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倭寇為患,戚繼光就是靠這些武器把倭寇打的落花流水!
明朝中期倭寇為患,明朝廷多次派兵進剿,但往往大敗而回。由於官軍屢戰屢敗,朝廷不得不調集武藝高強的少林僧兵和勇猛剽悍的土司兵與倭寇作戰,但也無濟於事。最終浙江台州的一個參將,帶領著自己招募的一支民兵武裝隊伍,徹底解決了倭寇對中國沿海的騷擾一段段抗擊外來倭寇侵略的傳奇故事,也在中國乃至許多鄰近國家流傳。而那些讓侵略者聞風喪膽、代表中國古代先進科技的神奇武器,則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元朝中期,日本進入了戰國時代,天皇權力衰落,諸侯割據一方,內戰不休、社會動蕩、民不聊生,一些人鋌而走險,到中國沿海打家劫舍,被稱為「倭寇」。特別是明朝中後期,倭寇屢屢侵犯我國東南沿海。明代政府緊急從山東調來一位大將主持抗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繼光。
戚繼光本人,對軍事理論的研究非常深,對倭寇的理解,也比任何其他當時明朝將領,要深要透,所他提出的一個著名的軍事理論「伐其長技」。作戰一般來說,都是講揚長避短,就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這是常理,但戚繼光根據倭寇的特點,說要攻其長技。倭寇的長技就是善用長刀,倭刀 ,揮舞起來又輕快,動作快而且還比較猛,他針對倭寇用這種刀的戰法,設計了「鴛鴦陣」,長短兵器相互配合,攻守兼備,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的「寧海大捷」中大敗倭寇,戰績輝煌。
上陣是十二個人,這十二個人不是用統一的一種兵器,這個在以往的軍隊里很少,一般在過去冷兵器時代,往往軍隊是十十制,比如說十個人一隊,百個人組成一個大隊,比如說槍兵隊,槍兵、刀兵、弓弩,都是按照兵器這麼分的,但是這種分法到了浙江那種地形非常破碎的戰場上就不行,所以戚繼光在十二個人的小隊裡面,設置了狼筅、藤牌、長槍 ,還有鎲鈀這四種兵器,這是主戰兵器,還有一些比如說飛刀、火箭,還有一些腰刀,是配屬給這些主戰兵器護衛用的。
鴛鴦陣
鴛鴦陣才十幾個人,但包括遠、中、近多層的火力,和攻防的配合,這種陣法及作戰方式在彼時可以相當先進的。
1、鋼質堅韌,鋒利無比——戚家軍刀
「萬曆十年,登州戚氏」軍刀
在長期的作戰實踐中,戚繼光發現傳統的中國軍刀在質量上不如日本的「倭刀」,便吸收「倭刀」的長處,對中國軍刀進行改良,使刀身加長、寬度縮小、弧度加大,並在質量上嚴格把關,鍛造出名噪一時的「戚氏軍刀」。
這件軍刀是戚繼光任薊鎮總兵官時鑄造的,刀上部刻有「萬曆十年,登州戚氏」八字。作為一代名將,戚繼光非常重視軍刀的質量,他在《練兵實紀雜集·軍器解》里提出,鍛造軍刀「鐵要多煉,刃用純鋼,自背起用刀平剷平削,至刃平磨無肩,乃利,妙尤在尖。」這把軍刀,造型大方,工藝精湛,鋼質堅韌,鋒利無比,體現了明代冶鐵技術的高超水平。
2、冷兵器的翹楚——狼筅
戚繼光發明的狼筅
備戰期間,戚繼光弄來了一件秘密武器——狼筅,還特意畫了圖譜,讓將士每天訓練,成為對抗日本倭刀的重要力量。
狼筅其實說白了就像我們用的,常見的大笤帚一樣,狼筅的主體部分以南方常見的毛竹為主,表面覆蓋著一些銳利的箭頭,彷彿狼的牙齒。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寫道:「狼筅長一丈五尺,重七斤,有竹鐵兩種,附枝必九層、十層,十一層尤妙。」
那麼,狼筅在戰場上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
一個隊有兩個狼筅是對付倭刀的,由於它的枝葉很密,槍刺不穿,刀砍不透,隊前兩個壯漢來舉著,狼筅比倭刀長,優勢十分明顯,能夠遮蔽、保護士兵,使敵人不能近身;這樣克制了倭刀很遠的距離,狼筅有繁茂的鐵質枝葉,狼筅上鋒利的尖刺、箭頭殺傷面積極大,使倭寇難以躲閃;更妙的是,當倭刀劈向狼筅之時,竹子的韌性使倭刀卡在狼筅枝杈中間,敵人要麼試圖抽出長刀而被刺傷,要麼只能放棄兵刃,束手待斃。
3、百兵之王——槍
槍是一種在長柄上裝有銳利尖頭的兵械,歷史可以追溯到隋末唐初,是矛的替代產物,因為矛桿的製作複雜繁瑣耗時長久而產生的應急武器。種類很多。以宋、明兩代為最盛,創造了式樣繁多、用途各異的槍,廣泛用於步兵和騎兵。簡單、易用、造價低、長度有優勢。對於招募的民兵用於「鴛鴦陣」中簡直不能更合適~
陣中四個長槍手,這四個長槍手任務很簡單,就是專管殺倭寇,其他的人是輔助,這四個長槍手作戰的,給他們提供掩護,這樣的話,實際上就限制了倭刀,(倭寇)既要躲狼筅,又要防備長槍,即使防住了長槍,前邊還有藤牌手會在底下,用腰刀來對付他,倭寇突破了前面的陣,後面的兩個鎲鈀手,會用鎲鈀來打砸。
4、奇門長兵——鎲鈀
鎲鈀是什麼意思,鎲鈀基本上像我們看到的叉子一樣,它是三個齒,三個齒前面的尖不是很長,就露出一點,旁邊兩個齒寬,適合招架。
5、抗倭英雄——苗刀
苗刀原名為「御林軍刀」,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模仿日本刀的形制所創造的雙手長刀,刀形與日本武士刀相仿,僅刀柄、刀鍔與刀身厚度有所不同。其特色是刀柄較長,以兩手握把,與其他較流行的單手握持的中國刀有很大差異。
苗刀臨陣殺敵,威力極大,非一般兵器可比,故中國歷史檔案館保存的重要資料《苗刀考證》中,這樣寫道:「苗刀用以衝鋒陷陣,遠勝單刀及其它短兵。「苗刀」這個稱呼到了民國曹錕邀請滄州武術家劉玉春為武術教官,才正式定名,到了如今,御林軍刀在一代代武術家的改革下,刀身變得逐步狹窄,成了今天的苗刀這種樣式。
苗刀刀法
它集中了刀、槍兩種冷兵器的特點,既能當槍、矛刺擊,又能當刀劈砍,既可單手握把,又可雙手執柄,殺傷力極大。
6.火器鳥銃遠距離殺敵
除了冷兵器大顯神威,火器在抗倭戰爭中也有廣泛的使用。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從元朝開始,中國便有筒形發射式火器,稱之為火銃、突火槍,後火器逐漸傳入日本、中亞等地,並得到改進。
戚繼光抗倭之時,倭寇即手持火器——火繩槍,擄掠沿海百姓,擾亂海防。戚繼光對火繩槍的威力評價很高,認為這是最有效的兵器。隨著抗倭的深入,明朝將領俘獲了許多善於製造火繩槍的日本工匠,一些將士主動學習製造火繩槍的方法,並加以研究和改進,終於造出了「鳥嘴銃」,也稱為「鳥銃槍」。
圖為明朝三眼槍
鳥銃槍管用熟鐵打造,長為112厘米至150厘米,重5公斤至6公斤,有準星、照門,安裝在木托之上,另有火繩,點火時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每次發射時裝上火藥,射程可達300米左右。與同時期其他火槍相比,有身管長、口徑小、重量輕、便於使用等特點。
在遠距離戰鬥時,鳥銃發揮了靈活、善瞄準的特性:由於槍管長且直,所以容易打准;一手托槍身、一手握槍柄,可穩定持槍;變手點發火為槍機發火,不用考慮火繩是否熄滅,提高了點火時防風雨的能力。
圖為明朝神機營營長
鳥銃的出現引起了軍隊裝備的重大變化,很快就成為明、清軍隊的輕型火器裝備之一。據古籍記載,戚家軍步營有2699人,裝備鳥銃1080支,約佔40%。
6.地雷成為防守「悍將」
地雷作為一種傳統的防禦武器,是抗倭中的防守「悍將」。地雷以火藥的發明為基礎,南宋時的「震天雷」就是地雷的雛形,明中後期使用漸廣。明代雷殼多為鐵鑄,引信也得到了改進。
明萬曆年間,各種地雷紛紛問世。萬曆八年(1580),戚繼光鎮守薊州時,曾制鋼輪火石引爆裝置「鋼輪發火」:在機匣中安置一套傳動結構,當敵人踏動機索時,匣中的墜石下落,帶動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引爆地雷。這種裝置提高了地雷發火時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明朝末年,地雷的種類更是紛繁多樣。據《籌海圖編》、《練兵實紀·雜集》、《武備志》等書記載,明軍所用的地雷有10多種。按引爆方式區分,有燃發、拉發、絆發、機發等;其布設方式除單發雷外,還有利用引信控制爆炸的群發雷、一個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等。根據作戰需要,還可將地雷設置在車上、建築物內或用動物運載地雷沖陣。
※唐朝陌刀王,戰場神通將!一刀在手,人馬俱碎!
※中國軍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乾隆御用大閱佩刀
TAG:中華冷兵器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