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古文小史

中國古文小史

古文,乃對應於今文而名之。古今文的界限按時間來劃分,一般認為是民國初年的新文化運動;按文體劃分則為白話詩、白話文與之乎者也文言文的區別。所以在民國以前的官方文書、應製作文、史書文集都屬本文所述之古文。

由上段古文界定可知,中國古文歷程最短也應從現存最早的商朝甲骨文延伸至民國初年,時間跨度在5000年以上。

文字的用途在於記事、傳承,在其未被創造之前,原始先民使用結繩記事等方法是公認的。真正文字的起源未確定在於何時,史雖有倉頡造字之說,然文字系逐漸演化而來,絕非一人可造成。伏羲八卦或許為最早的文字,而後象形文字大約出現於黃帝時期,經過堯舜禹夏朝,到殷商時期,甲骨文已很成氣象了,它也是象形文字不斷被充實、變化的結果。當然,當時的甲骨文只是掌權的巫史卜官借來記錄天文、卦文、重大事件的方法。到了周朝,文字逐漸系統化,用途就大大擴張了,政治上有《尚書》,禮制有《周禮》,但文字仍然還只是貴族統治的工具。

到西周末年,中國封土而制的政治體制徹底崩塌,繼之而來的東周上演春秋爭霸、戰國恃強大戲,思想文化空前繁榮,群星閃耀。孔子開貴族向平民講學之先河,士族崛起,文字下鄉,中國古文迎來了第一個春天,《論語》追憶前朝禮制天下,《莊子》自然無為逍遙自得,墨家任俠好氣平等兼愛,《春秋》問世,微言大義,《戰國策》記事,簡要明暢。思想的自由解放,帶來了中華民族的第一部文學作品——《詩經》,再如屈原《離騷》為代表的楚辭文體也誕生於此一時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除了業已被證明失效的西周裂土封侯體制,開啟了中國第一個君主專制制度,推行車同軌,書同文,對於先前差異較大的文字進行了統一,極大增強的中文的傳播力。呂不韋《呂氏春秋》可以說是對東周文化總結集合的大部頭。

漢朝繼承大秦專制統治,到武帝,國力強盛,董仲舒奉承帝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啟了儒家獨大的思想地圖,文學史上開始出現極盡吹噓奉承、誇大媚世的文體,就是漢朝賦文,一種有韻的散文,它的特點是散韻結合,專事誇大鋪敘。在形式上可溯源至楚辭體裁,代表人物有賈誼、司馬相如、揚雄、班固等。史書上也有司馬遷《史記》問世,在中國古代史上佔據極重地位。

東漢末年直至魏晉南北朝,朝綱傾覆,五胡亂華,政治混亂,武力野蠻解決一切,文士歸隱,清流玄談風起,竹林七賢,放浪形骸,品評人物,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直接奠定了後來文人明則出仕輔佐帝王濟天下,暗則反身山野閑雲野鶴善自身的特有文化,如陶淵明《飲酒詩》。此一時期,有曹氏領銜的建安七子,晉室南渡後吸收南方文化成就《古詩十九首》,北方少數民族民間也盛行《樂府詩》,南北風格各有特點,為中華民族文學史開闢了新的詩歌領域。另外西域印度佛教也在此時傳入,為中國思想文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至隋文帝篡北周政權,統一南北,建立大隋,中國復歸一統。隋朝雖短,卻開闢了三省六院的政治制度,更廢除了漢朝的舉孝廉制度,開創科舉制度,自此,中國的平民階級終於有了機會打破歷來已久、城堅壘固的階層上升通道,開啟了平民參政的黃金時代。可惜唐朝的進士科專考詩賦,致使大唐一朝在思想方面無大的進展,卻神奇的成就了唐詩這一包羅萬象、瑰麗無比的體裁,李白,孟浩然,王維,杜甫,李商隱...引領一代風尚。

唐朝後期,中央虛弱,藩鎮割據,黃巢起義,最終造成了幾十年五代十國的局面,但在古文史上,卻有南唐和後蜀的詞作出現,尤以後主李煜傷感詞為上。到了趙宋一朝,詩歌已無新發展,詞則得到大的發展,填詞作曲,吟唱相合,晏殊、歐陽修、柳永、蘇軾、秦觀...成就頗高。宋朝采保守策略,專心於內向發展,故文化勢力達到新的高度,幾乎可於朝廷抗禮,二程、朱熹的理學也誕生此時,《四書五經》被重新詮釋,《資治通鑒》完工。中國的民族精神、倫理道德大體也成熟形成於宋朝。

到蒙古帝國的分店之元朝,無甚大的貢獻,唯一光榮的就是元曲劇本,古文漸趨通俗,從高大上的朝堂走向鄉間地頭。

朱元璋可算中國古代史上唯一一個成功實現白手起家平民革命的帝王(西漢劉邦的成功與楚國貴族項家起義關係極大,故不可算做白手起家了)。成功後,將專制政治發揮到極致,廷杖朝臣就是起於朱元璋,並開創的八股文的科舉體裁,玩起了文字遊戲,在這樣的制度極度壓迫下,最終導致了追求自由解放的王陽明心學的誕生,我心即理,我自為大,開啟了一段浪漫思潮。長篇小說在唐宋傳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等。

滿清入住中原初,明朝遺老隱匿居多,清聖祖勤恭好學,開鴻儒科,招賢納士修成《四庫全書》。大清一朝文士無心他求,埋頭窮經,成就中國歷史上的實證學派——考據學,排斥宋明儒者的空談。在小說上,有《紅樓夢》、《儒林外史》、《鏡花緣》等問世,尤以《紅樓夢》為佳,社會百態、政權爭鬥、兒女情長、詩詞歌賦,無不涉及,而又結構精妙,文採風流,實屬不可多得之上品。

至西洋堅船利炮轟破天朝大門,西洋政治、科學、文學一起湧入大門,開了中國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先拒再懵後學,對中國古文也由自傲到彷徨到打倒,這都是歷史棋局的應對之策,是很受當時歷史環境的影響而為之的。

至今剛滿百年,國人終於不再那麼完全拒絕的先人之文化傳承,可以讓後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理性、從容的姿態重新定位中國古文化對現代社會的意義,這是值得欣喜的。

以上內容全由手機錄入,遇有錯字誤句,還請諒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嘎巴拉是什麼
韓宇:只要能夠被複制的,再奢華也只是平庸!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