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新葯直擊抑鬱症「根源」
最近,氯胺酮被證明能迅速有效地減輕抑鬱癥狀。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它是如何如此快速地工作的。
氯胺酮的公眾形象非常複雜。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派對葯」,而另一些人則稱其為「馬鎮靜劑」。
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這種分離麻醉藥正在作為其他藥物失敗的抑鬱症病例的潛在治療方法進行檢查。
標準的抗抑鬱葯可能需要幾周時間才能緩解癥狀,但氯胺酮的作用更快 - 通常在幾分鐘內。
此外,氯胺酮比標準抗抑鬱葯持續時間更長;其效果可持續一周或更長時間,儘管化學物質會在數小時內從體內排出。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熱衷於了解氯胺酮如何以及為什麼會對抑鬱癥狀產生迅速的影響。
氯胺酮如何迅速起效?
該研究由Mark Rasenick教授領導,研究結果發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上。
為了理解這項調查,有必要深入研究涉及抑鬱症的細胞機制和治療它的藥物。
在早期的研究中,Rasenick教授和他的團隊證明了標準的抗抑鬱藥物——被稱為血清素再攝取抑製劑(SSRIs)——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起作用的。他們發現ssri類藥物通過將G蛋白從細胞膜上的脂筏上移走而使其失活。
G蛋白是一類作為分子開關的蛋白質。它們幫助將信息從細胞外部傳遞到細胞內部。脂筏是細胞膜的一部分,細胞間的信號傳導需要許多分子機制。
在許多其他任務中,G蛋白產生循環AMP,它是第二信使,具有廣泛的作用,這對於神經細胞正確的信號是至關重要的。
Rasenick教授指出,抑鬱症患者的脂筏中含有更多的G蛋白,這些G蛋白會被有效地切斷。這有減少神經信號傳導的作用,從理論上講,它可能會導致抑鬱症的一些癥狀。
研究小組還發現,ssri類藥物在脂質筏中積累,迫使G蛋白釋放,使它們再次活躍。從木筏上爬出來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組進行了類似的實驗,但他們轉而研究氯胺酮的機制。科學家們發現,在短短15分鐘內,G蛋白就從脂質筏中被快速地拖出,這可以解釋它們的快速反應。
他們還指出,G蛋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回到脂質筏上。
「當G蛋白從脂筏上移動時,大腦細胞之間就能更好地交流,這有助於緩解抑鬱症的一些癥狀。」
他繼續說,「不管他們是被傳統的抗抑鬱藥物還是氯胺酮轉移出去,這都無關緊要,儘管有了氯胺酮,G蛋白很難再回到脂質筏上,這就解釋了藥物對抑鬱癥狀的長期影響。」
推翻舊的理論
這項研究還對氯胺酮如何起作用的早期理論提出了質疑。此前,科學家認為NMDA受體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在神經細胞上,當NMDA受體被激活時,它們允許帶正電的離子流入細胞膜。它們在突觸可塑性和記憶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並且被氯胺酮阻斷。
但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基因敲除NMDA受體來了解它們的作用。
然而,即使在沒有這些受體的情況下,G蛋白也迅速從脂質筏中移出。
Rasenick教授說:「這進一步說明了G蛋白從脂筏上的運動是抗抑鬱藥物療效的真正生物標誌物,不管它們是如何起作用的。」
研究小組希望他們的發現將有助於未來抗抑鬱藥物的測試,並可能導致目前藥物的改進。(螺絲釘 208928)
※科學家發現:保護心臟病和中風等相關疾病的一劑「良藥」
※加拿大推出全面消除乙肝的有效措施,值得借鑒
TAG:來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