上可發展成肝癌也不能忽視。
大腸癌常吃紅肉惹得禍
大腸癌是一種生活方式癌,如長期喜歡進食紅色的肉,比如牛肉、豬肉、羊肉、動物的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將大大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因為人體在消化這些高膽固醇食物時,產生的膽酸的代謝產物和膽固醇的代謝產物增多以及可造成腸腔內厭氧菌增多,這些因素對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會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如果人們一直不改變飲食習慣,人體經過5~10年的刺激和發展,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會發生癌變,最終形成大腸癌。
※癌症患者手術如何選擇,哪些患者適合手術
※舌頭是人體健康的自查表,中醫教你如何看舌象
TAG:健康無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