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戰國格局和走向的六大關鍵之戰:四大強國衰退,秦國獲益匪淺
歷史自春秋進入戰國之後,各國之間的兼并戰爭越來越頻繁,戰國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爭霸史,只不過是偏居西陲的秦國最終笑到了最後。戰國最先開始霸業的是從春秋第一大國晉國i分裂出來的魏國(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的諸侯國身份,歷史也因此正式進入戰國),魏文侯通過李悝變法,軍事上重用吳起樂羊等名將從秦國手中奪得河西之地迅速崛起,憑藉魏武卒的強悍戰鬥力魏國確立了其霸主地位。從魏文侯到魏武侯再到魏惠王,魏國的霸主延續了相當長的時間,才在秦國和齊國的聯手打擊之下衰敗了下去。
魏國衰退後,戰國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出現實力絕對強悍的霸主(秦國也不行),開始是秦楚齊三國爭霸,楚國因為楚懷王背棄齊楚盟約被齊秦魏韓等國聯手打擊衰敗了下去之後;齊秦兩國相爭了一段時間(其間兩國還並稱東西二帝);之前不聲不響的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強勢崛起,此時的齊國卻衰退了下去變成了秦趙二強相爭,但是經過長平之戰後,趙國損失巨大一下子很難恢復過來,直到此時秦國才最終確立了一家獨大的絕對霸主地位,其餘六國再也沒有實力和強秦抗衡,剩下的只是秦國何時統一六國的問題。今天要說的就是在這段波瀾壯闊的爭霸史中決定戰國格局和走向的六大關鍵之戰,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選取的戰役原則上是戰國七雄一人一場,而且這場戰役不僅對該國意義深遠,還要能影響或決定到當時的天下格局;第二,秦王嬴政開始的滅六國之戰不包括在內了,那時已經差不多塵埃落定了。
馬陵之戰(魏國)
這是戰國兩大名將也是同門師兄弟龐涓和孫臏之間的巔峰對決,也是中國戰爭史上一場設伏殲敵的比較有名的戰例:雖然說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戰魏國已經敗過一場,龐涓已經輸了給孫臏一次,但是那次對魏國的霸業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魏國主力尚在,同時魏國在另一個戰場擊敗了齊、宋、衛聯軍,雙方握手言和。但是公元前341年的馬陵之戰不同,魏國損失慘重,十萬精銳的魏武卒損失殆盡,名將龐涓自殺,魏太子申被俘,魏國元氣大傷從而喪失了戰國初期以來的霸主地位。
秦滅巴蜀之戰(秦國)
這場戰役在戰國雖然不是很出名,但是卻足以改變天下大勢,這是因為秦國雖然經商鞅變法國力和軍事實力大增,但是秦國北有實力不俗的義渠,南有苴國(與蜀國同源),蜀國和巴國,戰略縱深有限,而且當時強大的楚國也在一步步蠶食巴國,如果被楚國率先得手拿下巴蜀那將會對秦國極其不利,巴蜀兩國的歸屬其實牽動了天下大勢。公元前316年,秦國搶先一步名將司馬錯沿著剛剛開鑿好的金牛道一路挺進先滅苴國再滅蜀國最後拿下巴國。秦國獲益匪淺大大拓展了戰略縱深,可以預想的是,如果巴蜀落入楚國之手,秦國的稱霸之路將會無比艱辛。
宜陽之戰(韓國)
戰國七雄之中,韓國不僅國土最少,國力和軍事實力也最弱,六大關鍵之戰中和韓國息息相關的當屬宜陽之戰。這是發生在秦武王時期的一場關鍵戰役,秦國自從拿下巴蜀之後實力大增,東進中原成為必然,和秦國接壤的宜陽屬於韓國,它不僅堵住了秦國東進之路,而且還是戰國時期一個重要的冶煉中心,秦國對此勢在必得:公元前307秦國大將甘茂歷時數月之久拿下宜陽,斬首六萬韓軍,此戰秦國收穫巨大,不僅打通了東進之路,還得到了韓國積累下來的大量戰略物資。
垂沙之戰(楚國)
魏國霸業衰退後,當時是秦楚齊三國爭霸,而且齊楚還是盟國共同對抗秦國。楚國經過楚悼王和楚威王等幾代努力到楚懷王的時候實力已經頗為強大,可惜的是楚懷王因小失大被張儀以區區六里之地欺騙(張儀騙他說如果楚國不再和齊國結盟,秦國就把和楚國交界的六百里地割讓給楚國,等到楚懷王背盟後興沖沖的找秦國要六百里地的時候,張儀卻說他當初答應的是六里地而不是六百里地)。前301年剛剛即位的齊閔王派名將匡章率齊魏韓三國聯軍進攻楚國,雙方在垂沙對峙並展開大戰,結果楚國大敗,楚軍主將唐眛戰死,楚國不僅丟失了和韓魏接壤的大片土地,隨後又在秦國的連續攻擊之下,強大的楚國終於衰敗了下去,齊楚秦三國爭霸變成了齊秦兩強相爭。
五國伐齊之戰(齊國,燕國)
這是一場意義非常深遠的戰役,他同時削弱了齊國和燕國,從中獲益最多的是秦國。齊國在齊威王時期國力日盛,在楚國衰弱,趙國不願出頭的情況下,齊秦兩國爭霸;但是齊宣王打破各方默契出兵滅宋,這引起各國對齊國的忌憚,加上之前被齊國滅國後又復國的燕國在燕昭王銳意進取之下一心復仇,於是燕國在公元前284年抓住機會聯合秦、韓、趙、魏五國在樂毅的統領下攻齊,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只留下莒和即墨圍而不攻,不是樂毅攻不下而是樂毅想留著這兩個城池用幾年的時間慢慢收服齊國民心。可是關鍵的時刻對他給予無條件支持的燕昭王去世,繼任的燕惠王中了田單的離間之計撤了樂毅,結果田單以火牛陣大破燕軍,齊國復國。這場歷時數載的大戰燕國好不容易在戰國雄起了一把卻空耗國力,齊國雖然復國卻是元氣大傷,再也不復和秦國並稱東西二帝時的輝煌了。
長平之戰(趙國)
公元前262年開始的長平之戰是戰國最大的一場殲滅戰,也是成就白起戰神威名和殺神凶名的一場大戰,此戰過程不多說,戰役結果是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訓練出來的四十餘萬精銳的趙軍損失殆盡,被白起盡數坑殺。本來戰前格局是其餘五國國力已經衰退,唯獨趙國軍事實力一枝獨秀可堪與秦國一戰,此戰過後,六國已經很難阻擋秦國的一家獨大了。
雖然說是戰國七雄,但是韓國和燕國一直是配角,真正參與角逐的是魏楚秦齊趙五國,五國都曾經強盛一時,秦國相當長時間內並不能獨大,但是決定戰國格局和命運的幾次關鍵大戰獲益最大的是秦國,魏楚齊趙四大強國的實力都在戰後不同程度的衰退了下去,只有秦國衝出了重圍,笑到了最後。
※歷史上力氣最大的五位王者:其中三人能舉鼎,第一名可能不是項羽
※此人是呂布八健將之一,驍勇善戰卻來歷成謎,結局也是個謎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