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膠片質感4問:什麼叫膠片質感?膠片質感怎麼拍?怎麼做後期?用手機也行嗎?

膠片質感4問:什麼叫膠片質感?膠片質感怎麼拍?怎麼做後期?用手機也行嗎?

用膠片機拍出的片子,給人的感覺,確實和數碼相機拍出來的不一樣。但要具體問哪裡不一樣,絕大多數人可能真說不上來,只是有一個大概的感覺,膠片拍出來的照片更有「味道」。

這篇文章,就和您好好聊一聊這個所謂的「膠片感」「膠片味道」到底從何而來?我們如果想拍攝出具有膠片味道的照片,前期要注意什麼,後期又該如何處理?

一.何為膠片質感?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最簡單,但又絕對準確的說法就是:用膠片拍攝的照片,其質感就是所謂的膠片質感。

但在數碼時代,我們都是用數碼相機拍攝的,為了用數碼相機拍攝出具有膠片質感的照片,就需要深究一下,膠片出片與數碼出片相比,其特點在哪裡?

了解了有什麼特點,也就為我們用數碼來模仿膠片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首先,簡單地說,膠片質感的特點在於高寬容度,各種各樣的色偏,以及顆粒感。

1

高寬容度

所謂的高寬容度,就是指用膠片拍的照片,很少會出現死黑或者死白。

雖然用數碼單反拍攝,只要曝光控制得當,也可以避免死黑、死白的出現,但對於光比的要求比較高。也就是場景的明暗反差不能太大,否則就需要補光。

但使用膠片拍攝,由於其高寬容度,所以即便拍攝明暗反差較大的場景,依然可以充分保留亮部與暗部的細節。

這裡我們通過直方圖來具體說明膠片和數碼在寬容度上的區別。

下面這兩張照片均是膠片拍攝,可以看到在直方圖中的高光和陰影均沒有溢出,代表亮部與暗部均保留了大量細節。

並且通過下圖中的紅線,可以看出距離死黑和死白依然有一定的空間,也就是如果場景中的明暗反差再大一些,依舊可以完美表現亮部與暗部的細節。

下面再來看看用數碼單反拍攝的照片。

雖然經過準確的曝光控制,但依舊出現了少量的死黑和死白,這就是由於數碼照片的寬容度較低,當畫面中明暗反差過大時,勢必會出現死黑或死白的區域,準確的曝光控制也只能盡量減少死黑、死白的區域。

2

較強的顆粒感

在相同的ISO下,膠片的顆粒感是明顯強於數碼照片的。

比如用ISO200的膠捲拍攝,其顆粒感是這樣的

但是用ISO是250的數碼相機拍攝,其顆粒感是這樣的

等等,貌似沒有感覺到什麼顆粒感...

所以,顆粒感的區別就一目了然了。

3

各種各樣的色偏

使用不同的膠捲,其色彩表現是不同的,有的膠捲暗部偏洋紅,有的暗部就偏青,照片的色調就會給人不同的感受。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的色調就偏洋紅

而這張則偏青

二.膠片質感怎麼拍?

1

選擇明暗對比小的場景

數碼照片想摸你出膠片質感,主要是通過後期來調整的。但是前期依舊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畫面的明暗反差不能太大。

在上文對膠片質感特點地介紹中,高寬容度是最主要的一個特點。因此既然要模仿膠片質感,就一定要保證在前期拍攝時確保畫面中的亮部和暗部不出現或者出現很少的死黑、死白區域。

這樣既有利於後期處理,又能夠體現出膠片照片高寬容度的特點。

所以在拍攝時,最好選擇陰天或者多雲等光線柔和的天氣拍攝,這樣畫面的明暗對比較低,可以確保畫面不出現死黑或者死白。

2

ISO與顆粒感

顆粒感可以通過前期的高ISO來拍攝,但是這種顆粒一旦形成,後期的空間將會大大降低,所以建議顆粒感通過後期來實現,包括顆粒的大小,密度,都可以輕鬆實現。在前期使用較低的ISO正常拍攝即可。

三.膠片質感該如何後期?

接下來我們就根據上面所說的膠片質感的三大特點來進行後期。

原圖:

效果圖:

1

讓亮部和暗部都有細節

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調高陰影和黑色,讓暗部出現更多的細節。

然後再利用曲線,將高光區域的曲線向下拉,將暗部區域的曲線向上提。

這樣,膠片質感的「高寬容度」特點就基本上體現出來了。

2

製造顆粒感

接著就是製造顆粒感,這個非常簡單,在ACR中有專門的「顆粒」選項,調整即可。

3

各種各樣的偏色

關於色彩調節,我們利用HSL面板中的明度、飽和度、色相就可以對畫面中的色彩進行調整了。

為了讓畫面色彩偏冷,並且發青,整體的思路是提高暖色調的明度,調整畫面中大面積綠色的色相,讓其發青,並適當降低明度,讓青色更濃重。

具體調節方法請看下圖

經過以上調整,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膠片質感照片了!

四.用手機如何實現膠片味兒?

為了讓各位手機攝影愛好者也能拍出膠片質感的圖片,這裡為各位挑選了10款app,可以將手機模擬成膠片相機,拍出的照片膠片味十足!

1

Gudak

售價:6元

Gudak 的界面和效果都復原了柯達一次性膠片相機。

Gudak 拍攝界面

拍攝可以使用的功能有取景器、閃光燈和快門鍵,操作非常簡單,但是並不支持前置拍攝和照片的導入。另外還有計數器(顯示的是剩餘可拍攝的張數)和膠捲盒(完成沖洗後點擊膠捲盒就可以查看完成的照片)。

使用 Gudak 拍攝的 SakeMotel 會議室窗外

為了讓大家有使用膠片機的感覺,除了拍照界面的還原外,Gudak 的模擬膠捲一次只能拍攝24張,拍完一卷的1小時後才能拍攝新的一卷,拍完的膠捲也需要3天的時間才可以完成「沖洗」看到樣子。

Instagram 上大家使用 Gudak 拍攝的照片

如果你並不期待也不想感受等待「沖洗膠片」的慢節奏,也可以通過改變手機設置的時間提前收到照片。[設置]-[通用]-[日期與時間]-[關閉自動設置]-[調整時間],就可以啦!

2

HUJI

免費

(內購售價6元)

Gudak 還原了柯達膠片機,而 HUJI 還原的是富士的膠片機和需要等三天的 Gudak相比,HUJI 即拍即得。最重要的是 HUJI 是免費下載的。

HUJI 拍攝界面,點擊取景框可以大屏拍攝哦!

除了和 Gudak 一樣的基礎功能之外,免費下載的 HUJI 還有前置拍攝、倒計時自動拍攝 、大屏拍攝的功能。

使用 HUJI 拍攝的 SakeMotel 會議室窗外

除此之外, HUJI 還可以設置圖片的質量、自由關閉漏光效果,照片的左下角會顯示98年的日期、也可以設置為拍攝當天的日期。

Instagram 上大家使用 HUJI 拍攝的照片

HUJI 在拍攝完成後無需等待,直接點擊界面上的 Lab 就可以查看照片。唯一不方便的就是需要一張一張保存至相冊,如果想要使用自動保存、導入照片功能則需要付費6元內購。

3

Kamon

免費

(內購售價6元)

Kamon 的成像效果和濾鏡將 Gudak 和 HUJI 兩款軟體的優點完美結合。除了照片的拍攝之外,還可以拍攝視頻,效果彷彿是90年代的膠片電影。

Kamon 拍攝界面

不過 Kamon 在功能上並沒有 HUJI 豐富,和 Gudak 一樣取景器無法調節為大屏、沒有計時功能,但是有前置拍攝功能。

使用 Kamon 拍攝的 SakeMotel 會議室窗外

Kamon 的濾鏡非常豐富,漏光效果也比 Gudak 和 HUJI 多很多。因為濾鏡無法選擇是隨機出現的,所以同一個場景下拍的照片可能濾鏡顏色差的太多。

Instagram 上大家使用 Kamon 拍攝的照片

和 HUJI 一樣,Kamon 的照片導入功能同樣需要6元內購哦。

4

KD Pro

免費

(內購售價6元)

KD Pro 其實就是之前赫赫有名的免費版 Gudak—— Kudak Pro ,但是在兩個月前更新的版本中改了名字,一個月前更新的版本中改變了原本是柯達膠捲顏色的主色調。

KD Pro 拍攝界面,有更換色調和大屏拍攝的功能。

同樣功能也發生了改變原本免費導入照片的功能也需要內購才可以使用。不過,前置攝影、定時攝影的功能在大屏攝影時都是可以使用的。

使用 KD Pro 拍攝的 SakeMotel 會議室窗外

KD Pro 一卷膠捲同樣可以拍24張,更換膠捲等待規則也可以自己設置,等待1天或1小時或即時。

Instagram 上大家使用 KD Pro 拍攝的照片

不同於前面三款,KD Pro 有7種色調可以切換,還可以通過設置關閉3D效果和漏光效果。

設置中還有四種濾鏡主題可以選擇,分別是 Kudak、Kuji、Kuji Light 和 Black&White,這樣就可以靈活的在同一卷里切換柯達膠片、富士膠片和黑白卷啦。

5

RollFilm Times

免費

(無內購)

RollFilmTimes 需要先選擇膠捲再開始拍攝,一共有5種膠捲可以選擇。

RollFilmTimes 拍攝界面

五個膠捲分別用五個城市來命名,HONGKONG 2005、Kunming1982、Tokyo 1983、Moscow 1990、Manhattan 1956。除了 Manhattan 是黑白膠捲,其餘4個都是彩色膠捲。

接著你可以選擇一卷膠捲的張數,分別有12、24和36張。除了「快門」和「閃光燈」之外沒有別的功能和設置。

使用 RollFilmTimes 拍攝的 SakeMotel 會議室窗外

一卷拍完後相片會立刻自動導入手機相冊,不同的膠捲沖印完成後還會自帶不同的邊框,因為沒有設置功能,所以如果不想要邊框的話需要自己裁掉哦。

Instagram 上大家使用 Gudak 拍攝的照片

設置按鈕點開會彈出一個界面界面,會有兩個選擇,Full Rest Camera 和 Back。如果點擊 Full Rest Camera 拍攝的照片就會複位被清空,請大家謹慎點擊。

作為一款免費、無內購、無廣告的軟體,功能雖然不多但完全夠用,強烈推薦!

6

Feelca B

售價:6元

Feelca B 的界面非常簡潔,作為一款黑白膠片攝影軟體,色調也是黑白的。可以通過設置將「機身」更改為白色或黑色。

Feelca B 拍攝界面

最小的按鈕是閃光燈開關,中號的按鈕可以切換為前置攝影,最大的按鈕是快門鍵。最下面的三個按鍵從左往右分別是手動調焦、曝光控制器和相機設置。

使用 Feelca B 拍攝的 SakeMotel 會議室窗外

可以設置的功能也非常豐富,膠捲可以設置為24張或36張。照片邊框也可以選擇開啟或關閉。打開膠片顆粒功能可以讓照片更有膠捲的質感,另外還有三種濾鏡可以選擇。

Instagram 上大家使用 Feelca B 拍攝的照片

7

Dispo

免費

(無內購)

使用 Dispo 同樣需要先挑選膠捲在拍攝,過程有些複雜。要先給膠捲命名、選擇一卷膠捲的張數(12、15、19、25、27、39六種)、選擇使用的濾鏡效果(Chrome、Fade、Instant、Mono、Noir、Process、Tonal、Transfer)或者不使用濾鏡。八種濾鏡中有三款為黑白。

Dispo 拍攝界面

經過一頓操作之後,終於可以開始拍攝了。如果你是一個怕麻煩的人,那可以直接跳過本段看下一個APP的測評。

Dispo 除了有前置、閃光、計數三項基本功能之外,有一個非常雞肋的功能,就是手動過卷。你必須拍完每一張之後去滑動拍攝界面左上角的軸,快門在右上角頂部也很不方便使用。

使用 Dispo 拍攝的 SakeMotel 會議室窗外

開始拍攝和拍攝都很麻煩?還有更麻煩的!

沖印一卷的時間為一至五天,觀看廣告可以在一天內沖印完成。也可以用 Gudak 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設置]-[通用]-[日期與時間]-[關閉自動設置]-[調整時間至五天後]

可能因為這款真的很難用,我並沒有在 Instagram 上找到大家使用 Dispo 拍攝的作品。

你的內心大概已經在說「俏麗嘛,這麼難用都沒人用的軟體還推薦給我?」推薦給大家因為 Dispo 可以選擇的濾鏡相比之下更多,「手動過卷」其實也是很有儀式感的。有耐心的男孩女孩們可以試用一下!

8

CALLA

免費

(濾鏡需內購)

CALLA 的設計非常簡潔,界面以豎屏為主的同時支持橫向拍攝。

CALLA 拍攝界面

使用 CALLA 四款免費濾鏡拍攝的 SakeMotel 會議室窗外

左右滑動主屏幕可以切換要使用的濾鏡,目前只有A1、Y1、P1、W1四款濾鏡是免費的,其他濾鏡需要內購或通過觀看看完33個小廣告獲得。

Instagram 上大家使用 CALLA 拍攝的照片

CALLA 無需內購就可以使用導入照片的功能,唯一的不足就是會有一種只是加了濾鏡的感覺,在界面、功能上都不夠「膠片機」。

9

Filmica

售價:6元

Filmica 的模擬界面是最好看和最易操作的,開屏畫面是相機的正面,有一種拿下鏡頭蓋要開始拍照的感覺。

Filmica 拍攝界面

取景框不大不小剛剛好,濾鏡、漏光效果會即時出現在取景框。計數器的模擬做的也很好,計數器旁邊紅色的按鈕就是快門鍵,每拍完一張照片需要拉一下快門鍵下面的的過片手柄開始拍下一張。

拍攝界面右上角的兩個鍵分別是切換前置拍攝功能和導入相片功能,底部有一個分別膠捲濾鏡切換功能、日期顯示功能和添加邊框功能。

使用 Filmica 拍攝的 SakeMotel 會議室窗外

美中不足的是,計數器只是一個「裝飾」,拍完一卷後會從24直接開始新的倒數,每張照片拍完會直接出現在手機相冊沒有拍完一卷「膠捲」和沖印的過程。

Instagram 上大家使用 Filmica 拍攝的照片

沒有閃光燈功能、邊框只有米白色一種,除了「手動過片」之外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過濾鏡漏光的效果還是對得起6塊錢的。

10

Polca

售價:6元

Polca 的界面太太太太太好看了(我是因為好看花了6塊錢下載的顏狗)。

Polca 拍攝界面

打開軟體你可能在驚訝,取景框呢?滑動寫著 Polca 的遮板就出現啦!

Polca 拍攝界面

取景框左邊的深色小點點用於切換前置鏡頭。右上角的 Polca 點擊後會直接跳轉到官方的 Instagram 主頁,右側的兩個按鈕分別是跳轉相冊和閃光燈開關。右下角的兩個開關一個是邊框按鈕一個是日期按鈕,

第一次使用 Polca 拍攝的 SakeMotel 會議室窗外

我激動的喀喀連按了十幾下快門鍵,所有照片居然全部一模一樣沒有任何效果。

我捧著手機跪在會議室里心疼著自己的六塊錢,打開AppStore想要給差評——突然看到了正確的使用方法!

第二次使用 Polca 拍攝的 SakeMotel 會議室窗外

原來!快門鍵左邊的三個點點並不是裝飾物,而是三個燈,分別為三個不同的模式。

長按快門至第一個燈亮即可拍出各種漏光效果,長按快門至第二個燈亮即可拍出輕微的受損效果,長按快門至第三個燈亮可以拍出水漬、咖啡漬等較強的損傷效果。

於是我煥發新生,挺著胸膛豎著大拇哥把 Polca 推薦給大家!

怎麼樣,對於「膠片質感」你是否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了?趕緊翻翻以前拍的那些照片,試著根據膠片質感的這3大特點:高寬容度、顆粒感、色偏來把它們修的具有膠片質感吧!

或者下個app,把自己的手機變為膠片機!

不多說了,拿著相機拍膠片感的片子去了!

文章來源:知乎作者 克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機友攝影 的精彩文章:

巧用攝影前景,照片格外漂亮!
用什麼留住芳華?這樣拍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