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嶺南風尚漢帝血脈 匡時濟世名留青史

嶺南風尚漢帝血脈 匡時濟世名留青史

每年正月十九、廿日,位於興寧市黃陂鎮聯豐村榕樹下的劉氏總祠,鞭炮轟鳴,成千上萬的人聚集於此。他們大多數是來自粵、桂、閩、贛等省及海外的客家劉氏裔孫,在此紀念劉氏入粵始祖劉開七及他的兒子劉廣傳。

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邑,至2013年劉姓約佔全國人口5.34%,是全國第四大姓。據考證,客家劉氏是劉姓最龐大的支系,人口佔全國劉姓40%左右。客家劉氏之近代肇基始祖劉開七原籍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宋朝末年,官任潮州總鎮的他,因任職於粵,所以遷居嘉應州。公元1208年,劉開七率兵往興寧崗背平亂,卒於營,墓葬在崗背高車頭黃峰嶂下。

劉姓是中國歷史上稱帝、稱王最多的姓氏,被人稱為「帝王專業戶」。開七公後代也繼承了劉姓族人讀書為官的家風家訓,有「歷朝科甲,累世公卿」的讚譽。近現代,客家劉氏中亦出現了眾多出入廟堂之人。

南方日報記者 張柳青

通訊員 黃佑鵬 劉海陽 鍾思婷

七公浴血開基業

劉氏總祠數百年

穿過曲折的村道,走進興寧劉氏總祠,迎面而來的是正門上方高懸的石匾,上書「狀元及第」四個燙金大字。祠堂大院里西漢高祖劉邦手舉酒樽、引吭高歌的石雕像及門前堯帝、受姓太始祖源明和劉累的石群雕,標明著客家劉姓的起源。總祠大門左側刻著劉開七公之子劉廣傳的律詩:「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及他鄉即故鄉;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蒼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廣傳公生14子,86孫,360個曾孫,分布江南各地居住,他便作此詩以便後裔認祖歸宗。

「客家劉氏後裔至今仍背此詩,並製成歌謠,延續認祖歸宗的傳統。」廣東省劉氏聯誼總會執行會長、興寧市劉氏聯誼會會長劉啟光說,每年正月十九、廿日,全國各地、海內外開七公後裔聚集於此時,都要先背廣傳公的勉子詩。

興寧《劉氏族譜》對客家劉氏歷史播遷概括為:「始於陶唐,顯於三代,著於春秋,盛於漢室,派衍中山,望著涿郡,積慶洛陽,蜚聲閩嶠。」

客家劉氏源自帝堯。帝堯原姓伊耆,名放勛,生於丹陵,育於伊侯之國,後又徙耆(今山西省太原市祈縣),故被稱為伊耆氏。帝堯共生九子,其中第九個兒子源明公受封於劉邑(今河北省唐縣),裔孫遂以邑為氏,為劉氏的開端。

再傳18世至夏朝。據《左傳》記載,劉累出生很奇特,一生下來兩手掌中即有特殊的掌紋,形似「劉累」二字,故取名劉累。年輕的劉累離開家鄉,到豢龍氏族中學習馴養龍(一種觀點認為是蛇)的本領。學成後被夏帝孔甲召入宮中負責養龍,後御龍有功,封為「御龍氏」,賜居豕韋(今河南省滑縣西南韋鄉),故又為「豕韋氏」。

唐末僖宗乾符年間,劉氏第127世祖祥公為避黃巢之亂,偕子天錫公避居於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洞(即現在的三明市寧化縣),成為劉氏入閩始祖。

宋朝末年,劉氏第146世祖開七公官授廣東潮州都統制,率兵至興寧崗背平黃彥章之亂,歿於營,葬於崗背黃峰嶂,故被尊為客家劉氏之近代肇基始祖。劉開七的兒子劉廣傳,在任江西省瑞金知縣時,令其十四房裔孫之中的部分遷回興寧。客家劉氏經過多次輾轉遷徙,從興寧再次分遷珠江三角洲、粵東、粵北、港台及馬來半島等世界各地,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形成了客家劉氏支派。

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省的開七公裔孫們,在開七公逝世的地方興寧市黃陂鎮崗背榕樹下興建了具有客家圍龍屋特色的祠堂,並命名為「劉氏總祠」。總祠建造時間超過20年,佔地面積1288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是中國目前已知佔地面積最大的單姓宗祠建築物。

「客家劉氏成為劉姓人口最多的支系,與劉氏總祠在興寧分不開。劉氏總祠發揮著祠堂的凝聚力,將南方及海外的劉氏家族團結在劉開七公之下。」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長肖文評說,客家劉氏家族據統計現有2000多萬人。

繼承先祖良家風

英才繁衍國內外

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為帝人數最多的一個姓氏。在中國古代有「劉天下,李半邊」說法。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劉姓稱帝、稱王者達92人。

「敦孝弟、睦宗族、和鄉鄰、明禮讓、務本業、端士品、隆師道、修墳墓、戒犯諱、戒爭訟、戒賭博、戒淫惡、戒犯上、戒輕譜」,這42個字為劉氏家風家訓,其中「端士品」就是要求子孫凡為士者,宜居仁由義,以成明體,達用之學,若盪檢偷閑,不求上進,後悔莫及。「劉氏家族認為士為名之首,隆其名,貴有其實。」劉啟光說。

讀書為官是劉氏家族一脈相承的寶典,至客家劉氏亦不例外。劉氏總祠門牌上書「狀元及第」,講的就是指開七公裔孫、道光十五年乙未科狀元劉繹,和光緒十八年壬辰科狀元劉福姚。

劉繹生於1796年,年少即好學,以文章聞名鄉里。鄉試前,父親叮囑他:「倘得外用,毋輕就。」劉繹遵父命請改就教職,授宜黃縣教諭。父親讚許他:「此官不失讀書本色。」道光六年(1826),他赴京參加廷試,名列一等,以知縣任用。十一年中舉,道光十五年(1835)殿試,中一甲第一名進士,乙未科狀元,授林院修撰。後劉繹以三品京堂的官銜任山東學政,他去世於清光緒四年,享年八十二歲。

清光緒八年(1882)獲舉人的劉福姚,於光緒十五年任內閣中書,十八年殿試一甲第一名。由翰林院修撰歷任侍講、貴州鄉試正考官、廣東鄉試副考官、浙江鄉試副考官、河南鄉試副主考官、翰林院秘書郎兼學部圖書局總務總校。

劉福姚性剛烈,為人正直,不阿權貴,故仕途不暢,在政治上受到冷遇和岐視。庚子之難時,他留居京城,與浙江詞人朱祖謀、同鄉王鵬運潛心詞學研究,合作《庚子秋詞》,成為晚清臨桂詞派重要成員之一。晚年定居上海,以賣文為生,窮愁潦倒,抑鬱以終。著有《忍庵詞》。

此外,清康熙年間天津衛總兵劉國軒、清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劉統勛、清乾隆年間武進士劉大力、民稱「劉青天」的清嘉慶年間河道總督劉名載等皆為劉開七公後裔。此外,迫於生計而遠飄國外的後裔亦有許多,其中原世界劉氏聯誼總會總主席、丹斯里拿督劉南輝便是其一。

「開七公的歷代嗣孫遵照祖訓,四海為家,後裔遍布祖國各地和世界各地,精英名人輩出,因此在劉氏中開七公派有『歷朝科甲,累世公卿』的讚譽。歷代嗣孫發憤圖強,勇挑重擔。」肖文評說,在中華民族處於水深火熱的時候,為了民族的利益和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客家劉氏家族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重修總祠念先輩

風範長書漢史章

劉氏總祠重建於2008年,新祠堂大量借鑒潮汕建築工藝,集潮州石雕、木雕、彩繪、壁畫、嵌瓷等多種傳統裝飾於一體,融合潮汕和客家兩種建築風格之大成,裝飾精巧,規模宏大,布局對稱,氣勢雄偉。

踏進劉氏總祠主體建築的正門,會被新總祠富麗堂皇的裝飾驚艷。劉啟光介紹,總祠在新建時,集合了開七公裔孫的力量。新總祠除了追尋客家劉氏淵源外,還被定位為華夏宗祠文化基地、華夏漢文化研究基地。

走在劉氏總祠圍龍屋的外圍,栩栩如生的漢文化長廊為觀者呈現出一幅歷史與文化交織的宏偉史詩。文化長廊從右至左分別介紹了華夏起源、華夏文明和百家姓氏。「原來外圍一間間的隔屋是後裔回鄉祭祖所居住的房間,而今後裔回來不需要再住在老圍屋了,新建時我們就把它作為夏漢文化基地來進行打造。」劉啟光認為,今天的興寧劉氏總祠已成為各地劉氏宗親弘揚祖德、推動漢文化、宗祠文化發展、促進族群和社會和諧的一個載體。「希望這裡不僅是客家劉氏尋根問祖之地,更是漢文化傳播傳揚之地。」

每年劉氏總祠的祭祖活動是當地最熱鬧的活動之一。上萬名開七公後裔從世界各地趕往家鄉,相聚一堂,既紀念祖宗認祖歸親,亦交流感情,加強家族凝聚力。而劉氏總祠也成為興寧重要的旅遊聖地,每當節假日,成百上千的遊客慕名前來,了解劉氏文化和漢文化。

開七公後裔的堂號為愛敬堂,是中山堂的支堂。中山是劉姓的著名郡望。據傳當年開派始祖中山靖王有100多個兒子,而開七公便是靖王的後裔之一。客家劉氏之所以以愛敬堂為堂號,劉啟光說,是因為劉開七希望子孫後代相親相愛,互敬互重。客家劉氏的堂聯為「始祖源明四千載繁衍裔孫布滿全球百七代;出帝皇相繼六六位勤政愛民高功偉績萬年傳」,講述的是客家劉氏家族的淵源。

「在客家地區,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興學為樂,以讀書為本,以文章為貴,以知識為榮,成為一種社會風氣,不少客家地區是有名的『文化之鄉』,直到今天,還保持這種尊師重教、重視知識、尊敬人才的優良傳統。」肖文評說,客家劉氏的家風家訓、堂號堂聯體現出重視孝悌的家族倫理觀念、重視文教的傳統、和睦家國愛國愛鄉的情懷。「客家劉氏家族長期受傳統儒家文化和家族文化影響,對長輩要孝敬、對晚輩要友愛的倫理觀念,至今仍根深蒂固。每年尊祖敬宗的祭祖活動,仍是家族內最重要的活動。這對加強當代倫理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此外,客家劉氏對家鄉感情深厚,無論遷居海外還是在國內其他城市,時刻關注著家鄉。在百餘年發展過程中,劉氏文化與客家文化已相輔相融,互相影響,成就了客家劉氏人才輩出。

家族軼事

劉廣傳興辦學堂傳重教良風

劉廣傳,字弁,號清淑,謚廣傳,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正月廿日生,是劉開七之子。宋朝年間,劉廣傳不僅在築城和創建防禦體系上為所有官吏樹立了典範,而且在尊儒興學方面也獨樹一幟,頗有新創。他秉承祖德遺風,生性寬宏仁義,正直厚道,聰明過人,極喜讀書,飽閱古籍,尤其喜愛儒家的經典。

少年時,其善讀的名聲已響遍鄉里四鄰。由於他博學多才,二十七歲就榮登進土榜,成為宋代寧化縣四大進士和四大傑才之一。入仕以後,他經常想起與自己一起上京考試未中的同鄉人,心裡很不是滋味,因而暗下決心,不管走到哪裡都要發揚祖先崇儒的優良遺風,辦好學堂,讓更多的人在科舉制度上取得功名。在江西瑞金、廣東海豐等地至今還留下了不少他在任時的文化遺迹和立志辦學的動人傳說。

劉廣傳任瑞金知縣後,首創綿江書院,後又辦起東山學堂。從此,瑞金儒學教育形成了縣有縣學、鄉有書院、村有私塾、姓有義塾的多級辦學網路,構成了完整的儒學教育體系,為瑞金普及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多出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

鏈接

客家劉氏家族近現代名人

劉慶恩 近現代兵工學先驅

劉慶恩(1869—1929年),字國臣,原籍廣東客家,寄籍四川德陽。我國現代兵工學的先驅,兵器專家。又是長期追隨孫中山先生進行民主革命的英勇鬥士。1895年他隨「黑旗將軍」劉永福參與了保衛台灣的台南之戰,與日軍的交戰中腿部受傷。1906年,劉慶恩考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學習機械及槍炮製造。1909年,又遵孫中山先生的囑託,赴德國克魯伯兵工廠學習兵器技術。1915年,試製出中國第一枝自動步槍,可以連射五發子彈。1918年劉慶恩又自籌經費,試製大炮成功,時人稱之為「慶恩炮」。

劉古香 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

劉古香(1873年—1913年),名起今,廣西馬平縣(今柳江)人。廣西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革命烈士。清末舉人。為反清救國,棄文就武,矢志革命。1907年赴香港,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後在香港、廣州、梧州、潯州、柳州等地從事革命活動,並在柳州組織建立同盟會廣西分會,為辛亥革命培養了眾多骨幹。

劉湘 抗戰期間四川省省長、川軍總司令

劉湘(1888年—1938年),原籍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人,系廣傳公長子巨源公的後裔。抗戰期間任四川省省長和川軍總司令,抗日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四川近代一世梟雄,在戰事中勇猛,敢於拚命,外號「巴壁虎」,又名「劉莽子」。

劉兆倫 水利部原副部長

劉兆倫,生於1920年,廣東大埔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延安自然科學院副科長、中共吉林省委組織部幹事、和龍縣縣長。建國後,歷任珠江水利工程總局副局長,水利部廣州勘測設計院院長,水利部副部長,水利電力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顧問。

劉洪山 總裝備部某部副研究員

劉洪山,1968年3月生,廣東興寧人,碩士。2005年12月於解放軍總裝備部某部從事航天飛行器地面模擬試驗,主要研究航天飛行器(太空梭、飛船、戰略導彈、中程精確制導導彈等)飛行過程中重要參數的測量。在技術工作中主要涉及非電量測量技術、感測器設計、製作與標定、現代測試技術、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分析等專業。「九五」和「十五」期間,曾負責軍口863和軍口973等項目子課題研究和神舟號飛船、戰略導彈、中程導彈在選型、方案設計、初樣設計等多個階段的地面模擬試驗技術研究。

劉煥彬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劉煥彬,1942年生,廣東興寧人。1986—1987年赴美國愛達荷大學進修「製漿造紙過程數學模型與計算機模擬」,並受聘為該校客座教授;同期兩次受聘為加拿大高技術應用公司特邀研究員,進行造紙過程計算機模擬軟體的研究。1991年晉陞為教授,1993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劉煥彬教授曾任華南工學院化工二系副系主任、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校長;兼任廠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等。2001年當選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 第五批舉報件138件
東莞石排:今年全鎮生產總值將超100億元

TAG:南方日報 |