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中美學霸的家庭,有哪些共同點?

中美學霸的家庭,有哪些共同點?

中美學霸的家庭,有哪些共同點?

2018年的高考成績已開始陸續公布,全國975萬考生也將迎來人生第一個轉折點,今年的全國高考報名人數也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高。

不管是中國一考定終身的方式,還是美國自行申請綜合評估的做法,中國的家長和美國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進名校、進藤校。

2017年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在視頻採訪中的「實話」火了好一陣

中美學霸的家庭,有哪些共同點?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享受不到的……」

這確實是實話,反映的是我們近幾年經常聽到的「階層固化」的概念。如果你有機會走到清華校園,去了解一下近十年來各省狀元的家庭構成,你會發現同樣的趨勢。

美國的趨勢更為嚴重。根據斯坦福大學的調查發現,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學業成就上的差距,比25年前已經擴大了30%-40%。

但,絕大多數情況下,經濟條件並非自變數,也就是說,並非「原因」本身,父母自身的人格特點、家庭關係、教養風格,對孩子今後的學業成就,甚至是職業上的成就,有巨大的影響。

如果我們把身邊接觸的、媒體採訪的、研究發現的,種種材料進行梳理歸納,我們會發現,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這些孩子的父母,從孩子的學前階段開始,就會表現出一些共同的特點。

中美學霸的家庭,有哪些共同點?

★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很多高分學霸都反饋,他們感受到的是父母「無條件」的愛。

這種愛,不附帶任何條件,不因滿足父母的需求而得到增強或因不能滿足父母的需求而有所減弱。無條件的愛,帶給孩子安全感,而安全感,是應對後續漫長的學習和成長挑戰的最重要的基礎。

儘管天底下的父母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但很多父母不當的養育風格和互動方式,常常讓孩子感受到「有附帶條件」的愛。這些孩子從小會頻繁聽到「再這樣媽媽不喜歡你了」、「乖,這樣爸爸才喜歡」,他們長大後會因為幾次沒考好,而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擔心「讓父母不高興」、「讓父母丟臉」、「沒能替父母爭光」、「覺得自己沒用」,他們常常聽到的是「爭氣」、「沒用」、「將來如何如何報答」這樣的「勉勵」方式。

這種「愛」,會削弱孩子平時學習的內在動機,會對他們平時的生活和學習,尤其是臨考前,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

給予無條件的愛,還要能夠勇敢地「表達」出來,這是我們中國父母一直以來的缺陷項。據我多年來勉強構成大樣本的親身觀察發現,美國父母對孩子說「我愛你」和「謝謝」的頻率至少在中國父母的10倍以上。而很多高分學霸卻反饋,他們的父母,尤其是媽媽,非常注重表達這種愛,甚至每晚睡前還有「擁抱」和「晚安」。

★ 和孩子的關係更像「朋友」

儘管心理學家把父母教養方式分位三種類型,權威型、專治型和放任型,並且認為,權威型的養育方式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但對於很多高分學霸的家庭來講,他們和孩子的關係更像「朋友」型

很多高分學霸回憶說,他們所處的家庭氛圍和對父母的感覺是「寬鬆、信任、像朋友」,而非像很多人想像那樣,背後總是有一對「逼」著他們天天學習的虎爸虎媽。

除了注重和孩子的「關係」,這些父母同樣注重「家庭關係」,他們會有一些諸如「在孩子面前絕不吵架」之類的行為約定,還會有一些家庭式的「儀式化」的時刻。

比如,他們會非常注重「共進晚餐」的時刻。哈佛大學有研究顯示,那些能夠和他們的父母共進晚餐的孩子,長大後有更好的學業成績、更大的辭彙量、更好的自尊水平。

中國的狀元們,也常常提到「懷念全家人圍桌吃飯的情景,在朋友式的交談中,可以暢所欲言地學校里發生的事情和父母分享,是每天最輕鬆最溫馨的時刻」。

鑒於「圍桌吃飯」這個場景在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和親子關係中具有如此重要的親子溝通價值,我認為,我們倒不必再拘泥於從腸胃消化和餐桌禮儀角度考慮的「食不言」的古訓。

★ 一位「細膩」但不易「焦慮」的媽媽

儘管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父親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但總體來講,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早期階段,媽媽才是那個頂起大半邊天的人。

美國一項縱跨30年的關於媽媽在孩子學前階段的「養育敏感度」對孩子後續的學業和社會成就的影響的跟蹤研究發現,在0-3歲階段得到更「敏感/細膩」的照顧,或者說,更「用心」的照顧、身心需求能得到更「及時」響應的寶寶,不僅在上學期間的「學習成績」更好,甚至能夠預測他們在30多歲的時候有更好的人際關係和職業成就。

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偉大的母親,「細膩」而不易「焦慮」,至少,不會亂髮脾氣。

由於帶孩子、工作、生活等各種瑣事,媽媽們容易感受到焦慮和壓力,這種情緒更容易「傳染」給孩子,給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有研究表明,容易焦慮、情緒暴躁的母親,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甚至要大於那些在孩子3-11歲之間「缺乏陪伴」的母親。

家有一位細膩而平和的母親,是造就高分學霸和幸福寶寶的溫潤土壤。

★ 對孩子有「較高」的期望

「我對孩子沒有期望,只要健康、開心就好」,也許是這個社會近年來所散布的最美麗謊言。很多人以為「美國」家庭就是持有這種更「先進」、更「人性」的價值觀,殊不知,美國中產以上家庭的教育投入和對孩子的期望,遠在我們之上。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全美進行的一項大規模調查顯示,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對孩子未來的學業成就有「巨大」的影響。

認為自己的孩子將來會進入「名校」的家長,更傾向於朝著這個目標來管理自己的一系列養育行為。他們的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比例,高出那些「沒指望孩子上什麼好大學」的家庭的孩子40個百分點。這一特徵,甚至與家庭收入和資產狀況無關。

從某種角度來講,這或許也是典型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你「以為」孩子是什麼樣的人,你「期待」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就更有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然,從很多中國高分學霸的反饋可以看出,他們的父母儘管對他們有「高期望」,但並非是我們想像中的「唯分數論」,他們通常能對孩子建立「正確」的期望,讓孩子明白,比成績更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努力、善良、獨立、明辨是非。他們的期待理性而真實,「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目前階段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們希望孩子在學習中發現「樂趣」,在生活中享受「樂趣」,盡最大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中美學霸的家庭,有哪些共同點?

★ 注重培養孩子堅毅的品質

堅毅(Grit),2013年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家Angela Duckworth所提出的因此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的一個發現,一種極具力量感的、成就驅動的一種人格特質。它和孩子的學業成績、進入藤校以後的學習成績都息息相關。

堅毅、堅韌、百折不撓,不管你用哪個詞,它表達的基本含義是,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難,也能保持興趣,朝著長期的目標努力。

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高分學霸的父母,可以沒有高學歷水平、可以沒有高經濟水平,但他們通常在生活中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百折不撓」的精神氣質。他們不會輕言放棄,不會過分退縮,不會因為生活的困頓而無精打采、怨天尤人。他們潛移默化地把這種珍貴的意志品質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很多取得高學業成就和高職業成就的人,回憶他們的父母,會用「努力」二字,無論是努力工作、努力學習、努力養育他們,甚至是努力生活。

某種程度上,這種態度與心理學家所劃分的兩種成就動機類似,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身體力行地傳遞給孩子這樣的價值觀:追求成功大於避免失敗,努力重於結果。他們的孩子能以更持續的動力追求不同領域的學習,能以更好的心態面對挫折、面對不理想的考試成績。

★ 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方式

很多高考狀元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他們並不認同「題海戰術」,但他們都有一本自己的「錯題本」,他們善於進行「錯題管理」,不會盲目地沉浸在一遍又一遍的重複做題中,而是會把自己易錯的知識點「想」清楚,再和其他相關的知識點連成網,融會貫通。

如果我們稍加回憶,我們確實會發現,班上的那些頂尖學霸,從來都不是學習時間「最長」、「最刻苦」的人,除了一部分智力上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他們從小養成了「正確」的學習方式。

這樣的父母,對他們的孩子從小注重培養的是「樂學」和「善學」,他們把學習轉化為樂趣,注重培養的是「善於思考」的能力。

即使在孩子幼小的時候,他們也養成了一種習慣,能夠「克制」自己直接告訴孩子答案的衝動,他們會用一種更具啟發性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他們努力創設「情境」,帶著孩子去「體驗」。

前段時間我在首都機場的接機口就見到一位「這樣」的父親,和自己大概不到三歲的兒子在等媽媽出來,父子倆玩數數的遊戲,數過幾遍之後,兒子問,「7+3是多少?」,爸爸沒有直接回答,反問「7+1是多少?」,「恩……8!」,「那7+2是多少?」,「恩……5……」,孩子嬉皮笑臉。爸爸看齣兒子已經在調皮搗蛋,一笑而過,竟然最終也沒「告訴」兒子「7+3」的答案。

我對這位父親感到由衷的欽佩,兒子能理解7+1,但暫時還不能理解7+2,那告訴他7+3的答案又有什麼意義呢?當他理解了7+2的那天,自然就知道了7+3的答案。

★ 鼓勵孩子保持對生活的激情

如果你注意觀察近年來的各類高分學霸,你會發現,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多才多藝,並非如同我們想像中的,是只會讀書的「書獃子」

這些家長鼓勵孩子勞逸結合,去參加體育運動、各種課外班、保持自己的各種興趣愛好,保持對生活的「激情」。

核心原因是,他們「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能平衡好「勞」和「逸」之間的關係,不會不斷地在孩子身後「逼」著,在耳旁「念」著。

有位狀元接受採訪時提到自己從小愛看漫畫,老師在一次家長會後與母親面談,提醒看漫畫會影響孩子學習,母親感謝了老師的關心,表示會多多關注,但同時也解釋道「漫畫是他的愛好,這是他熱愛生活的表現」,對於如何處理興趣與學習之間的關係,母親一直對他表示出尊重與信任。

有這樣的一位母親,相信是否考取「狀元」並非之前的執念,只是水到渠成的結果而已。孩子的自覺vs父母的信任,誰是因、誰是果,倒是值得我們深思。

★ 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紐約大學的研究發現,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頻繁接觸書,聽父母講故事、讀繪本的寶寶,在上學以後有更好的語言能力、學習成績和閱讀習慣。英國一項對17000人的跟蹤研究發現,同樣經濟社會背景的家庭,在5到10歲期間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在高中時期能夠取得更好的學業成績。

你會發現,很多高分學霸的父母,無論其經濟狀況如何、當地的資源條件如何,會以各種方式、各種途徑,幾乎「不惜代價」地給孩子從小提供閱讀的環境。在某些條件艱苦的地區,不少高分學霸反饋,他們的父母會利用少有的外出的機會,給他們「背回來一大摞書」。

當然,大部分時間,他們會「以身作則」,孩子小的時候給他們講故事,上學以後和孩子「一起」看書、閱讀。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講,叫「親子閱讀」。

在這樣的家庭,你不會聽到晚上喧鬧的電視聲和麻將聲,取而代之的,常常是安靜的閱讀或開心的交談。這一點,中外皆同。

最後的叨叨

「狀元」、「高分」、「學霸」,只是在人生中某個階段、某種形式的優秀的表現,是健康的教養環境下順其自然的結果之一,而並非我們的「執念」。

天下沒有同樣的兩個孩子,也沒有同樣的兩個家庭。在「術」的層面,別人家的方法,未必適合自己家的孩子。但在「道」的層面,卻總是存在著一些「普適」的「正確」的事。

可能你家孩子距離高考還有5475天,但上面那些誠實的父母會告訴你,早教,是這一切的開始。需要澄清的一個廣泛的誤解是:早教,不是「提早」教,而是兒童「早期」的學習和發展,一個各類能力發展和習慣養成的最密集的關鍵時期。

我們希望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找到通向未來之門的那把屬於自己的鑰匙,首先,我們有責任從現在開始成為「更好」的父母。

希望若干年後在酷暑中迎接孩子從考場歸來的時候,我們的心中,沒有遺憾。

中美學霸的家庭,有哪些共同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