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歷2次失敗,黃仁勛終成「造物主」

經歷2次失敗,黃仁勛終成「造物主」

這是我有嘉賓發布的第751篇文章

4109字 | 閱讀4分鐘

2018年美國股市上表現最為搶眼的科技股裡面,英偉達是一家繞不過的公司。這兩年來,英偉達的股價一路飆升,從30美金漲到了250多美金,漲了8倍,公司總市值達到1500多億美元,是競爭對手AMD市值的10倍,並超過了IBM。

股價如此瘋漲,主要是因為英偉達已經牢牢霸佔了70%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圖形晶元生產廠商。過去3個財年,它的銷售額年均增長19%、利潤增長56%。2018年第一財季,營收32.1億美元,同比增長66%;凈利潤12.4億美元,同比增長145%。

當人們去探尋英偉達的成功奧秘的時候,會發現答案直指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那麼這個黃仁勛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

搖滾范兒CEO

美國時間2010年9月20日上午,加州聖何塞會議中心,GTC 2010 GPU技術大會正在進行。一個面色黝黑髮紅、身形壯碩的亞洲男人正在台上用流利的英文介紹公司最新的產品。

從他的英文用語習慣和行為舉止來看,他已經徹底西化。演講中,他時而豪放暢想,時而幽默搞笑。跟絕大多數的演講者不同的是,他在演講中全程都沒用到提詞器。演講結束,他直接走下台,和第一排的嘉賓握手。他是那種連握手都很認真的人,握手的時候你能感到他孔武有力的手力像內功一樣傳來。

剛剛的演講,給現場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幕,是他掀起黑色短袖的左臂衣袖,向大家展示新的文身:一個大大的NVIDIA(英偉達)的LOGO。他正是NVIDIA的創始人兼CEO黃仁勛。

如果不是夏天,黃仁勛出現在公眾視線中的時候,基本都會穿摩托皮夾克,因此被戲稱為「矽谷皮夾克專屬代言人」。

但真正讓黃仁勛「一戰成名」的,是「核彈事件」。

早年,超頻後的英偉達顯卡經常導致買家們的主板、電源全損,甚至內存都被燒掉。還有一些廠商的遊戲,在他的顯卡配置下,要麼跑不動,要麼遊戲效果不理想……於是,一些遊戲玩家們開始戲稱他的顯卡是「戰術核彈」。

有玩家反映,英偉達當時剛出的N卡帶不動北軟(北京軟星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遊戲「仙劍奇俠傳6」。

黃仁勛頓覺面上無光、氣急敗壞,竟公開揚言要炸掉北軟。之後,戰地4 beta測試也遇到類似的問題,黃仁勛又說要炸了EA總部。此二言一出,震驚海內外。

相比於他的產品,老黃的脾氣更像是一枚核彈,於是網友們給黃仁勛冠上了「核彈狂魔」等類似的稱號。因為自己的產品先後得罪過AMD、Intel、微軟、蘋果、訊景等一眾大型企業,黃仁勛也被稱為「IT界最好鬥的人」「矽谷一霸」。

這麼一個搖滾范兒的CEO,即使是放在以標新立異著稱的矽谷,也相當令人側目。

強悍業績

8年過去了,英偉達已經躋身世界500強,黃仁勛的紋身還在,他成了超過50歲的500強CEO裡面,唯一一個將自己公司的 LOGO文在身上的人。但顯然,這些還不足以讓這張亞洲面孔僅僅憑藉「桀驁不馴」,就吸引到商界足夠多的注意力。

英偉達這兩年股價一路飆升,從30美金漲到250多美金,漲了8倍,公司市值達到1500多億美元,是其競爭對手AMD市值的10倍,並超過了IBM。英偉達牢牢霸佔70%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圖形晶元生產廠商。

如今火得一塌糊塗的虛擬貨幣、「吃雞」遊戲、AI、無人駕駛等帶著未來方向特徵的領域,以及大量消費電子產品,都極度依賴性能良好的GPU。作為全球GPU第一大生產商,英偉達賺得盆滿缽滿。

目前,全球約有3000多家AI初創公司,大部分都採用了NVIDIA提供的硬體平台。矽谷最頂級的風投公司之一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馬克·安德森公開表示,他們投資了大批基於深度學習的創業公司,幾乎每個公司都在採用NVIDIA平台。

從2016年開始,英偉達作為當時唯一一個獲得谷歌、特斯拉等各領域大品牌認可的人工智慧晶元品牌,和擁有比較成熟的無人駕駛系統技術的品牌。2016年開始,就不斷接到更多品牌的合作邀約,與全球80多家汽車廠商和供應商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接單接到手軟。

過去三個財年,英偉達銷售額年均增長19%、利潤增長56%。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英偉達2018年第一財季營收為32.1億美元,同比增長66%;凈利潤12.4億美元,同比增長145%。

當人們去探尋英偉達的成功奧秘的時候,發現答案直指黃仁勛。

全球知名圖形圖像和排版軟體公司Adobe的CEO Shantanu Narayen評價道:「黃仁勛實屬非常罕見的人,他能將令人難以置信的遠見和毫不拖泥的執行力結合起來。」

2017年11月,黃仁勛登上「2017 年《財富》年度商業人士」榜首。近日,財經雜誌《巴倫周刊》(BARRON"S)評選出了最新的全球30位最佳CEO,其中,黃仁勛被評為「富有遠見的創始人」。

Shantanu和《巴倫周刊》所說的黃仁勛的「遠見」,用黃仁勛自己的話說,就是「同樣的故事(PPT)我已經講了 15 年」。在過去20多年裡,他是一個對圖形技術潛力深信不疑的領導者,即使英偉達因此持續忍受來自市場的懷疑。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黃仁勛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預見了一個全新且巨大的計算市場,然後提前佔據了領導位置。

跳入火海

80年代初,美國年輕人大學畢業之後,最好的去處是矽谷,對1983年剛剛拿到俄勒岡州大學電機工程學位的黃仁勛來說也不例外。更何況,那時候的矽谷,日後成為美國第五大富豪的「電腦大王」王安已經如日中天,成為華人青年的榜樣。

當時,微軟剛剛把自己的MS-DOS賣給IBM ,遠遠沒有顯出明星像,英特爾和AMD還僅僅是眾星璀璨的半導體公司中的兩個小字輩。黃仁勛進入了後來成為他最大敵人的AMD,做起了微處理器設計師,這為他後來創辦英偉達打下了最初的技術基礎。

兩年之後,黃仁勛跳槽到LSI Logic。這也是一家晶元公司,主打業務是傾向於晶元的圖形處理。黃仁勛用8年時間在這家公司一直做到董事,轉戰技術、銷售等部門,成為既懂技術,又懂銷售和管理的複合型人才。

這期間,黃仁勛結識了同行公司Sun的兩名工程師Chris Malachowsky和Curtis Priem。1993年,Malachowsky和Priem在公司內部的技術方向鬥爭中失利,急於離開公司。

三人在黃仁勛家附近的一家餐館碰面,討論創業方向。他們堅信,下一代計算浪潮的方向會是加速計算或者基於圖形的計算。這頓飯結束後,黃仁勛信心滿滿地從LSI Logic辭了職,隨著40000美元啟動資金的入賬,英偉達誕生了。

自從開始做圖形晶元,黃仁勛碰到過很多「試圖」動搖他的決心的人和事。

在剛創辦公司時,黃仁勛曾給Bay Area公司的一位分析師打電話,向他諮詢圖形晶元的市場走勢。這位分析師後來回憶說:「當時我告訴他,這個市場還沒起步且已經亂成一團了,現在已經有將近30家公司,你最好別干這個……」不過,黃仁勛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的判斷,把分析師的話當成了耳邊風。

像這樣,明知是危險的火海還往裡面跳的事情,黃仁勛不是第一次幹了。

黃仁勛出生在台灣,父親是化學工程師,母親是教師,在這種技術型家庭里,兒時的黃仁勛就展現出了極高的「武器製造」天賦。還在讀小學時,他就會經常和比他大一歲的哥哥一起研究新「技術」。有一次,他們弄來好多打火機,把裡面的丁烷弄了出來,灑在游泳池裡面,然後點燃整個水面,兩個人一起跳進去,體驗置身火海的刺激快感。

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普通家庭,犯事的小孩一定會被父母暴打一頓,但黃仁勛的母親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卻誇獎兒子非常勇敢。正是這樣的家庭教育,讓黃仁勛養成了自信果敢、勇於嘗試的性格。

黃仁勛9歲時,因為當時所在的泰國時局動蕩,他和哥哥被父母送到了美國,家裡原本想著在美國應該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哪怕成為像他舅舅那樣的普通人也可以。結果窮困潦倒的舅舅,只有能力把這兩兄弟送到一所所謂的「教會學校」讀書。

在那所充滿了問題少年的寄宿學校里,黃仁勛的室友是一個身上有多處刀疤的問題少年頭目。黃仁勛並沒有躲著室友和其他孩子,反而試著和他們成為朋友,給他們補課,和他們一起上樹爬牆、偷吃東西、抽煙……最後,黃仁勛征服了這群問題少年,他的室友也變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之一。

所謂「遠見」

黃仁勛的那些遠見是如何變成現實的?他征服PC市場的過程也許能說明點什麼。

1995年,英偉達成立2年之際,32歲的黃仁勛重新踏上台灣的土地,不過不是去尋親,而是給台灣帶去了當時全球最成功的3D圖形加速器。

黃仁勛的台灣「老鄉」們還沒來得及適應他與老外並無二致的蹩腳中文,就領教了他的「大言不慚」的風格。

他非常肯定地向英偉達的合作夥伴們預言:未來PC將成為大眾可消費的電子產品,而不是僅在辦公室中使用,這種消費型電子產品是一個殺手級的應用程序,不只是Excel。這種殺手級應用將被運用於視頻遊戲,使視頻遊戲呈現出3D模式。未來,世界各地的人們將幾乎人手一台電腦,在虛擬戰鬥場景和虛擬世界中體驗3D圖形、享受視頻遊戲。

當時的視頻遊戲行業處於最初的起步階段,還沒有出現相應的PC遊戲市場,這些言論聽起來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很難產生場景感,台灣「老鄉」們並未把黃仁勛的預言放在心上。

回美國之後,黃仁勛就開始接受市場的一系列打擊。因為黃仁勛在第一款晶元NV1上增添了音效卡、控制器等太多的東西,最終在市場上以慘敗收場。投入的資金都打了水漂,公司資金被耗盡。為了能生存下去,公司進行了一次大裁員,從100多人裁到30多人。

這時日本遊戲巨頭世嘉伸出橄欖枝,希望英偉達研發一款遊戲機晶元NV2,定金700萬美元。這筆錢差點拯救了英偉達,但世嘉後來放棄了合作,NV2最終也失敗了。

兩款產品都鎩羽而歸,資金耗盡,足夠讓創業者就此倒下。但黃仁勛毫無疑問是頑強的,他要為已然奄奄一息的英偉達找到一個突圍的出口。

他將英偉達的戰略從遊戲主機轉向PC市場,並馬上從遊戲設計公司「晶體動力」請來David Kirk博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組織了一支龐大的研發團隊。

同時,黃仁勛決定採用微軟PC顯卡市場的Direct 3D API標準。這一做法讓英偉達獲得微軟垂青。在微軟帶動下,下游廠商紛紛和英偉達結成夥伴。抱緊微軟大腿後,英偉達終於活了下來。

1999年8月,英偉達發明了GPU,發布GeForce 256,這極大地推動了PC遊戲市場的發展,重新定義了現代計算機圖形技術,並徹底改變了並行計算。英偉達的營收就此開始一路高漲。

2015年,英偉達憑藉強悍的實力拿下了麥克斯韋的項目,將全球最節能的GPU應用到了筆記本電腦上,在此帶動之下,遊戲本市場突然開始火爆。

時隔20年,黃仁勛親手實現了他在1995年向台灣同胞暢想的圖景。所謂遠見,往往來自那些在細分領域裡深耕細作、深入探索且敢於想像的人。但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也許黃仁勛並不是神奇到可以預測20年後的世界,而是他始終相信自己的見解,霸道地按照自己對未來的構想,用20年的時間,憑藉真正的實力把世界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在黃仁勛心中,自己就是傳說中的造物主。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

文 | 肖嬋

你獲得了一次與黃仁勛互動的機會!你想對他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有嘉賓 的精彩文章:

TAG:我有嘉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